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分147分,现在市委办工作。
在职备考,准备了四个多月。复习期间家里资料也是堆成了山,但其实真正用到的就那几样。尤其是现在市面上的公考资料太多太多了,各种教材各种网课各种学霸笔记,让人看的是眼花缭乱。但选择了正确的教材才有可能少走一半弯路,有更多精力用来学习。
公考必备资料推荐
教材一套就够了不要买太多,我买的教材都已经堆成山了,但真正看完做完的也就寥寥几本! ! !大厚本最让人窒息,我一度怀疑自己是在跟字典较劲。公考教材只是打个基础,核心在于学科学的做题方法并刷题练习。
《华图模块宝典》考公人必备教材
好像每个考过公务员的人都买过这套书,不买这套书的备考是不完整的,其实它的作用并不太大。里面确实会讲一些例题做法什么的,但做题过程很繁琐,跟着书本所讲步骤做题恐怕黄花菜都凉了。
教材拿到手看到几大本书不要害怕,不用一字一句的认真看,大概翻一下每个模块了解下考试内容就可以了。十天时间把行测和申论都看一下够用了,全职备考可能会更快。
《阿甘上岸说》
行测别的都不需要花时间,就跟着阿甘老师的节奏走,听完一个模块就做一些习题及时巩固一下,行测就能稳稳拿下。阿甘的老师在对知识点进行讲解之后,还会针对每个模块讲解例题,讲简便计算和解题技巧,掌握了这些技巧就相当于拿到了高分的通行证。
《决战行测5000题》《决战申论100题》
刷题只靠真题远远不够滴,还要另买一套题。比较推荐粉笔的题,拿到手里质感很好。就是一本一本太多了,有点占地方。别想着买其他的题库了,把这些做完就很不错了。
粉笔的题是按照模块分好的,做的时候就按照顺序,一本一本的完成。不要想着今天做言语理解,明天做判断推理,后天做数量,雨露均沾式的练习,到最后哪个模块都没学扎实。
还有一点我感觉粉笔的书很良心,答案几乎没有省略的,也不会出现错答案。我买过很多题库,有的答案解析甚至是错的,名字我就不说了,所以说买之前看看评价很有必要。
《华图历年真题》+格子纸
华图的历年真题可以尽可能的多买,省考和国考的都能买。注意联考省份的卷子是一样的,购买的时候先查看一下电子版,再慢慢筛选。
千叮咛万嘱咐,别做模拟题。提起来这个事我就来气,当时在网上买了一套某格的公考模拟题,做了才发现和真题完全不是一个层次的。就像现在在学高中函数,却买了初中一元一次函数题的感觉。
还有格子纸也要买上两本,平时练习申论可以写在格子纸上。虽说历年真题配套的有答题卡,但数量很少不够写,再加上后面还要做练习,需要格子纸的地方更多。不知道是不是心理原因,我个人觉得写在格子纸上,比写在横线本上的练习效果更好。
具体的备考安排
我认为最合适的备考时间是三~四个月,时间长容易没耐心,时间短准备又不充分。
第一、二个月:学做题技巧 第三个月:专心刷题 第四个月:只做真题
我是在职备考的,每个步骤都花费了更多时间,特别是刷题前的准备工作用了两个月。
热身阶段
没接触过公考,先来个热身运动。可以通过看华图模块宝典或是浏览一些网站咨询,对公务员考试进行一个初步的了解。包括岗位信息,考试时间,考试题型以及重要的考点,大概两三天就可以完成。之后做一套真题试卷进行测试,了解下自己在零备考情况下的能力值。
看教材为听课做铺垫
一上来就去听提升技巧的课肯定不行,连模块重点都不清楚的情况下,很容易听的一头雾水。看书也要不了多长时间,一定要有这一步。算是一种仪式感吧,看几天教材后再听课会感觉心里有谱了,肚子里有东西了,学得更起劲。
听课提升技巧
接下来就进入正式的学习阶段了,不奢求有一飞冲天的提升,只求掌握基础的解题技巧。
先从行测的言语理解、资料分析、判断推理三个模块学起,并配合各模块的试题进行实战巩固。不管是听课也好,做题也好,一定要记笔记。建议买那种贵点的活页本,方便时刻往里面加内容。很多成功的学霸都能翻出几箱笔记,你也要拥有自己的笔记。
数量关系和常识和放在最后学。数量题嘛就啥也别想了,直接把老师讲过的所有题型的解题步骤全部记下来,消化记忆直到会用。总共也没多少,掌握这些至少能拿下七题的分。常识就不能靠听课学了,准备它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短期积累是很难有成效的。只能每天花一点点时间,多看看新闻积累一下知识点。
听申论课时要学解读材料的技巧,我觉得阿甘老师讲的东西还是很实用的。通过找关键词句和转折点,长句变短句,概括中心思想的方式,很容易找到踩分点。
