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帅府沈阳门票(一台湾商人参观沈阳大帅府)

首页常识更新时间:2022-11-26 18:00:30

2007年3月的一天,在沈阳张氏帅府博物馆内,熙熙攘攘的游客正在参观游览。而此时在大帅府门前的售票处,正有一位衣着体面的中年男性前来问询。

这个男人对售票处的工作人员说:“我想进去看看,就不用买票了吧?”这一说辞顿时让售票员有些摸不着头脑。

没想到这种无理要求还真被应允了!

那么此人到底是谁?为什么说出这样的话?是什么原因让大帅府工作人员不对他收门票就放他进去?本文就来讲述。

身份疑云

张作霖在中国也是小有名气之人。

民国时期,张作霖成为了东北“奉系”军阀的首领,盘踞在今天的辽宁省沈阳市。而他和他的家人住的地方是张氏帅府,也就是我们今天熟知的,著名旅游景点“大帅府”。

由于张作霖拒绝和日本人合作,1928年,张作霖在乘坐火车时,在沈阳皇姑屯被日本人预埋的炸药给炸成重伤,随后不久离世,史称“皇姑屯事件”。

张作霖死后,张学良子承父业。1936年,张学良发动西安事变,逼蒋抗日,此后身陷囹圄。

建国后,国务院将不仅沈阳大帅府纳入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还开发成旅游景点,供游客观赏。

我们都知道,作为一个收费的旅游景点,外人要想进入大帅府是必然要先买票的。

而这个陌生男人既不是博物馆内的工作人员,也不是相关工作人员,为何提出了这么一个荒诞的要求,难不成是没钱却想进去参观?

也不像,看此人的衣着打扮和神态气韵,不像是没钱的样子。

那个男人看售票员一脸无奈的表情,继续说道:“我是张作霖的孙子、张学良的侄子,我父亲是张学浚,我的名字叫张闾实,我来这是想看看大帅府,再去给爷爷扫墓。”

听到这里,工作人员迟疑了下,便将此事上报给了当时的博物馆馆长张力。张力见到此人后,先是寒暄了一番,但没有马上带他去参观大帅府。

因为他还没有完全确定此人身份的真实性 ,害怕又是一个前来冒充张作霖后人的骗子,重蹈覆辙。

是的,此前大帅府也曾出现过一个人,说自己是张家的后人,引起了不小的关注,还被媒体报道过。后来他被证实是假冒的,属实是一个大乌龙事件,这件事在当年的沈阳还闹得满城风雨。

