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与鲜花文案句子(蜜蜂摘花文案句子)

句子句子大全经典句子更新时间:2024-06-30 02:51:41

1 . 熬到了天亮,又冷又饿的小蜜蜂忍着疲劳艰难地朝蜂巢飞去。历尽千辛万苦,终于见到了那梦里无数次出现的蜂巢——家。它见到往日里曾经不屑一顾的伙伴们,羞愧地低下头,红着脸向大家道歉。心胸宽广的蜜蜂们原谅了它,用爱包容了它。

2 . 蜜蜂像辛勤的园丁一样,哼着小曲在花丛中采蜜!

3 . “嗡嗡嗡”,一群小蜜蜂飞来了,它们挎着小花篮,从这朵花飞到那朵花上,忙着采集花粉。

4 . 蜜蜂在飞舞采蜜时,眼睛起了关键作用。为了能看清周围的环境,蜜蜂生长着许多复眼,大约有500万只,所谓复眼就是由很多微小的眼睛组成的,每只小眼睛都能看清一个小范围,再把那么多小眼睛看到的物体组合起来,就能形成一个很大的范围。虽然蜜蜂有许多复眼,但是由于它的身体较小,眼睛就显得更微小了。

5 . 小蜜蜂是一个高明的建筑师,它建造的正六角形小房子,像一座座精致的小别墅。

6 . 蜜蜂如同一个个辛勤的工人,在花丛中忙碌的工作着。

7 . 我站在阳台上呆呆地望着一只只金色的蜜蜂,忙碌着似乎很高兴,也忘记了辛劳。我深深的叹息着,想着想着,忧郁从我眼里流出,流过我的脸。

8 . 我们蜜蜂是自然界里最勤劳的了。开花时节,我们忙得忘记早晚,有时还趁着月色采花酿蜜。蜜是很难酿的,我们要酿一公斤蜜,必须在100万朵花上采集原料。如果我们的蜂巢同采蜜的花丛距离一公里半,那么我们采一公斤蜜就得飞上45万公里,差不多等于绕地球赤道飞行11圈。

9 . 这只蜜蜂在同学的恐吓声中渐渐有了危机感,它在头顶上空的安全区盘旋了一阵,就朝着一扇玻璃窗俯冲去。它的运气并不好,一头撞在了玻璃上,头晕目眩,却仍坚持朝这方向突去。事实证明它的选择是正确的,在这附近,的确有个逃生的间隙。可在它即将到达之时,又不知是哪个机警的同学迅猛地关上了窗户……没有比这个更糟的了!

10 . 蜜蜂像辛勤的园丁一样,哼着小曲在花丛中采蜜!

11 . 一只勤劳的小蜜蜂提着它的小花篮,匆匆忙忙地飞到了桃花山。一朵朵桃花伸着粉红色的小脸蛋儿欢迎它的到来。小蜜蜂还没来得及休息一会儿,就开始工作了。它不停地扇动着它的翅膀,只见它从这一朵花飞向另一朵花,还把头伸进花里拼命地吸着花粉。

12 . 一群群金色的蜜蜂,像一片片金色的云,铺天盖地地向百花盛开的苜蓿地扑去。

13 . 蜜蜂是最勤劳的动物,它们天不亮就提着篮子采摘花粉,酿成蜜。所以,只有勤劳和不懈的努力,才会成功……

14 . 我站在阳台上呆呆地望着一只只金色的蜜蜂,忙碌着似乎很高兴,也忘记了辛劳。我深深的叹息着,想着想着,忧郁从我眼里流出,流过我的脸。

15 . 说起小蜜蜂这三个字我就特别的高兴,因为小蜜蜂为人类做贡献可大了。比如说:小蜜蜂们一天到晚在花丛中飞来飞去的,把从花朵里采摘的花粉给放在自己的小篮子中。着真是一件一举两得的事情啊!小蜜蜂们即帮助了花朵们传播了花粉,让花朵们可以开花结果了;而且又帮自己的把花粉给酿成了花蜜了!你说这是不是一件一举两得的事情啊?所以我们不要去伤害小蜜蜂们了!

16 . 这些蜜蜂从一朵花飞向另一朵花,忽上忽下,来回穿梭,嘤嘤嗡嗡,不停地歌唱。在明媚的阳光下,宛如金星飞溅,令人叹为观止。

17 . 蜜蜂是在酿蜜,又是在酿造生活;不是为自己,而是在为人类酿造最甜的生活。

18 . 我捉了很久都没有捉到一只便慢慢失去了信心。忽然我看见一只小蜜蜂钻进了一朵花里我马上跑过去捏住小花把蜜蜂捉住我急忙把蜜蜂的腹部般开用舌头一添。哇好痛啊!我的嘴巴一下子肿的老高。那些小孩就拿我的嘴巴取笑。

19 . 我来到蜜蜂园,满园的小蜜蜂,让我深深地陶醉于之中。我来到蜜蜂的宝殿,一只全身穿着金黄亮丽衣衫的大蜜蜂,那就是蜂窝,成为了小蜜蜂们的家。进入宝殿,我看到一只最为美丽的蜜蜂坐在宫殿的椅子上,头上的皇冠金光闪闪的发着光,身穿一身艳丽而独特的衣裳,谁不知道这就是蜜蜂国的女皇呢?身边宫女如在保护着女皇,无时无刻的呆在女皇的身边。宝殿里极其热闹,有许多人在表演给女皇看,逗得蜜蜂女皇都合不拢嘴。还有许多许多有趣的事。

20 . 每一只小蜜蜂的身上都有一根非常锋利的刺,只要一有敌人来侵犯它们了,它们就会利用身上的这根锋利的刺来扎他们(她们)的。被刺中的让个人要赶忙送去医院,不然的话就会死亡的;之所以小蜜蜂自己也会死亡,是因为小蜜蜂的五脏六腑都是和那根刺连在一起的。假如那根刺被刺在别人的身体上,就等于小蜜蜂和那个人同归于尽了。小蜜蜂们为保卫自己的家园英勇的牺牲了,丧失了最宝贵的生命,这是一件多么自豪,多么光荣的事情啊!这是我们在学习上正缺少的东西!

展开阅读全文
推荐内容
热门内容
头像排行
句子排行
说说排行
网名排行

© 2007-2020 http://www.anhuiqq.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