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九日忆山东的山东指的是(王维思的亲人在嵩山而非云台山)

首页常识更新时间:2023-01-20 08:59:32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每到重阳节,就会想起此诗。王维在十七岁时写下的这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可谓千古传颂、妇嬬皆知,其中“每逢佳节倍思亲”,道出了所有游子的共同情感。

许多人在欣赏这首诗的时候,对题目中的“山东”却不甚了解,有人想当然地认为就是指现在行政区划中的“山东省”,而焦作云台山的宣传资料,则常说王维是在此游玩时有感而发,写下此诗,主峰茱萸峰也因此得名。

但据资料推断,王维是在长安游历时写下此诗,而诗中“山东”的具体所指,应为登封嵩山。

赵呆子 | 文

韩青 | 编辑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写作时间

这首诗题下原注明确为“时年十七”,可王维生于哪一年呢?

他的生平年谱,最早见于明代顾起经编的《类笺唐王右丞诗集》,其中有《唐王右丞年谱》一卷,其中有“开元三年乙卯,公年十七岁,九月九日有忆山东兄弟绝句。”

开元三年是公元715年,这说明顾起经认为他生于公元698年。

清代赵殿起的《王右丞集笺注》中亦有《右丞年谱》,其中有“开元五年丁巳,年十七《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开元五年为公元717年,这说明赵殿起认为他生于公元701年。

近年来,随着王维研究的深入,关于他的生年分别还有公元692年、694年、695年、699年、700年等多种说法。

写此诗时王维所在地方和“兄弟”所在地方

王维一生居住地方很多,其中嵩山是主要隐居地之一,但于什么时间隐于此,学界争论不一。其中认为他十七岁左右隐于嵩山应为当前学界的主流观点。

最早提出《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山东”的是指嵩山登封的为现代国学大师姚奠中先生。

姚奠中生于1913年,逝于2013年,是中国著名国学大师、教育家、书法家。

他在其论著《唐诗札记》中辨析“山东兄弟”时提到,“一般注者都没有深考王维当时的家,根本不在蒲州一带,而在嵩山之阳。”

研究王维的著名学者葛晓音,在其颇有影响的《王维前期事迹新探》也指出,王维十八岁前曾在洛阳东北一带效县隐居过。

研究王维的专家张清华在《〈王维年谱〉证补》中同意姚奠中先生之说,并作了进一步的补考,认为“王维确实在河南登封的嵩山居住过,具体地点在太室山东侧的王渡河。......王维居嵩山东溪时间应从少年十五岁以前起,至开元二十三年任右拾遗这段时间。”

以上几位专家得出这样的结论,主要论据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依据王维写的《哭祖六自虚》这首诗。一方面这首诗在题下原注中说:“时年十八。”说明这首诗是他十八岁写的;另一方面这首诗有两句写道:“南山俱隐逸,东洛类神仙。”即说自己当时隐在洛阳以东(“东洛”)的“南山”,过着象神仙一样的日子。

登封嵩山从方位讲正在洛阳以东,由此证明王维在十八岁左右隐居于登封嵩山。

二是依据王维写的《洛阳女儿行》这首诗,题下原注中说“时年十六,一作十八。”

登封嵩山离洛阳不远,王维一边在嵩山隐居,一边常游于洛阳,也是自然而然的事。

三是依据王维诗集中多篇涉及描写嵩山的诗篇,这些诗篇虽不能明确是王维哪一年写的,但完全可以证明王维千真万确隐居在嵩山过。

四是依据王维写的《请施庄为寺表》,其中说:“臣亡母故博陵县君崔氏,师事大照禅师三十余岁,褐衣蔬食,持戒安禅,乐住山林,志求寂静。”

王维.千岩万壑图(局部)

史载,王维的母亲崔氏死于唐天宝九年(公元750年),往前推三十多年,就是唐开元八年(公元720年)左右,而此时的大照禅师在哪呢?