1993年,一个原本名叫张忠诚的男人,在沈阳公安局改名“张学忠”后,随即宣称自己是张作霖的第九个儿子,张学良是自己的大哥。

这件事很快引了大众的关注,因为此前据专家证实,张作霖有8个老婆,生育了8男6女共14个孩子。

因此如果此人说得是真的,他的确是张作霖的第9个儿子的话,那么此前关于张家家族人员研究的结论就要给推翻。

见到越来越多的民众被所谓的“张学忠”给忽悠,如果在任其发展下去可能会带来不好的社会影响,此时时任张氏帅府博物馆的馆长,研究张家历史的专家杨景华再也看不下去了。

他根据以往自己的研究,写出了《张作霖有九个儿子吗?》一文在媒体上发表。

文章逻辑严谨,史料扎实,字字句句都强有力地说明了张作霖并没有9个儿子,公开揭示了张忠诚的虚假面目。

后来张忠诚将杨景华告上了法庭,最后还是沈阳市公安局出具了一份改名证明,张忠诚才在众人的谩骂声中撤诉。

正是由于先前的这一风波,才让张力不敢轻信眼前这个男人的说出的话,他害怕十几年前的风波再次上演。

于是张力只得一面对他进行招待,一面联系专家学者对此人的身份进行确认。

学者根据研究发现,张作霖的第六个儿子确实叫张学浚,是与寿夫人所生。那么如果此人如果真的是张家后人的话,一定知晓不少张家人才知道的事情,于是便打算对他进行问询。

学者便向此人问起了皇姑屯事件的一些情况,比如张作霖的具体死因等问题。

只见那人回答说:“爷爷(张作霖)乘坐的火车在皇姑屯发生了爆炸,他的喉咙被飞来的弹片给割断了,随后被汽车带回了大帅府,到奶奶(寿夫人)所住的小青楼里。

后来学者又问,张作霖去世前有没有留下些遗言,比如说打日本人之类的。因为当时民间传得沸沸扬扬,说张作霖知道是日本人搞偷袭,便在临死前说了一个字“打”。

但那个人却否认了这种说法,他说:“爷爷在回到家(大帅府)后很快就去世了,并没有留下任何遗言。”

这些回答让张力和学者对他的怀疑放下了不少。因为皇姑屯事件张作霖的具体死因正是如此,死的地点也正是在大帅府小青楼里,寿夫人在他死前一直陪伴着他。

而这些信息外界是不可能知道的,只有真正是张家后人,才可能从寿夫人的口中听到这些事的具体情形。

至此,张力已经完全相信了此人正是张家的后人,便带领他去参观大帅府去了,并设宴款待了他,期间张闾实聊了不少他们一家到台湾后的生活。

台湾生活

西安事变后,张学良遭到了蒋介石的软禁。即使是在解放战争,蒋介石节节败退,也不忘将张学良也押送至台湾。

而由于大哥张学良被押到台湾软禁,张闾实的父亲张学浚便也跟着到了台湾。

但是到台湾后,蒋介石对张学良实行了秘密关押,外人根本不知道他具体被关押在哪里,更不用说张家人了。

见此情形,张学浚就派人多方打听,想得知张学良被关押的地点,好偶尔去看望下大哥。

但这个行为使蒋介石大为光火,便将张学浚一家赶出了台湾。由于张学浚之前为国民党工作过,无法马上回到大陆,在无奈之下,只好带着一家人跑到澳门去了。

刚到澳门的张学浚一家无所依靠,先前当了半辈子的阔少爷,如今也不得不为家族生计而奔波,毕竟一大家子人都指望着他一个人过活。

在这种情况下,张学浚只能外出打工。虽然之前是阔少爷,但好在张学浚并没有好吃懒做的坏毛病,反而辛苦工作,努力挣钱养家。因为先前读过一点书,倒也不用做什么体力劳动,便先后做过工地监工、教练和学校老师。

然而不久后,有人曾认出张学浚曾经为国民党“军统”情报部门工作,于是便说现在他为国民党情报部门工作,是个“间谍”。

这一名号在当时的环境下可是极其敏感的,起先张学浚还没有在意。后来在一次跟外地朋友去吃饭的路上,那位朋友却直接在张家门口被人开枪打死了。

这件事让张学浚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他明白香港和澳门是肯定没办法继续待下去,大陆也不可能回去。现在他们一家人只有一个地方可以去,那就是台湾。

于是,张学浚便带着家人,坐小船偷渡回了台湾。

好在不久后蒋介石就在台湾去世了,此后国民党对张学良及其家人的的戒备小了很多,张学浚一家人也终于能够在台湾光明正大的生活。

尽管如此,张学浚一家还是生活得很清苦。有人曾对张学浚说:“你不是张学良的六弟吗?干嘛出来找事情做,靠他就够了。” 张学浚对于这些言辞通通不予理睬。

回到台湾后,张学浚在一家建筑公司当工程监工,做了几年后,手里已经有一笔不小的积蓄。后来他拿着这笔积蓄开了一家贸易公司,专门做建材买卖,后来生意逐渐做大,甚至销往日本、美国等国家,他也因此赚了不少钱。

有人说,张学浚是靠着张学良的名气,才能将生意做得如此之好

然而张学浚并没有太过理会这些俗言俗语,而是努力过着自己的生活,并从小教导张闾实做人要脚踏实地、老实本分。

就是在父亲的敦敦教诲下,张家的子女个个从小乖巧懂事,张闾实更是16岁还在上学的时候就半工半读,自己赚取学费和生活费,给家里减少经济负担了。

后来张家的一众子女都长大成人,在台湾开枝散叶,个个生活幸福,家庭美满。

而就在这幸福美满的表象下,却也隐藏着一块心病,那就是渴望回到自己东北老家去看一看。

张闾实在小的时候,就经常听奶奶(寿夫人)讲他们在大陆生活的点点滴滴。

而就在听奶奶讲这些的时候,张闾实感受到了奶奶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一心想带着奶奶那份心意,回大陆看一看,但由于各种原因始终没有也能回去。

