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300首当中有很多的边塞诗,比如王昌龄的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比如王之涣的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洋溢着热切的报国之心,写出了大唐时期的人们的报国志向和风度自信。
不过要说到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边塞诗人,当属岑参和高适。尤其是岑参的一首古诗,堪称唐诗300首当中最气势磅礴的边塞古诗,被誉为盛世大唐边塞诗的压卷之作。
这首古诗就是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难着 一作:犹著)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在中学的时候我们都学过这首古诗,在我们看来却都很难背。因为其中的一些字词很是拗口。比如,那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这些诗歌远不如那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容易理解。
不过这首古诗当中所描写的边塞风光,尤其对于北方冰天雪地状况的描写却是十分的精彩,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诗句就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这首古诗是一首送别古诗,而且也是一首边塞诗,因为诗人在边塞来送别友人。
前面的八句是第一部分,描写的是诗人看到的边塞美丽的雪景,冰天雪地的雪景意味着严寒。而在作者的笔下,对于这种严寒描写得可谓淋漓尽致。经过一夜的大雪,银装素裹,天地间焕然一新,而树上满是积雪,就如同开了梨花一般。而后开始描写这种严寒天气下所带来的寒冷。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雪花飘入到军帐当中,即便是穿上狐裘盖上棉被也不觉得暖和。天气严寒,将军都护都拉不开弓,而身着冰冷的铠甲,更是让人觉得冷飕飕的。
第二部分主要写的是雪景的波澜壮阔以及送别宴会的场景。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沙漠结冰百丈纵横还有裂纹,万里长空凝聚着惨淡的愁云。虽然下了一夜的雪,但是现在还是一片阴冷的天气,不见太阳。
将士们载歌载舞,来送表现送别的热烈和隆重。胡琴琵琶与羌笛,在中军帐当中,动用在这些乐器来助兴。军帐当中的热闹气氛和外面环境当中的阴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体现了将士们的不畏严寒的热烈精神。
最后六句写的是作者送别武判官的最后的场景,送别友人踏上归途。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大雪还在下,红旗都冻僵了,但是却也写出了将士们的威武不屈。而后雪越下越大,送行的人千叮万嘱,不肯回去。到最后两句写的是将士们对战友的真挚感情。
这首古诗最出色的地方在于对于雪景的描写。尤其是作者所用到的纵横矫健的笔力,创造出了非常奇妙的雪景。此中严寒的雪景,再加上送别时的热闹场景,可谓张弛有度,收放自如。而一句描写雪景的名句,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传颂。
这首古诗对于边塞风光的描写,毫无萎靡之气,充满着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代表了那个时代的自信风度。诗歌的基调慷慨悲壮,想象奇妙,融合了强烈的主观感受,表达了雪中送人的真挚情谊,富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不愧为盛世大唐边塞诗的压卷之作。
本文图片全部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