大照禅师,即历史有名的嵩山普寂禅师,是禅宗六祖神秀的弟子,禅宗的北方领导人物。

开元初,大照禅师前往嵩山嵩阳寺阐扬禅法,后又一直有洛阳传法,死后归葬于嵩阳寺。

在从时间上推断,普寂在嵩山地区传法时间,刚好是王维母亲跟随他的时间,说明当时王维与其弟王缙随母就在嵩山长期居住。

嵩阳寺碑

更通俗点儿说,就是当时王维的家就在嵩山。

以上四方面的论据,加上《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作于他十七岁时,就可以证明王维当时,家即在嵩山。

写诗时他恰在出游没有回来,而其母亲崔氏、兄弟王缙在嵩山家中,从而思念亲人而写下了这首诗。

对“山东”之山的解读

关于古代“山东”之山是指哪里,清代学者顾炎武在《日知录》中有一段论述:

“古所谓‘山东’者,华山以东。《管子》言,‘楚者,山东之强国也。’《史记》引贾生言,‘秦并兼诸侯山东三十馀郡’。《后汉(书)·陈元传》言,‘陛下不当都山东’。(谓光武都洛阳)盖自函谷关以东,总谓之‘山东’,(唐人则以太行山以东为‘山东’,杜牧谓‘山东之地,禹画九土,曰冀州’是也)而非若今之但以齐鲁为山东也。”

从这段论述来看,山东专指齐鲁大地是后来的事,最早在战国、秦汉时期,应为华山以东或崤山以东,原因是当时的“山东”是区加别于秦地而说。到了唐代,则有以太行山以东为“山东”的说法。

按此说,不管古代“山东”之山指的是华山、崤山还是太行山,登封嵩山均在“山东”,正合题义。

另外,有人认为当时王维的家应在山西蒲州,一方面按前面所述,其母已随大照禅师来到嵩山,王维与其弟不可能还在蒲州,另一方面,结合上面对“山东”的之山的分析,蒲州从地理位置上说,也不在“山东”,也证明王维当时的家不在山西蒲州,而在嵩山。

写此诗时王维与“兄弟”的位置关系

弄清楚了“山东”所指,那当时王维当时又是否在“山”之西呢?这一点可从《旧唐书》中《王维传》得到答案。

一是《王维传》中说“维开元九年进士擢第。”还说:“维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昆仲宦游两都,凡诸王驸马豪右贵势之门,无不拂席迎之,王维宁王、薛王待之如师友。”

由此可知,王维在开元年间,是常在长安与洛阳之间“宦游”的。

所以,王维写《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时正在都城长安“宦游”也在情理之中,而长安又正是“山”之西。

这首诗,就是王维在“宦游”长安期间,适逢重阳佳节,思念住在嵩山的兄弟王缙而写。

王维隐居嵩山的大概情况

王维隐居嵩山的情况,可从王维写嵩山内容的诗作中了解其大概。

在王维诗中,涉及嵩山的,加上《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约有九首,另八首分别是《东溪玩月》、《归嵩山作》、《过乘如禅师萧居士嵩丘兰若》、《送方尊师归嵩山》、《留别山中温古上人兄并示舍弟缙》、《戏赠张五弟諲三首》等。

其中《归嵩山作》和《过乘如禅师萧居士嵩丘兰若》,仅从题目理解就足可证明王维曾隐于嵩山。

《归嵩山居》,诗的第一句“清川带长薄”中的“清川”即是源于嵩山的颍水别名,最后两句“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也明确表达了他在嵩山隐居的生活。

《过乘如禅师萧居士嵩丘兰若》中提到的乘如禅师,是唐代开元年间著名高僧,被唐玄宗诏封为“临坛大德”,曾复兴嵩山会善寺戒坛。

另外,乘如禅师与王维母亲跟随的大照禅师为同时代人,且同时在嵩山和东都洛阳传法,王维与其弟王缙都与他们有很深的交往。

《东溪玩月》一诗又具体点明他隐居的地方,即嵩山“东溪”,地方应为现在从嵩山卢岩瀑布下来到登封告成镇五渡河以上。

这个地方在历史上就叫“东溪”,《水经注》卷二十二中介绍“五渡水”时,就有“其水导源崇高县东北太室东溪”。

这一带也是唐代许多名人隐居的地方,唐代著名隐士卢鸿一就隐居在这里,著名诗人李颀、崔曙也隐于此。

另外,当时还有许多诗人来此访友游玩,也留下了诗篇,比如宋之问的《入崖口五渡寄李适》、徐彥伯的《和李适答宋十一入崖口五渡见赠》、常建的《宿五渡溪仙人得道处》等。

辋川图

其他几首诗中,多有王维对在嵩山隐居的深情回忆。比如从《送方尊师归嵩山》中,可以看出王维对嵩山,特别是东溪附近的名胜美景的熟悉;在写《留别山中温古上人兄并示舍弟缙》时,他的弟弟王缙正在登封为官,他明确写道“舍弟官崇高”,其中“崇高”正是登封的古称,嵩山也叫崇高山。