后来大陆和台湾达成了九二共识后,很多人都回到了大陆寻亲,张闾实曾经有过的回乡的念头,又逐渐重新苏醒了过来。

尤其是在听到1993年张忠诚假冒张作霖第九子的事件后,张家一家无比气愤,张闾实的母亲更是觉得子孙儿女有回到沈阳祭拜祖先、寻找亲人的必要,便要张闾实找机会尽早回去。

但此时忙于事业的张闾实,一直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做这件事。

时间越过越久,父母也都已经老去,张闾实终于认识到,回乡认祖的事情不能再拖了,如果再拖下去可能会成为连续3代人的遗憾,于是他便寻找机会回大陆。

2007年的3月份,此时正巧台湾的一个商团去往东北进行考察,张闾实便终于随着商团去往了东北。

祭祖认亲

初到大陆的张闾实在到达沈阳之后显得有些手足无措。虽然这里是他的故乡,但这里的一切都让他感到陌生。

无论是人或者物,都没有他熟悉的,这无疑给他的寻亲之旅增添了不少难度。

因为他对这块土地没有任何记忆,因此他也完全没有任何线索去寻找。他只能从奶奶的回忆中勉强找出些蛛丝马迹。

他记得奶奶曾经说过自己一家住在沈阳一个很大很气派的府邸里。这个府邸据说现在还有,还被开发成了旅游景点供游客游览。

凭借这一线索,张闾实找到了大帅府,于是便有了开头他向售票人员询问“自己不用买票就可以进去吧”的事件。

在弄清楚张闾实的真实身份后,张力一行人很快为其安排了对大帅府的参观。他亲自为张闾实充当导游讲解。

看到眼前爷爷奶奶和爸爸生活过地方时,张闾实不仅心生感慨,如今他来到了奶奶一直念叨的这个“家”,可奶奶到死也没能回来再看一眼这里。

父亲和母亲虽然还活着,但也大概没有机会回来了,只能由他一人代替他们,聊表思乡之苦。

在参观完了大帅府后,张闾实还提出了去看张家祖坟和爷爷张作霖坟墓的事宜。毕竟他是张家第一个回到大陆寻组认亲的人,有关部门也十分重视。

但对于一个连大帅府都不知道具体在什么位置,还得靠问询路人才找到的张闾实来说,在偌大的辽宁省想要找到张家祖坟无异于大海捞针。

针对此情况,辽宁省政府专门派出了熟知此事的工作人员,陪同张闾实一起,去往张家祖坟和张作霖的坟墓。

现实中的张家祖坟目前位于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县东风镇叶家村里,这是张作霖在1912年在安葬二哥张作孚时为张家重新修建的祖坟。

彼时的张作霖已经身居高位,本可以将祖坟安排在奉天府附近,但出于对祖先的敬畏,还是选择在原来的地址附近修缮安排。

在明确了张家祖坟的所在地后,张闾实便马不停蹄地出发了。

本来张家一家都在解放战争后去往了台湾,张闾实认为张家祖坟肯定会因无人打扫而尽显荒芜。

但当真正来到张家祖坟时,却被眼前这个张家祖坟给震惊到了。

不仅有着气势宏伟的门脸,门上一块石碑刻着张学良亲笔写下的“张氏墓园”四个大字。在门的两旁还刻着“前人卧一方瑞地,后世出千古功臣”的联。

并且墓园里边空间也不小,虽然有些许杂草,但整体还是比较干净整洁的,显然有人会时常来打扫。

原来是当地政府记念张学良的爱国之举,一直保护和修缮张家祖坟,因此才不至于破败不堪。不然经过多次战争洗礼的张世墓园,怕是现在谁都找不到了。

在祭拜完祖先后,张闾实的下一步就是去驿马坊祭拜张作霖。

在祭拜张作霖的同时,张闾实也提出了一个令他困惑已久的问题,那就是爷爷张作霖为什么没有被葬在张家墓园,也没有被葬在抚顺的元帅林,反而葬在了驿马坊这样一个荒芜之地?

