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为什么不是八月初八(老话说“婚前中秋前来)

首页常识更新时间:2022-12-25 15:32:10

进入农历的八月份,很快就到了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是举家团圆的节日,吃月饼、祭月、赏月、拜会亲友是节日的主题。

中秋节的由来

中秋节源于古代帝王的一种祭祀活动,在很早的时候,人们不能正确地理解天象和自然规律,他们认为人间的一切是由神灵主宰着的,因此,一年四季都有着一些祭祀活动,以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

秋季的祭祀活动以前是在二十四节气的“秋分”,后来人们为了便于记忆便定在了八月十五。根据中国的历法,农历八月在秋季中间,为秋季的第二个月,称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称“中秋节”。

祭月的故事

相传在远古时代,天上有十个太阳,它们轮流出现,照亮大地并给大地带来温暖。但有一天,十个太阳却一起出现了,大地上的农作物都被烤焦了,民众的生活非常艰难。后来有一个叫后羿的神射手,在昆仑山顶,用神箭把其中九个太阳射了下来,替万民消除了灾难,因他有功于万民,王母赐他一颗不死仙药。

后羿将这件事告诉了自己的妻子嫦娥,并答应不会丢下嫦娥,为了表达自己的决心,将不死药交给了嫦娥保管。不料这些被一心想要成仙的小人所知,趁后羿不在之时,威逼嫦娥交出仙药,被逼无奈的嫦娥怕落于小人之手只好自己吞下,便飞升月宫成仙了。

后羿回来后,知道了事情的经过,思念妻子夜不能寐,他看到月亮之中,似乎有自己妻子的影子,便以妻子最爱吃的点心,遥祭嫦娥,因这天是八月十五,以后便流传了下来八月十五祭月。

吃月饼的习俗

据说在元朝,蒙古人统治中国。前朝统治者们不甘心政权落入外族之手,以朱元璋为首联合起义反抗元朝的暴政,密谋策划约定在八月十五日这一天起义,以互赠月饼的办法把字条夹在月饼中传递消息。后来起义军获取胜利,推翻了元朝,建立明朝。今天,人们吃月饼就是为了纪念此事。

总之,八月十五中秋节已成了现在人们一家团圆的节日,中秋节月亮圆满,家人团聚,出嫁的女儿回家团圆,因此又称“团圆节”、“女儿节”等。老话说“婚前中秋前来,婚后中秋后到”,这是什么意思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

“婚前中秋前来,婚后中秋后到”,这句话其实也不难理解。“婚前”“婚后”就是指婚姻、结婚,男女一个家庭的组合前和结婚后;“中秋前”“中秋后”就是八月十五中秋节以前和以后。“来”和“到”也就是针对“女儿节”去娘家,这也是俗语的难解之处。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订了亲而没结婚的新女婿要在八月十五中秋节以前去女朋友家拜访,而结婚后成了家的女儿女婿过了八月十五也一定要到娘家拜访。

在民间结婚后,女儿的丈夫称准女婿,也称女婿,而订了婚还没结婚的男子却不是准女婿,称新女婿。新女婿串亲必须在中秋节以前,不能过中秋节,一般在农历的八月初八就开始了,最迟也不能到八月十五,这是什么规矩呢?

老人们认为,新女婿不是准女婿,早来早到好预兆,能够尽早地成为准女婿,毕竟是新人登门,赶早不赶晚,有着早日成双的寓意。一般情况下,订婚后女儿的父母也都会提前有所安排。说起来这样的礼节也不错,反正要走亲戚,八月十五前来,女方父母最少省了一部分八月十五中秋节所置办礼物的钱,如果中秋后再来岂不是一种浪费。

而结婚后就不一样了,作女儿的有了一个稳定的家,工作学习等等忙里忙外都要以这个新家为主,在没有特殊情况下,去娘家也就有了时间性。按咱们这一带,结婚后的女儿都是八月十六去娘家,这是地方风俗,毕竟有着十五的月亮十六圆的说法。八月十五在婆家团圆,八月十六和女婿一起去娘家拜访团圆,该去的一定要去。

当然了,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一个地方一样规矩。不管怎样说,八月十五中秋节是团圆的日子,“婚前中秋前来”反映了男女对幸福婚姻的向往和追求,“婚后中秋后到”道出了不忘双方父母的恩情。不知您所在的地方有没有这种习俗?欢迎留言!

,
展开阅读全文
推荐内容
热门内容
热门文章

© 2007-2022 http://www.anhuiqq.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