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中说“上工治未病”,意思是高明的医生重在防止疾病的发生,提到了养生的重要性。
中医认为人体的生理功能会随着自然界四季气候的演变而发生顺应性变化,即所谓“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立春以后阳气开始升发,利用自然界的“发陈”之时,借阳气上升、人体新陈代谢旺盛之机,采用科学的养生方法改善睡眠质量,《黄帝内经》中曾提到: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意思是:春季是万物复苏的季节,自然界呈现出一片生机蓬勃的景象,人们应该晚睡早起,起床后应不受拘束到庭院里散步。如此作息方式符合自然界四季生长收藏的规律,能提高睡眠质量,从而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中医对春季睡眠养生有丰富内涵,其对当今人们健康睡眠和防治失眠症有指导意义,春季睡眠养生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睡眠时间 子午流注中讲:肝胆在23时至3时最兴盛。“人卧则血归肝”,当人躺下时,各个脏腑的血液都经过肝工作。如果23时至3时人们还在忙于工作和学习,就会使其他脏腑也处于相对兴奋状态,不能够使各个脏腑的血液及时地进入肝,则入会会变得困难。春季的睡眠应该是“夜卧早起”。一般保持在23点前入睡,早晨要早起,6点左右为宜,这样有利于机体内阳气的增长。
二、睡眠环境 白天适当室内应适当的通风,促进室内空气流动,防止环境导致春困发生。睡眠时光线益暗,温度适宜,春季气温逐渐升高,更益注意保暖,防止损伤卫气。唐代名医孙思邈在《道林养性》中称:“凡人卧,春夏向东,秋冬向西。”春天采取头朝东的方向而睡卧,可使人体升清降浊功能发挥,头脑也因此得到憩养。
三、饮食上以养肝为主。春天在五行中属木,而人体的五脏之中肝也是属木性,因而春气通肝。因此,春季养生尤为注重精神调理,保持心胸开阔,情绪乐观,以使肝气顺达,气血调畅提高睡眠质量。“肝主青色,青色如肝经。”清淡、青色的饮食、天然原味的绿色青菜有利于肝脏,青色的食物可以起到养肝的作用,而刺激、辛辣、大鱼大肉、油炸的食物会增加肝的负担。养肝血的食品首选的食物为谷类,其次为桂圆、红枣、核桃;蔬菜有绿豆芽、黄豆芽、芹菜、莴笋、香椿、香菜、春笋等。
四、要适当加强锻炼。到空气清新处适当活动,使春气升发有序,阳气增长有路。可以适当从事八段锦,太极运动,到空气新鲜,视野开阔的地方,放风筝是不错的选择。春季肌肉松弛,关节、韧带僵硬,故要循序渐进,运动前做好准备活动,防止外伤。
五、条畅情志 肝属木,与春季相应,其生理特点是喜欢舒展、条畅的情绪而不喜欢抑郁、烦闷。因此,春季睡眠养生还要注意调节情志的季节。音乐疗法是现代快节奏生活的一种保养和治疗方法。《黄帝内经》云:天有五音:角徽宫商羽;人有五脏:肝心脾肺肾,五音与五脏相应,五音八声和谐振动,深入奇经八脉,梳理五脏气血,是音乐治疗疾病的重要原理。春季以角音为主的角调式乐曲,清脆如木,曲调亲切,可伴箫声,养肝。木音同时配听水音,此乃水生木,更益调理肝、胆脏腑,疏通肝胆经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