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人问你哭倒万里长城的孟姜女姓什么,你可能会不假思索,斩钉截铁地说“孟姜女当然姓姜呀!”但这个答案应该是错误的,而正确答案却又是一个千古之谜。
实际上,孟姜女开始时哭倒的并不是秦朝时的万里长城,而是春秋时期齐国都城临淄的城墙,请看来自西汉学者刘向的《列女传》中的记载:杞梁之妻无子,内外皆无五属之亲。既无所归,乃就其夫之尸于城下而哭之,内诚动人,道路过者,莫不为之挥涕,十日而城为之崩。既葬,曰:‘我何归矣?’……亦死而已,遂赴淄水而死。
需要说明的是,《列女传》并不是最早记载孟姜女哭长城相关故事的古籍,这个荣誉目前应该属于另一个“传”——与孔子同时代的左丘明的《左传》。
在《左传》中,我们可以领略到孟姜女哭长城最原始最真实的面貌——齐侯还自晋,不入。遂袭莒,门于且于,伤股而退。明日,将复战,期于寿舒。杞殖、华还载甲,夜入且于之隧,宿于莒郊。明日,先遇莒子于蒲侯氏。莒子重赂之,使无死,曰:“请有盟。”华周对曰:“贪货弃命,亦君所恶也。昏而受命,日未中而弃之,何以事君?”莒子亲鼓之,从而伐之,获杞梁。莒人行成。齐侯归,遇杞梁之妻于郊,使吊之。辞曰:“殖之有罪,何辱命焉?若免于罪,犹有先人之敝庐在,下妾不得与郊吊。”齐侯吊诸其室。
对于当代读者而言,关于孟姜女哭长城的最早记载理解起来难度颇高,如果将其翻译成现代语,应该是这样的:
齐庄公从晋国打了败仗回来了,他感觉很丢面子,于是就在返回都城临淄前,向附近的晋国盟友莒国的且于发起了袭击,莒国早有准备,结果齐庄公大腿在战斗中受了伤,不得不下令退兵,真是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齐庄公不肯善罢甘休,约定第二天在寿舒集中军队再次开战。杞梁(又名杞殖)和华周(又名华还)两个将领夜里用战车装载士兵通过且于的小路到达了莒国都城郊外并且露宿在那里。
第二天,杞殖和华周带领的齐军和莒国国君莒子亲自指挥的军队在蒲侯氏相遇了,莒子愿化干戈为玉帛,以重礼请求和他们结盟,华周回答说:“贪得财货丢弃命令,这也是君王所厌恶的。如果昨天晚上接受命令,今天太阳没到正午就丢掉,那么用什么事奉君王?”先礼后兵的莒子在道义上占了上风,而且随后亲自击鼓鼓励士气,结果齐军大败,杞梁阵亡,最终两国讲和罢兵。
战败回国的齐庄公在都城临淄郊外遇到了杞梁的妻子,于是派人向她吊唁,杞梁妻辞谢说:“如果杞梁有罪,岂敢劳动国君派人吊唁? 如果能够免罪,还有先人的破屋在那里,下妾不能在郊外接受吊唁。”齐庄公只好收拾起战败的心情,郑重其事地到杞梁家进行吊唁。
读到此处,细心的朋友肯定会发出这样的疑问——为什么在关于孟姜女哭长城的最早记载中既看不到孟姜女的名字,也看不到长城的影子呀?
实际上,杞梁妻是在唐末五代时期才变成孟姜女的,临淄城墙也是在这个时期才被长城取而代之的。
前者的证据是唐朝末年敦煌变文中的《孟姜女变文》:
执別之时言不久,拟于朝暮再还乡。
谁为忽遭槌杵祸,魂销命尽塞垣亡。
当别已后到长城,当作之官相苦克,
命尽便被筑城中,游魂散漫随荆棘。
劳贵远道故相看,冒涉风霜损气力,
千万珍重早归还,贫兵地下长相忆。
其妻闻之大哭叫,不知君在长城妖。
既云骸骨筑城中,妾亦更知何所道。
姜女自雹哭黄天,只恨贤夫亡太早。
妇人决烈感山河,大哭即得长城倒。
后者的证据是唐末诗僧贯休的一首诗:
杞梁妻
秦之无道兮四海枯,筑长城兮遮北胡。
筑人筑土一万里,杞梁贞妇啼呜呜。
上无父兮中无夫,下无子兮孤复孤。
一号城崩寒色苦,再号杞梁骨出土。
疲魂饥魄相逐归,陌上少年莫相非。
于是,一个新问题出现了——杞梁妻为什么有了孟姜女这个名字呢?这个杞梁妻的国籍及性格有着密切关系。
杞梁妻的丈夫杞梁乃是齐国的将领,杞梁妻应该也是齐国人,而在史书中留下身影的齐国女性几乎都被称为某姜,比如卫庄公的夫人庄姜;卫宣公的夫人宣姜;鲁桓公的夫人文姜;鲁庄公的夫人哀姜等,但是,如果就此认为她们都以姜为名那就大错特错了,实际上,姜不是她们共有的名字,而是她们共有的姓。
春秋时期,男子称氏以分贵贱,只有贵族才有资格拥有自己的氏;女子称姓以别婚姻,同姓的人不能结为夫妻。
庄姜、宣姜、文姜、哀姜四夫人都是齐国国君的女儿,而齐国国君以姜为姓,以吕为氏,故此来自齐国王室的女子都称为某姜,就像来自秦国王室的女子皆称某嬴(秦国君主属于嬴姓赵氏),来自宋国王室的女子都称某子(宋国国君以子为姓)一样。
因为杞梁妻是春秋时期的齐国女子,所以,后人就模仿史书上齐国女性的名号给她起了一个名字叫孟姜。
那么,孟姜女中的孟作何解释呢?
杞梁妻在惊闻丈夫战死的噩耗时,虽然内心在流血,却依然能够保持外在的镇定,并且义正辞严地要求齐庄公按照礼仪吊唁她的丈夫,所有这一切都证明杞梁妻是一个深明大义,行事稳重的女子,从她的性格来看,她在娘家应该是排行老大的孩子或者女儿,即伯仲叔季的伯或孟仲叔季的孟,而孟比伯要女性化一些,于是,后人就将杞梁妻称为孟姜。
窃以为,孟姜首次在文学作品中出现时,只是个名字,和姓氏没有关系,孟姜女是一个亲切的称呼,就像同时期的《虬髯客传》中的红拂女一样,至于后人将错就错,以讹传讹,认为孟姜女姓孟名姜女,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夜狼文史工作室》特约撰稿人:忆江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