随行的工作人员解释道,在张作霖死后,按照规矩本应埋葬在祖坟。但中国世代葬礼民俗认为,横死之人身上携带不幸,因此不应该埋进祖坟,不然可能会殃及后代。

当时的人不比现在,还是比较迷信的,便都认同这个说法。无奈之下,长子张学良便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在抚顺修建了一个元帅林,想将张作霖风光下葬。

然而还没能将张作霖的尸体下葬,日本就发动了“九一八事变”,东三省整个都沦陷了。

而作为刺杀张作霖元凶的日本人,自然是不能让张作霖风光下葬在元帅林,便将张作霖埋葬在了荒芜之地驿马坊。

这就是为何张作霖的坟墓不在他亲手修建的张世墓园,也不在豪气壮阔的元帅林,而在偏远山区荒地会在驿马坊的原因。

听到这里,张闾实也明白了。

在郑重祭拜了张作霖后,至此张闾实祭拜祖先的目的算是圆满完成了。但他还没有马上回去台湾,因为他还有一事想做,那就是寻亲。

2008年的5月15日,在辽宁盘锦的福德汇酒店中正在举行一场认亲会,主角之一正是张闾实,而另一位主角名叫马蕴兰。

马蕴兰这个名字可能大家都不熟悉,但其实她是张作霖的第8个儿子张学铨的妻子。

实际上,张学浚和张学铨都是张作霖和寿夫人二人所生,从血脉上来说,二人的关系要比与其他兄弟的关系更亲近些。

因此可以说,两人是同父同母的亲兄弟,而马蕴兰其实张闾实的亲婶婶。

当初张家举家前往台湾,张学铨一家却留在了大陆,算是张家留在大陆上的一个“代表”。在通讯和还不发达的年代,大陆的张家与台湾的张家逐渐失去的了联系。

等到张闾实回到大陆寻亲时,张学铨却早已经不在了,只留下马蕴兰一人。今天马蕴兰终于见到了张闾实,他也算完成了张家留给她的“使命”。

当马蕴兰看到张闾实后,鼻子一酸,眼睛瞬间红了,抽泣着说道:“你长得很像你父亲,尤其是那双眼睛。”

历史的沉重感和生命的宿命感让张闾实听到这句话后也瞬间红了眼眶。

停了马蕴兰又问道:“你母亲怎么样,她还好吗?”

张闾实回答说:“母亲年纪大了,身体不太好。她本来非常想回来看一看,但医生不让她坐飞机,也只能作罢。

随后两人又说了很多关于家中的各项事情。尽管在血脉上两家还是一家人,但时间让他们有了隔阂。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经常带着后来彼此来往,不要忘记两家都曾同属一个“家”。

至此,张闾实完成了奶奶的意愿,也带着父母那颗思乡情切的心,圆满完成了回大陆祭祖寻亲的任务。

结语

中国人自古就特别看重“落叶归根”,“月是故乡明”不仅是童年回忆中的朦胧写照,更是留存在血脉中的深刻情感。

当年许多人被迫从大陆离开,去往台湾。他们离开了自己至亲至爱的家人,也离开了自己亲爱的故土。

现在有无数台湾人,像张闾实一样回到大陆来寻亲。其实他们寻找的不只是表面上的亲人,更是寻找一种深埋于内心的情愫,一抹浓郁的乡愁。

就像台湾导演侯孝贤指导的电影《童年往事》中,患有老年痴呆的阿婆在海边的渔船旁一直念叨着的“回家”一样,无数台湾人也正等待着“回家”。

,
展开阅读全文
推荐内容
热门内容
热门文章

© 2007-2022 http://www.anhuiqq.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