其中还有“开轩临颍阳”句,即是写他当年隐居嵩山的住处。《戏赠张五弟諲三首》中,写道“闭门二室下,隐居十年余。”

综上,王维母亲三十年跟随大照禅师学佛,大照禅师又在开元之后,一直在嵩山和洛阳传法,且王缙后来又为官登封。

我认为王维除早年与母亲、兄弟一块住在嵩山外,在他母亲公元750年去世前,不管他为官或隐居别处,嵩山应也应是他的常来之地,由于他母亲和弟弟在这里。

关于九月九“插茱萸”登高的风俗

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涉及到重阳节的一个风俗,即“插茱萸登高”,从现在看,登封已没有这个风俗。

这如何解释呢?

首先说说登封的茱萸。登封名人景日昣在《说嵩》“物产篇”中有“山茱萸”条目,下写“山茱萸,土人呼为石枣”。

就是说,我们登封人叫“茱萸”叫“石枣”。现在嵩山上,还有野生的茱萸树,老百姓也还叫它“石枣”。

关于嵩山的茱萸,我还专门问了登封的老中医,他们肯定的说嵩山产的茱萸,九月份成熟,但少用于药,平时中药中用的茱萸,是药性最好的吴茱萸而矣。

其次说说登封有没有重阳节插茱萸的风俗问题,这里有两点需要说。

一是重阳节与茱萸的关系,最早见于《续齐谐记》中的一则故事:汝南人桓景随费长房学道。

一日,费长房对桓景说,九月九那天,你家将有大灾,其破解办法是叫家人各做一个彩色的袋子,里面装上茱萸,缠在臂上,登高山,饮菊酒。

九月初九这天,桓景一家人照此而行,傍晚回家一看,果然家中的鸡犬牛羊都已死亡,而全家人因外出而安然无恙。于是茱萸"辟邪"便流传下来。

从这则传说中可以看出,重阳节插茱萸是“汝南人”的发明,而“汝南”离登封是不远的,可以说风俗源于中原地区,登封不可能没有这个风俗。

二是到唐代时,重阳节插茱萸之风,已很普遍,是全国人的事情了。唐代诗人张说在诗中写道:“家居洛阳下,举目见嵩山。刻作茱萸节,情生造化间。”这充分证明唐代嵩山已有插茱萸登高的习俗了。

《满城尽带黄金甲》中帝后重阳节头插茱萸

三是清代时,登封籍诗人高一鄰曾写有《九日天中阁独眺》一诗:“危阁云中起,登临实壮哉。囊萸惟我至,落帽有谁来。红叶当风紧,黄花满地开。凭高无限意,空负夕阳来。”

其中写的就是重阳身佩“囊萸”登高的情景。这说明在清代,登封人还有佩茱萸登高的习俗。

至于现在为什么登封人没有这风俗,那只能说是历史的变迁造成的,当然这也完全可以理解。

所以,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写他弟弟王缙在登封遍插茱萸,登嵩山望远是完全可以的。

综上所述,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山东”具体指的就是我们登封嵩山。

我不喜欢搬着名人来为自己的家乡“贴金”,但既然证明与我们有关,我们就应该大胆地说,大力的宣传。

(图片来自网络)

作者简介

赵呆子,原名张国昌,登封人,1970年生,1993年毕业于郑州大学中文系。长期致力嵩山文化研究,主编《嵩山古诗词》,华夏文明探源工程《大嵩山》、《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二十四节气》等书的撰稿人之一,公开发表有关嵩山文化论文数十篇。

豫记版权作品,转载请微信80276821,或者微博私信“豫记”,投稿请发邮件至yujimedia@163.com

豫记,全球河南人的精神食粮!

,
展开阅读全文
推荐内容
热门内容
热门文章

© 2007-2022 http://www.anhuiqq.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