三天写句子赏析(从人物描写角度来赏析句子方法)

句子句子大全经典句子更新时间:2021-11-16 03:40:30

1 . 与其说“知识就是力量”,不如说知识就是幸福。因为有了广博精深的知识,就可以分辨真假善恶、区分高低优劣。掌握了标志人类进步的各种思想和成就,恰如摸到了长久以来人类活动的脉搏。如果一个人不能体会到这脉搏中跳跃的人类伟大的愿望,那他就无法懂得人类生命的和谐乐章。

2 . 在我生活的漫长黑夜里,我读过的书以及别人读给我听的书已经变成一座伟大光明的灯塔,向我揭示出人类生活和人类精神的最深泉源。

3 . 童年的记忆对于我来说是一种奇怪的体验,即使时间已经流失很久,很多情景仍然清晰如昨。但是最遗憾的是当时的我由于又聋又哑,陷入了双重孤独之中,并不懂得这些对于我的人生的意义。

4 . 顽强不屈:屈:屈服。坚韧、刚毅,毫不屈服。

5 .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没有超能力去预知未来、回到过去,我们也不可能避免灾难的发生。很多人在濒临死亡的时候,才体悟生命是多么的美好,才开始责备自己之前不好好珍惜生命。但又有多少人在他们还好好活着的时候想着要好好享受生活,感谢生命,而不只是无穷无尽的抱怨?

6 . 已经记不清楚什么时候开始发现到自己与众不同了,这应该是在莎莉文老师到来之前的事。我曾注意到母亲和我的朋友们都是用嘴巴在交谈,而不像我用手比划着。因此,我会站在两个谈话者之间,用手触摸他们的嘴巴,可是我仍然无法明白他们的意思。于是我疯狂的摆动四肢,蠕动嘴唇,企图与他们交谈,可是他们一点反应也没有。我生气极了,大发脾气,又踢又叫,一直到筋疲力尽为止。

7 .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绝不会像大多数人一样去名山胜水游玩,去领略这大好河山,但我也不会坐在家里打发时间,无所作为。所有的盲人肯定想在第一时间看见自己的父母,而我却不,我要静下心来,看我身边的每一件平凡的事物,比如说太阳的每一次起落,各种各样的花卉和小草,月亮的每一丝银辉和温暖的太阳光,。我不想看太多精彩的事物,因为等到黑暗的到来,我会过度的怀念它们。还是让我静静地看黑夜变为白昼的奇迹,花儿的绽放到凋谢,天空白云的变幻莫测……我还要看颜色到底是怎么样的,是不是如人们所说的那样鲜艳夺目。在我的世界里只有黑色,那么单调,那么孤独,那么冷清。当大自然宣布黑夜降临时,我会用我的大脑深刻地记录下这拥有光明的第一天。

8 . 在能看见的第一天下午,我将到森林里进行一次远足,让我的眼睛陶醉在自然界的美丽之中,在几小时内,拼命吸取那经常展现在正常视力人面前的光辉灿烂的广阔奇观。

9 . 在莎莉文老师还没来我家之前的日子,我经常在祖父母的花园里散步。很多时候我的嗅觉被花香所吸引,沿着黄杨木篱笆摸索着去寻找刚刚绽放的百合花和紫罗兰。那些花儿可真漂亮呀,一朵挨着一朵,互相抱成团,一丛丛,一簇簇,星罗棋布,连绵不断,就像一块五颜六色的地毯。微风吹过,如同是道道绿波、条条花浪。每当我心情不好的时候,便会来到这里,烦躁的心在闻着阵阵花香的时候被悄悄抚平;每当我带着自己炙热的脸庞来到这清凉的树叶和草丛中时,它们总能让我的心灵得到无法形容的慰藉。

10 . 孜孜不倦:孜孜:勤勉,不懈怠。指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

11 . 我们知道自己总有一天会死去,但我们总把那一天想得很遥远。

12 . 在我假象的有视觉的有限时间里,我应当挑选一把要是,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去开启藏有最大宝藏的地方。

13 . 知识的力量多么巨大,它能使一个残疾人,变成一个有益于人类、有益于社会的人。假如,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像海伦。凯勒一样,在有生之年把对知识的渴求,看作对人生的追求,每天都抱着这种追求,怀着友善、朝气、渴望去生活,我们的人生将会增添多少欢乐、多少幸福啊!

14 . 也许人类的悲哀便在于此,拥有的东西不去珍惜,对于得不到的却永远渴望。

15 . 房屋虽小,确实个美的所在,周围布满了枝蔓的葡萄、爬藤蔷薇和金银花,从花园望去,就仿佛是植物的藤架。

16 . 善用你的眼睛吧,犹如明天你将遭到失明的灾难。

17 . 前所未有:从来没有过的。

18 . 你们有视觉的人,可以通过观察对方微妙的面部表情,肌肉的颤动,手势的摇摆,迅速领悟对方所表达的意思的实质,这该是多么容易,多么令人心满意足啊!但是,你们可曾想到用你们的视觉,抓住一个人面部的外表特征,来透视一个朋友或者熟人的内心吗?

19 . 在我生命的头十九个月里,我看见了宽广的草原,明朗的天空,葱绿的树木,美丽的鲜花,即使我的世界最终变成了一片黑暗,这一切仍然深藏在记忆中。

20 . 聆听乐曲的妙音,鸟儿的歌唱,管弦乐队的雄浑而铿锵有力的曲调吧,犹如明天你将遭到耳聋的厄运。

展开阅读全文
推荐内容
热门内容
头像排行
句子排行
说说排行
网名排行

© 2007-2020 http://www.anhuiqq.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