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阴影句子(心里有阴影的语录)

句子句子大全经典句子更新时间:2021-12-29 09:19:20

1 . 心理学的应用非常广泛,渗透到各行各业当中,不论学生将来从事什么样的工作,现在学一些心理学的基础知识都是有益的,将来的祖国建设需要心理素质较高的一代青年。

2 . 良好的心理素质有益于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

3 . 成长往往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因而有人会逃避成长。

4 . 学国文的人出洋“深造”,听来有些滑稽。事实上,惟有学中国文学的人非到外国留学不可。因为一切其他科目像数学物理哲学心理经济法律等等都是从外国灌输进来的,早已洋气扑鼻;只有国文是国货土产,还需要外国招牌,方可维持地位,正好像中国官吏商人在本国剥削来的钱要换外汇,才能保持国币的原来价值。

5 . 要会疏导愤怒情绪。应该看到,发怒时容易丧失理智,会把能够办好的事情搞糟。因此,勃然大怒时要想到“制怒”二字,防止干出蠢事,与其事后后悔不如事前自制,这样就会使自己息怒,待冷静下来后再想方设法解决问题。

6 . 积极的心态可以促使我们表现出坚定、诚实、乐观、自信、热情、宽容等优秀的人格品质,而这些品质正是我们生活能够幸福、工作取得成就的积极心理因素。相反,事事怀疑自己,缺乏自信,心胸狭窄,斤斤计较,一点小事也会不开心,则会逐渐使人变得自卑、颓废、忧郁、懒惰、意志消沉、希望泯灭,最终走向平庸。

7 . 不管雨下得多大连续下几天,总有晴天的时候。所以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坚信总有雨过天晴的时候。

8 . 在艰苦中成长成功之人,往往由于心理的阴影,会导致变态的偏差。这种偏差,便是对社会、对人们始终有一种仇视的敌意,不相信任何一个人,更不同情任何一个人。爱钱如命的悭吝,还是心理变态上的次要现象。相反的,有器度、有见识的人,他虽然从艰苦困难中成长,反而更具有同情心和慷慨好义的胸襟怀抱。因为他懂得人生,知道世情的甘苦。

9 . 人只要有一种信念,有所追求,什么艰苦都能忍受,什么环境也都能适应。

10 . 提升自己的要诀是切勿停留在原地不动,而欲达到此目的,首先要有不满现状的心理。但是仅仅不满足是不够的,你必须决定下一步往何处去?千万不要做个只会成天抱怨的懒人。

11 . 心理健康对于一个人是非常重要的,就是一个人的生理、心理与社会处于相互协调的和谐状态。

12 . 初恋是让人难忘,觉得美好。为什么?不是因为他/她很漂亮或很帅,也不是因为得不到就是好的,而是因为人初涉爱河时心理异常纯真,绝无私心杂念,只知道倾己所有去爱对方,而以后的爱情就没有这么纯洁无暇了。纯真是人世间最可贵的东西,我们可求的就是它。

13 . 一个爱的需要在其生命早期得到满足的成年人,在安全、归属以及爱的满足方面,比一般人更加独立。正是那些坚强、健康、自主的人最能经受住爱和声望的损失。

14 . 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推动了素质教育的进程。特别是随着独生子女群体数量的增大,家庭问题的复杂化,现代观念更新的加快,素质教育,特别是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学校教育的一个新课题,是帮助学生正确处理学习,生活,择业和人际关系,培养健全人格的手段和有效途径。

15 . 高级需要的满足能引起更合意的主观效果,即更深刻的幸福感、宁静感以及内心生活的丰富感。

16 . 我们要学会保护自己,以健康的身心,去迎接未来。就像唐颖一样,让我们投入青少年自我保护的活动中去,从今以后,保护自己,关注自己美好的未来。

17 . 安全需要(security needs)、归属与爱的需要(love and belonging needs)、自尊需要(respect & esteem needs)和自我实现需要(self-actualization needs)。马斯洛认为,当人的低层次需求被满足之后,会转而寻求实现更高层次的需要。其中自我实现的需要是超越性的,追求真、善、美,将最终导向完美人格的塑造,**体验代表了人的这种最佳状态。
创造美和欣赏美,是自我实现的一个重要目标,审美需要源于人的内在冲动,审美活动因而成为自我实现的需要满足的必要途径。审美活动的形象性、无直接功利性、超时空性、主客***融性,使之对完美人格的创造,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同时,审美与完美的紧密关系,使美具有真的、善的和内容丰富的性质。这样,通过审美活动,包含真、善、美于一身的完美人格形成了,审美活动成为人的一种基本的生存方式。
**体验,是审美活动的最高境界,完美人格的典型状态。**体验可以通过审美活动以外的知觉印象的寻求获得,只要是能获得丰富多彩的知觉印象的活动,都可能带来**体验,如爱的体验、神秘的体验、创造的体验等等。**体验中主客体合一,既无我,也无他人或他物;对于对象的体验被幻化为整个世界;同时意义和价值被返回给审美主体;主体的情绪是完美和狂喜,主体在这时最有信心,最能把握自己、支配世界,最能发挥全部智能。
马斯洛认为人的本性是中性的、向善的,主张完美人性的可以实现性,是一种乐观主义的美学,但他离开社会实践谈审美体验、审美活动,有抽象、片面之嫌。

18 . 当儿童感到不安全的时候,当他在安全需要,爱的需要,归属需要和自尊需要方面受到根本阻碍和威胁的时候,他就会更多的表现出自私,仇恨,进攻性和破坏性来。

19 . 生活中有许多事,可能您经过再多的努力都无法达到。因为只要自己努力过争取过,结果就不重要了。

20 . 心理健康教育是新时期学校素质教育的前提,是完善中学生个性的主要促进因素。

展开阅读全文
推荐内容
热门内容
头像排行
句子排行
说说排行
网名排行

© 2007-2020 http://www.anhuiqq.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