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网
在距离首都帝力70多公里的阿伊莱乌区基里莱洛村村口,一块“中国―东帝汶共建咖啡园”标识牌,在蓝天白云和翠绿的咖啡树映衬下分外醒目,这是东帝汶咖啡协会和村民共同树立的,以感谢中国的帮助。在中国资金和技术的帮助下,村民种植的咖啡品质和数量得到提升,村民的生活就像挂满枝头的红色咖啡豆一样,越来越红火。
10月的一天,东帝汶基里莱洛村咖啡种植带头人科斯塔和村民一大早就等在村口。“今天是中国专家到村里指导种植技术的日子,大家都希望多学一点,所以早早就在村口等着,”科斯塔说,“感谢中国朋友的帮助,让我们有资金扩大生产,学习咖啡种植技术,获得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农业是东帝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国有一半以上的家庭从事农业活动。咖啡作为东帝汶重要农作物,是东帝汶主要的出口支柱产品,构成政府收入和外汇的重要来源,也是东未来实现经济多元化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2002年,东帝汶恢复独立后,咖啡种植生产才逐渐得以恢复。政府十分重视咖啡的种植和加工,大面积开展了老树的修剪、更新和栽培技术指导,生产设备也不断得以更新改善。2022年7月10日,总统奥尔塔、总理鲁瓦克在埃尔梅拉省托克卢利村出席全国咖啡修复计划启动仪式。奥尔塔表示,将推动出台相关支持政策,提高咖啡产量,增加咖农收入,改善民众生活水平。
基里莱洛村位于东帝汶咖啡主产区阿伊莱乌区,300多户村民以咖啡种植为主要收入来源。长期以来,由于咖啡树老化、种植加工技术落后、专业设备缺乏等问题,咖啡产量和质量都不高,村民收入并不理想。2021年11月,应东帝汶咖啡协会请求,中国驻东帝汶大使馆向其捐助资金,以扶持当地咖啡产业可持续发展。偏僻的基里莱洛村被东帝汶咖啡协会选定为使用中国捐助资金开展定点帮扶的村庄之一。
“咖啡树高度应控制在1.5米左右,一颗树只需要保留两个大枝,每枝都要剪除顶部的枝叶,”中国专家一到村子,就和村民来到种植园,边指导边动手操作。旁边的村民认真听着,有的给中国专家递上工具、有的帮着修剪树枝。“咖啡协会经常派专家组过来,中国专家不仅带来了新设备,还同我们一起修剪老树、培育新苗,传授了许多种植和加工技术。”科斯塔如数家珍地介绍咖啡园在中方帮助下发生的变化。
“开始真舍不得剪去多余的枝叶,因为担心少收咖啡豆,怀疑中国专家的方法。可看到修剪后咖啡树收获几乎多了一倍,我们明白了咖啡树集中提供养分的道理。现在生长季节前,我们都会减掉多余的枝叶,收获越来越多。”村民阿谷斯说。
近年来,中国驻东帝汶使馆与东农业部、贸工部密切合作,为东帝汶咖啡协会提供经济援助,搭建中东咖啡商协会和企业合作交流平台,推动产业合作、贸易合作和人力资源培训等,积极开拓双方市场商机。拥有咖啡种植和加工专业技能的中国专家也在东帝汶助力咖啡事业的发展,毕业于海南大学的陈丽松,已经在东帝汶从事咖啡种植和生产技术指导工作17年。
为确保咖啡的优良品质,东帝汶依然保持着原生态的天然种植生长方式,大部分种植园都在海拔1000米以上的深山老林。作为东帝汶咖啡协会唯一的中国技术顾问,陈丽松经常到山里的种植园从事种植和生产技术指导。头顶烈日进深山、钻种植园,成为陈丽松的日常工作,当地咖农都亲切地称他“陈大哥”,经常拉他到家中吃饭,品咖啡。“东帝汶有超过25%的家庭种植咖啡,有极高的潜力提升产能和品质。通过技术帮扶,当地农民收入提高、生活改善,中国朋友正走进东帝汶人民的心里,我感到很幸运 。”陈丽松说。
9月19日,为配合东帝汶国家发展战略和全国咖啡修复计划,中国驻东帝汶使馆和云南省对外友协联合再次向东帝汶咖啡行业提供捐助,向东帝汶咖啡协会提供7万美元捐赠,帮助东振兴咖啡产业,加速经济复苏。
“我们的目标是提高270%的产量,未来5年,我们的咖啡豆年产量要达到4至6万吨。”东帝汶总统奥尔塔表示,咖啡产业是东经济和贸易支柱产业。中方捐助与东帝汶全国咖啡树修复计划高度契合,中方的捐赠既实在又及时,对于推动东咖啡业可持续发展、助力经济复苏、改善民生福祉具有重要意义,希望和中国加强咖啡产业链及贸易合作。
中国驻东帝汶大使肖建国表示,咖啡是东经济和贸易的支柱产业。中国将一如既往深化两国经贸和产业合作,多渠道持续支持东帝汶咖啡产业发展,造福当地民众。希望今后双方聚焦全球发展倡议,加强发展规划对接,持续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进一步深化农业和经贸等领域合作,助力东帝汶发展经济、改善民生。
来源:人民网-国际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