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小吃文化一直为人津津乐道,而各类特色小吃也有其独特的名称,什么驴打滚、卤煮、养眼包子....虽然听起来稀奇古怪,但大多也能让人过“耳”不忘,那么问题来了,你知道这些小吃背后的故事吗?
驴打滚最初听到“驴打滚“这个名字的时候,很多人是拒绝品尝的,因为想到驴打滚过的食物,这可怎么吃啊?
话说有一次,慈禧太后吃烦了宫里的食物,想尝点儿新鲜玩意儿。御膳大厨左思右想,决定用江米粉裹着红豆沙做一道新菜。
新菜刚一做好,便有一个叫小驴儿的太监来到了御膳厨房,谁知这小驴儿一个不小心,把刚刚做好的新菜碰到了装着黄豆面的盆里,这可急坏了御膳大厨,但此时再重新做又来不及,没办法,大厨只好硬着头皮将这道菜呈给慈禧太后的面前。
谁知慈禧太后一吃觉得味道还不错,就问大厨:“这东西叫什么啊?”大厨想了想,都是那个叫小驴儿的太监闯的祸,于是就跟慈禧太后说:“这叫驴打滚!”
其实,“驴打滚”真正名字的由来,是因为加上最后制作工序中撒上的黄豆面,犹如野驴撒欢打滚时扬起的尘土,因此而得名。
卤煮提到卤煮,北京人总是想起南城南横街的那家小肠陈,甚至有人认为,小肠陈是北京卤煮的起源地。
真正的卤煮起源,可以追溯到乾隆年间。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皇帝巡视南方,曾下榻于扬州安澜园陈元龙家中。陈府家厨张东官深知乾隆喜爱厚味之物,就用五花肉加丁香、官桂、甘草、砂仁、桂皮、蔻仁、肉桂等九味香料烹制出一道肉菜供膳。乾隆吃了大喜,命名这道肉菜为“苏造肉”。
后来这道菜慢慢传到民间,用五花肉煮制的“苏造肉”价格贵,老百姓吃不起,于是就用猪头肉代替五花肉,同时加入更便宜的猪下水煮制。没想到歪打正着,一发不可收拾地创出了传世美味,这就是咱们日后熟悉的卤煮了。
羊眼包子北京的包子有一种极其有名,那就是羊眼包子。
相传,清朝康熙皇帝,曾乔装打扮到前门外,走进羊肉包子铺,殷勤的回民掌柜用小托盘送来了两杯盖碗茶。向康熙皇帝问安后,陪着笑脸说:“不怕爷恼,爷在宫廷里边什么山珍海味没尝过,还屈驾来尝羊眼儿包子,小的实在不敢孝敬。”
康熙明知自己的身份已被识破,还是佯装要吃包子。掌柜的无奈,只好端来了热腾腾的小包子。康熙用筷子挟一个放在碟子里,细心地观察。只觉阵阵香味扑鼻,放到嘴里一尝,果然味道鲜美,质地不一般。
但是,康熙帝左找右找也未看见“羊眼儿”,便问掌柜的:“为什么看不见羊眼儿?”掌柜忙回答说:“回爷的话,馅肉没有羊眼儿,只是做的精细些,包的个头小一点,像羊眼儿,就给起了个‘羊眼儿包子’的名字。”康熙尝了两个,觉得非常可口好吃,便传旨:“朕觉得羊眼儿包子很好,可经常送到宫中,找内务府开银。”
从此,羊眼儿包子名声大噪,誉满北京城。于是,四城各处的回民都做起羊眼儿包子,遂成了回民喜食美味。
艾窝窝明时皇宫里的皇后和妃子,天天吃山珍海味,不免厌倦。
有一天,在“储秀宫”做饭的回族厨师,从家里带了些经常食用的清真食品“艾窝窝”,正在厨房里吃的时候,被一位宫女看见了。
她一尝很好吃,就给皇后带了点,皇后一尝,也觉得非常好吃。于是就让这位回族厨师,为皇后和妃子们做“艾窝窝”吃。
面茶面茶作为老北京人早餐的一种,喝起来也有讲究:不用筷子不用勺。一手拿碗,把嘴巴拢起,贴着碗边,转着喝。
面茶的起源时期,可以追溯到清代。据清代《随缘食单》记载:熬粗茶叶汁,炒面兑之,加芝麻酱亦可,加牛乳亦可,微加一撮盐。无乳则加奶酥,奶皮亦可。
灌肠老北京的灌肠一般分为两种,一种叫做大灌肠,用猪肥肠做的;另一种叫做小灌肠,是用淀粉加红曲水和豆腐渣调成稠糊炸的。现在我们吃的一般都是小灌肠。
北京最早的灌肠铺是后门桥头路东的“福兴居”,清光绪年间开业,掌柜的姓普,人称“灌肠普”。他家以真正的猪肥肠灌上碎肉、淀粉和其它香料,煮得不软不硬,不老不皮,外焦里嫩,浇上盐水、蒜汁儿,吃起来别有风味。
据说慈禧太后在地安门火神庙进香之余,曾到这里品尝,并大加赞赏。由此,福兴居的灌肠成为定期向清廷奉献的贡品。
等到能出门撒欢儿了,一定要约上好友,一起回味自己心心念念的美食~
互动话题:你最喜欢北京的哪一种小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