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下午,高能环境(603588)召开业绩说明会,与投资者就公司三季度业绩和业务发展情况进行详细交流。此前,伟明环保、首创环保、重庆水务、创业环保、绿色动力等多家沪市环保上市公司亦接连召开三季度业绩说明会,从落实“双碳”政策、如何挖掘现有业务潜力、开拓新业务等多方面回应了外界关注点,展现出行业发展新动能。
业内人士认为,在国家全面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任务目标的大背景下,环保治理需求正不断发生变化,如市政环保治理下沉至村镇环境治理,以往基于投建驱动的产业需求后移至资产高效运营等,新变化给行业发展带来新机遇。从板块情况来看,2022年前三季度沪市36家环保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22.59亿元,实现净利润140.39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74%和1.89%,其中第三季度实现净利润61.55亿元,同比增长26.27%,经营情况稳中有进。其中,水务及水治理、固废治理等业务优势明显,新增订单保持增长,盈利能力有所改善。
挖掘现有业务潜力
经历前几年的快速增长期,环保行业部分传统业务增速逐步放缓,发展进入平台期。面对市场新情况、新变化,不少沪市环保公司立足主业,通过向县城等基层市场下沉,挖掘新的市场需求,找到了新的业务增长点。
细分领域方面,以固废处理行业为例,近年来生活垃圾焚烧发电行业进入行业整合阶段,市场竞争态势将进一步加剧。部分沪市公司看准垃圾分类政策的推进、处理处置设施建设的完善,通过设备提标改造和新兴固废处理,推进业务从城市向县域下沉,从东部沿海区域向中西部区域转移,实现固废处理业务持续增长。例如,伟明环保董事长项光明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公司前三季度总体经营稳定,固废项目垃圾处理量和上网电量创公司历史同期新高,并新增十来个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投入正式运营,积极推进在建项目建设和拓展新项目。同时,在垃圾产生量较少的县域地区,公司也希望通过进一步控制投资成本和运营成本,实现项目经济性,从而满足相应地区的垃圾处理服务需求。”
与伟明环保类似,高能环境也积极开拓下沉市场,近两年在许多县域地区,如福建云霄县、江苏沛县、浙江天台县、河南平舆县等地都有项目竞标成功以及陆续投产,同时还利用生活垃圾焚烧发电,解决县级地区生活垃圾简单填满处置能力不足的状况,从而实现生活垃圾处理的“无害化、减量化与资源化”。面对投资者对公司业绩的提问,高能环境董事、总裁凌锦明表示,公司固废危废资源化处置及生活垃圾处理等运营类项目保持增长趋势,在整体收入、利润结构中占比超过工程类业务,四季度各项板块目前也运营正常。
除了固废治理有需求下沉趋势之外,水务及水治理的情况类似。面对区域内传统供水市场趋于饱和,不少沪市环保公司通过业务向县城市场下沉,积极开拓县城带动的城乡一体市场,并且尝试垮区域扩张,打开公司发展空间。例如,重庆水务董事长郑如彬在说明会上介绍道,城镇污水处理厂集中建设和排放标准提高后后,排水“厂网一体”、乡镇污水、污泥处置以及污水资源化利用将成为新的市场增长点。在做好重庆市域内的建设、运营项目同时,公司也将持续挖掘降本增效潜力,面向全国的四川、云南、湖北、河南等省市水务环保行业进军,积极拓展市内外供排水及相关产业市场,加快实现跨区域化发展。
坚持绿色低碳发展
从政策层面来看,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我国正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2022年2月,工信部等八部门印发《关于加快推动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的实施方案》,制定2025年主要目标。2022年6月,生态环境部等7部门发布的《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
乘着政策的东风,环保公司在不同领域、不同业务方面都为实现减碳降碳做出努力,例如加快推进资源化利用进程、升级技术、探索资源能源业务等。
资源回收、发展循环经济方面,高能环境重点发展固废、危废资源化处理,公司总裁凌锦明提到,固废危废资源化是公司远期的策略,从业务性质看,资源化利用符合双碳节能目标,符合绿色发展长期方向,公司也一直围绕资源化利用领域扩张产能,在重点省份、地区进行布局。截至2022年三季末,公司新建的重庆耀辉项目已于今年6月获得危废牌照并且投产。新建项目甘肃金昌高能也已完成建设并投产,第四季度可以产生利润。业绩说明会上,对于公司推进资源化利用过程中如何应对金属市场价格的波动的问题,公司回复道:“公司将盈利点定位于废料加工制造的回收环节,并不依赖金属价格涨跌获利,其次,在经营过程中会适当采取套保等金融工具以对冲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
三峰环境总经理司景忠则表示,公司作为生物质发电企业,始终坚持绿色低碳发展,一直密切关注国家CCER、重庆CQCER、绿色电力等相关政策。同时,公司投入大量资源推进烟气、飞灰、渗滤液等污染物处理和排放控制领域的前沿技术研发,力争进一步提高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污染物处理和控制能力,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积极拓展新业务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环保产业链上下游业务领域进入了发展成熟期和平稳期,为了进一步提高自身竞争力,不少上市公司均积极寻求业务转型,寻求新的盈利增长点。
例如,伟明环保积极向向锂电池材料及上游行业转型,探索新能源材料行业的发展潜力,根据公开信息,公司已在印尼投资4万吨高冰镍项目以及投资近200亿元高镍正极材料项目,相关生产线预计在2023年年底前投产;同时,公司还投资了温州锂电池新材料产业基地项目,年产20万吨高镍三元正极材料。
除了对新业务领域进行探索,一些公司也致力于在原有业务的基础上进行拓展,进一步延长产业链。创业环保总经理李杨介绍道,公司拟成立绿色能源业务发展平台对现有新能源业务进行整合,同时作为公司未来太阳能、风能等业务的投资开发平台,做强做大绿色能源业务板块。平台公司近期将主要实施天津市内污水厂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未来将结合国家政策导向,逐步拓展风能、氢能等绿色能源业务。
再如,重庆水务积极拓展污水资源化利用途径,污水处理厂内中水回用、再生水利用、尾水发电、水源热泵,广泛用于工业生产、市政杂用、居民生活、生态补水,从污水中提取资源和能量,为公司业务发展带来了新的增长点。
传统环保行业上市公司的转型发展和业务拓展也是投资者较为关心的问题。绿色动力董事长乔德卫在投资者问及公司是否有向其他环保新兴领域、新能源方向拓展的打算时提到,公司将继续加强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市场开拓和项目并购,做精做优做强主营业务,同时积极拓展餐厨垃圾、厨余垃圾、粪渣和污泥等固废协同处置业务,开拓供热供汽等业务,把握新能源行业发展机遇,培育新的增长点。
首创环保董事会秘书邵丽也指出,公司持续深耕环保、水务主业之外,同时也关注到新能源领域政策频出,公司将结合自身业务特点,依托自身业务优势,做好业务协同,稳妥切入能源领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