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写景的句子(汪曾祺散文摘抄好词好句)

句子句子大全经典句子更新时间:2022-01-26 17:50:45

1 . 看,秋天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它把大树的叶子染成黄黄的,有的像一把把黄色的小扇子,有的像黄色的手掌,还有的像黄色的爱心。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叶子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金黄色是给田野的,看,田野像铺了一地金子。橙红色是果树的,桔子、柿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采摘呢!

2 . 油菜花是一种平淡无奇的花,没有**的多姿多彩,没有牡丹的国色天香,没有水仙花的冰清玉洁,没有茉莉花的芳香,因此没人赞美它,但是我却十分喜它。

3 . 晚霞开始是浅黄色的,染黄了一大片的云彩,整个天边都变成黄色了。紧接着,浅黄色的云彩中出现了一个小小的红点,红点越来越大,像个染料包,一下子就把天空染成了橙色。最终,橙色与红色、黄色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美丽的抽象画。

4 . 春天随着落花走了,夏天披着一身的绿叶儿在暖风里蹦跳着走来了。

5 . 但是,如果你俯下身子去仔细审视,你会发现在悦目的色彩中,还有零星的枯黄,那是残冬留下的痕迹。你也许会叹息:“真是美中不足啊!”是的,望着那几茎折肢断臂垂头丧气的小草,谁还会有好心境?可是,你不妨削去枯黄的冬衣,你会有更新奇的发现,嘿!里面却是绿的!原来外表枯黄的小草也在孕育着,孕育着更美的春天。

6 . 看那漫山桃花吐出粉香花蕊,引来蝴蝶蜜蜂丛间飞舞。其它花儿也渐渐放出花朵,可能也是来展示自己。这下好了,各色的花都有了春变的更加娇艳。当然春天可不止这些,还有发芽的树苏醒的大地和归来的燕子。

7 . 树林边流淌着一条弯弯的小河,小河清澈见底,如同一条透明的蓝绸子,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里。一群活泼可爱的鱼儿,在水中游来游去,身子一扭一扭的,一会儿往上游,一会儿往下游,嘴里还不时地吐着泡泡,犹如一个顽皮的孩子,真逗人喜爱!

8 . 油菜花在农民伯伯的呵护下都绽开了笑脸,一眼望去就像金黄色的海洋,微风轻轻一吹,层层翻滚美丽极了。油菜花呀,油菜花,你不像别的花儿娇弱,你不需要细心的呵护,却给人们带来许许多多实在的东西。

9 . 我们一起向右边的小桥走去,然后直走右边就是油菜花地,青绿色的茎托着嫩绿的小花,远远望去就向一大片金子,微风吹来油菜花轻轻的摆动美极了。

10 . 油菜花就像金色的小喇叭。它们有的是五个瓣,有的是四个瓣,呈十字形。它们就像一位位小姑娘,在绿叶的衬托下格外美丽。我不禁遐想:大地是舞台,天空是观众,而油菜花是演员,在翩翩起舞。

11 . 突然,天边出现了一道美丽的红霞,红霞的范围慢慢扩大,不到两分钟的时间,就把西边的天空染红了。

12 . 天又暗了一节,荷塘旁的柳树、杨树都成了一片朦胧。荷花仿佛在空中飘荡,飘着飘着,一只青蛙跳进塘里,似乎吵醒了正在睡觉的荷花和荷叶。但一阵风吹来,荷花和荷叶摇了摇又进入了甜美的梦香。

13 . 在这一个温暖的季节里,在树林里,许多的树木都开满了鲜艳的花朵;大家都不肯相让,红的黄的白的紫的,各种各样的花真像一个美丽的大花坛。许许多多的蝴蝶和蜜蜂都闻到了花的香味,都不约而同地飞来采蜜,在半空中飞来飞去。

14 . 茂密的芦苇颜色苍青,晶莹透亮的雨珠顺沿那抹青缓缓流淌。随风摇动间,恰如无数绿衫女子,大大方方地将一尘不染的空气奉给了我们。我们不由自主贪婪的深深呼吸,霎那间,每个细胞、甚至整个身心仿佛都浸润了苇香!

15 . 晚饭过后,火烧云上来了。一道道美丽的霞光,照在森林里,大树,小树伸伸懒腰便入睡了。霞光照在鱼船上,仿佛在说:"收网了,收网了,今天网了多少鱼?"霞光照在大海上,大海的身体亮晶晶的,好象金子满大海。

16 . 我爱桃花甜甜的笑。我爱桃花的青春靓丽,我爱桃花灿烂天真的笑靥。因为桃花是春天的名片,名片散到哪里春天就笑到哪里;桃花是春天的笑脸,春天笑到哪里人心就醉倒在那里。

17 . 走到石拱桥边,踏着那石砌的台阶往上走,我注意到那桥梁上雕刻着各种美丽的花纹:含苞待放的荷花、调皮可爱的小猴、翩跹起舞的蝴蝶……河里还有各色的鲤鱼,仍一块面包下去,它们快活地摇着尾巴游过来,争相啄食,好不可爱!

18 . 春天的阳光格外明媚,春姑娘展开了笑脸,太阳,红红的光束射过来,那温柔地抚摸你,像年轻的母亲的手。

19 . 太阳的周围最红,红得那样迷人。红色向四下蔓延着,蔓延了半个天空,一层比一层逐渐淡下去,直到变成了灰白色。

20 . 飘落的雪花一层层沉积在屋檐上,越积越厚,屋檐的飞檐有多长,雪花的触角伸展就有多长,远远望去,那屋檐就像一只只展开翅膀飞翔的白天鹅。雪花耐不住寂寞,总是从屋檐上往下看,不小心就飘飘悠悠滑落了下来。

展开阅读全文
推荐内容
热门内容
头像排行
句子排行
说说排行
网名排行

© 2007-2020 http://www.anhuiqq.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