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炎患者喝什么茶好(|)

首页常识更新时间:2022-12-02 03:55:21

“北平说”开栏语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故内伤脾胃,百病由生。脾胃在维持身体健康中起着重要作用。

广东省中医院脾胃病科张北平主任医师及消化道早癌中西医结合防治团队将通过本专栏定期推送消化疾病的养生保健及中西医防治知识,为您的消化健康保驾护航!欢迎持续关注。

王阿姨今年50多岁,已经退休四年了,以前她的大便都很正常,每天挺规律的。但是退休那一年她去旅游回来整整四天没排便,肚子实在胀得难受。于是她就听从朋友的建议,买了通便茶来喝,这种通便茶平时也经常能在电视广告上见到。王阿姨喝完以后果然大便通畅,当时还觉得这通便茶的效果真是立竿见影。然而第二天又解不出,于是王阿姨试着继续喝通便茶,喝完后果真变通畅了。

朋友告诉她:“大便每天都要解的,否则就会产生宿便,而宿便停留在体内则释放对身体有害的毒素,所以你就天天喝吧。反正就当喝茶,广告上也说这是安全的纯中药成分,可以每天给你的肠子洗洗澡”。王阿姨信以为然就天天喝通便茶,而且效果还挺满意的,就这样连续喝了好几年。

后来,王阿姨又听说人到了一定年龄,应该做一做胃肠镜检查。于是前段时间她来广东省中医院做了胃肠镜检查。然而,令王阿姨震惊的是内镜下肠粘膜居然出现黑褐色的改变,血管纹理完全看不清。这种状况即使是没有医学知识的普通人看了,也知道是不正常的情况。王阿姨感到很困扰,为什么好端端的我的肠子会变成黑色呢?经过一番询问,医生知道了其中缘由,便耐心地给王阿姨解释:“肠子变黑跟您平时喝的通便茶有很大关系,市面上常见的通便茶中大多含有蒽醌类成,这类成分会刺激大肠黏膜,导致脂褐素在肠粘膜沉积,最终发展成结肠黑变病。同时结肠黑变病会进一步加重便秘,从而使人对这类药物产生依赖,更糟糕的是结肠黑变会进一步升高结直肠腺瘤这一类癌前病变的发病风险,以后可千万别再喝了”。听了医生的这番话,王阿姨吓出了一身冷汗,再也不敢听信广告随意服用通便茶了。

【北平说】

一、宿便究竟是什么?

首先是“宿便”这个词,大家可能在网上或者在广告里都看到过。但是在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的教科书上都没有提及“宿便”。它是被营销方创造出来的概念。

在正常的情况下,食物从我们的口腔进入到胃里进行研磨消化变成食糜状态,大致经过2-3小时,才能够经胃排空进入小肠。进一步在小肠停留大约8小时进行充分消化及吸收,然后才进入到我们的大肠。下一步,大肠会重吸收其中一部分的水以及维生素等有用的物质,最终才会排出体外。

受个体差异、饮食习惯、周围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每个人排便的习惯及频率不同,有人大便一天一次,有人两三天一次,但只要每周不少于三次,排便顺畅,就不是便秘,更不是有“宿便”。每周小于三次,排便费时费力,那么就可能存在便秘的情况。

二、通便茶为何会把肠子越洗越黑?

便秘的患者,经常会尝试通便茶。一些通便茶原材料包括番泻叶、决明子或者芦荟等,这些都是含有蒽醌类成分的泻药,一般来说是寒性的、有清热作用,不可以长期服用。除此之外,还有大黄、何首乌、虎杖等这些中药,也是含有蒽醌类成分的。如果服用就会让我们的大肠变成黑色,也就是形成了结肠黑变病。这主要是由于蒽醌类成分会刺激大肠黏膜,破坏黏膜屏障,促进大肠粘膜上皮细胞凋亡,这些生成的凋亡小体被巨噬细胞吞噬后形成脂褐素沉积在肠粘膜,最终导致了结肠黑变病。结肠黑变病会进一步加重大便排出障碍,使人对蒽醌类泻药愈发依赖。

不仅如此,有研究发现,得了结肠黑变病以后发生腺瘤性息肉的风险相较于普通人明显升高,腺瘤性息肉则属于癌前病变,有进一步发展成结直肠癌的风险。

三、纯天然的通便茶也不能天天喝!

像这种蒽醌类成分泻药在保健品市场里面也是比较多的,比如各种通便茶,或者美容养颜、减肥瘦身的产品。最近在年轻人群里流行的一种叫做酵素的产品,宣称是由新鲜蔬菜、水果或粗纤维的成分经过发酵制成的,其实很多也含有蒽醌类成分。以上这些都是不建议天天服用,虽然号称是纯天然的食物,但长期喝非但不能给肠子“洗澡”,还给大肠造成伤害,甚至可能引起肝肾毒性。

中医讲“是药三分毒”,即使是纯中药的成分也不能随便吃。药物种类、用量、用法及用药疗程等详细的治疗方案,都应该由专业医生指导及制定。所以便秘难受时千万不要乱吃药,寻找医生的帮助明确便秘的原因从而选择合适的解决方案才是最佳办法。

【专家简介】

张北平,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广东省中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脾胃病大科副主任,第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吉良晨教授学术继承人,日本北里大学病院研修医,第六批国家千百十人才高校培养对象,广东省首批杰出青年医学人才,广东省第二批优秀中医人才,入选第8批第9批岭南名医录,2017首批胡润平安中国好医生。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内镜学专业委员会大肠早癌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

广东省中医药学会消化道肿瘤防治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广东省保健协会脾胃健康分会主任委员;

擅长:胃肠、食管早期肿瘤及癌前病变、胆胰疾病的内镜下诊断与中西医结合治疗;各种消化道梗阻的内镜下治疗;炎症性肠病(溃疡性结肠炎及克罗恩病)的中西医结合诊治。

广东省中医院脾胃病科大科介绍

广东省中医院脾胃病科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中医重点专科,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国家结直肠息肉管理项目分中心、国家胶囊内镜研究中心临床培训基地、国家幽门螺杆菌分子诊断中心广州分中心。牵头成立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内镜学专业委员会大肠早癌专家委员会、广东省中医药学会消化病专业委员会、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内镜专业委员会、广东省中医药学会消化道肿瘤防治专业委员会、岭南中医消化内镜医疗联盟及岭南(华南)中西医结合诊治幽门螺杆菌相关胃病学术联盟

在学术带头人余绍源、罗云坚及黄穗平三位教授指导下,在学科带头人、脾胃病暨消化内镜中心大科行政副主任张北平引领下,大德路总院脾胃病科主任张海燕、二沙医院脾胃病科主任王静、芳村医院脾胃病科主任陈延及大学城医院脾胃病科主任刘添文带领团队,继往开来,携团队锐意进取,始终坚持一手中医,一手内镜,医镜融合,致力于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防治消化道早癌以及炎癌转化疾病如慢性萎缩性胃炎、结直肠腺瘤、炎症性肠病,胆胰疾病等,尤擅长消化内镜下3E技术(ESD、ERCP、EUS)等各种手术治疗及术后中医药促进康复,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深受患者欢迎。

END

供稿:广东省中医院脾胃病科 吴文斌 莫彦

执行编辑:刘文婷

审核校对:庄映格

责任编辑:宋莉萍

,
展开阅读全文
推荐内容
热门内容
热门文章

© 2007-2022 http://www.anhuiqq.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