做粉笔练习题
听完课后差不多已经有了较好的基础了,接下来要开始追求正确率和得分率。如果三大模块言语、资料、推理的正确率可以达到85%以上,那行测能拿到70分以上就稳了。稳了还不够,还要摆脱“悬崖边”的威胁,就要通过大量刷题来提高和巩固运用所学技巧的能力。做题时注意着时间,训练自己的速算水平。做完后要记得整理总结错题,这些错题就是以后考试时可能存在的隐形炸弹。
处理好三大模块后就要开始捡起常识和数量,同时三大模块也不能落下,毕竟“一回生,二回熟,三天不见就陌生”。言语、资料、推理到了后期可能会有一定的提高,但很多人还是会遇到瓶颈,这时候就要考虑在常识和数量关系上找分,尽量拉开与别人的差距。
申论练习题也要做起来,答案尽量写在格子纸上,平时练习就要尽可能的控制字数。写作题可以不写完,练习到思路就可以了。做完后对照答案,找到自己没找到的要点分析原因,再继续练习。
临考前真题模拟
怎么说真题模拟也要留出一个月时间。这时候就不要管国考题还是省考题了,做就完了。注意把控时间,上午行测下午申论,最好练到对考试无感的程度。这是一种脱敏训练,等到真正考试的时候就不会慌了。
做完一套认真分析一套,从行测到申论。找到自己掌握不熟练的部分,抓紧时间再去听课看笔记,做专项训练提高这一块。这个时期养成的做题习惯和顺序就不要改了,等考试的时候还是按照这个顺序,按照平常做题的状态完成。
总的来说备考步骤并不复杂,就看能不能认真完成每一步了。我考行测的时候还有点小刺激。大眼一看判断题和资料题碰见好几个眼熟的,噌噌噌就写完了。再看那个数量题一脸懵逼,都是新奇题目,当时就开始冒汗了。仔细读题后发现一半题和平常练习的类型差不多,剩下的是没见过的题型,稳定一下还是在时间内做完了。还好还好最后成绩也没让我失望,要不是平时模拟练习多,早就被自己的心态影响了。
备考经验分享
——善用他人的成果
关于题型考点的思维导图有时间自做最好,没有那就看看别人的,不要死磕到底。有时候可能没有微博、知乎上的小伙伴们分享的好,尤其后期会有大量优秀笔记,要博采众长。注意善用平台搜索,不做伸手党,记得心怀感激哟~比如给我点个小心心
——勤做笔记勤整理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要将所学的做题技巧和方法武装自己的头脑。平时做题自己悟出来更快的解题技巧、方法都可以专门记录下来,用于日后查找翻看。尤其数学这种抽象的内容,勤整理会大有裨益,同一个题型的内容放在一起方便后期查缺补漏、针对性突破。
——多思考多动笔
"思考和行动是成长的不二法门",考试考的不仅仅是了解书本上的知识,更是对于知识的把握和运用。不要光听课不思考,老师讲的东西只是从耳朵里走个过场,再听多厉害的课也不会有效果。同样不能光学不练,不要妄自菲薄也不要妄自尊大。只有落笔才能入木三分,只有动脑才能刻骨铭心。
——调整心态不放弃
心态这种虚头巴脑的东西我都不想提,但坚持还是要强调一下。放弃有15笔,坚持有16笔,坚持只比放弃多一点,迈过那个坎一切都会不一样的。想放弃的时候就找点自己的专属动力,我的动力就是上岸后辞职每天睡到下午的生活。
——不要急于求成
考公是个相对漫长的过程,心理生理都会受到影响,会受一些“气氛烘托组”的影响。担心自己落后了,担心自己跟不上了,担心自己最后考不上,但焦虑没有用处。余世存 《时间之书》曾说道:“年轻人,你的职责是平整土地,而非焦虑时光。你做三四月的事,在八九月自有答案。”脚踏实地走好每一步,每一步都算数,碱坚信量变引起质变。
——自律才能脱颖而出
最近"觉醒年代"给了我很多启示,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剧里的一句话:在这个浮躁的时代,只有自律的人才有可能脱颖而出。考公需要恒心和毅力,自律显得格外重要。以前觉得成绩不重要,清华 、北大、复旦、交大 只能代表学生时代的成就。后来才发现,自律是种习惯,一旦养成它会贯穿终生。即使以后上岸了,还要继续保持自律,改变的东西可不止一点点。
我坐在单位的老年办公椅上写完了这篇回答,想想家里堆的像山一样书,仿佛又想起那段难熬的时光。那些书我也不会卖破烂的,都是见证过一个个挑灯夜战刷题的存在,已经算是我人生精力的一部分了.......好吧我摊牌了只是因为太多了,懒得搬去回收站。总之选好资料后就开始学习吧,美好的明天在等着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