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弓之鸟的故事简述(百战百胜)

首页常识更新时间:2023-02-26 14:10:43

2022年9月2日 星期五 晴

《战国策》中有个“惊弓之鸟”的故事,是讲:魏国有一个射箭能手名叫更羸,有一天,更贏和魏王站在一个高台上,仰头看见天空中有鸟飞。更羸对魏王说:“请大王看看,我可以只拉弓不发箭就能把鸟射下来。”魏王不相信地说:“难道你的射术可以达到这样的水平吗?”更贏很自信地说:“可以。”

不一会儿,一只雁从东方飞来,更赢拿起弓拉了一下空弦,那只雁应声栽落到地上。魏王惊叹道:“你射箭的本领居然可以达到这样一种地步!”更贏说:“这是一只受伤的孤雁啊!”魏王问:“先生是怎么知道的呢?”

更贏回答说:“它飞得很缓慢,叫声很悲惨。根据我的经验,飞得慢,是因为旧伤疼痛;叫得惨,是因为长久失群。由于它的旧伤没有长好,一直处于一种害怕的心情中,所以一听见弓弦响,就急忙往高处飞,这就引起伤口破裂,从高空掉下来了。”

“惊弓之鸟”这个成语就是这么来的,用来比喻受过惊吓的人,只要遇到一点儿动静就会惊慌不安。大雁虽然受了伤,脱离了雁群,但是它依然可以飞翔。不过,内心的孤独与恐惧消磨了它前进的动力,它的伤不仅仅在身体上,更是在内心,心里一害怕,命就可能没了。

作为一个有经验的射手,听到鸟哀鸣的声音就知道它受伤了,从而虚拉弓弦,这声音就让飞鸟从高空坠落,这是一种很高的境界。敏锐地观察,做到自己心中有数,直击对方心理上的最弱点,就能出其不意地制胜。然而这种细致的观察、严密的分析、准确的判断是需要通过长期刻苦的学习和实践才能培养出来。所以他能够成为优秀的弓箭手,而别人不行。

你可以羡慕更贏凭借弹弓音而落大雁的神奇举动,但你更应看到他的敏锐观察和为了这一次的射猎而经过的刻苦训练。人的一生要面对无数的挑战,每次的挑战都是艰辛而不同的,但成功的法则是不变的,那就是了解自己,了解对手。

“知己知彼, 百战不殆”,为古今中外许多军事家所推崇,而诸葛亮在这方面就表现得非常出色,其中最令人津津乐道的莫过于“空城计”,当时司马懿率领十五万大军来袭,诸葛亮泰然自若,坐在城楼上焚香弹琴,司马懿见此情形,心中疑惑,恐怕有埋伏,率领大军退去。实际上城中什么埋伏都没有,就只是一座空城。诸葛亮凭借自己对敌人的深入了解不战而胜。

相传司马懿和诸葛亮是同窗,诸葛亮之所以如此行事是因为,他深知司马懿生性多疑,料定司马懿见到此情景不会攻城,这才使得司马懿中了自己的圈套,若是诸葛亮不了解司马懿的性格,结局可能截然不同。

一场战争的胜负,首先就是取决于你对自己和对方实力、性格、心理等各方面的认识,只有充分了解对手,才谈得上击败对手。诸葛亮将知己知彼百战百胜的战术发挥得淋漓尽致,成为经典之战。

作为一种智慧,一种决策制胜的方略,知己知彼同样适用于生活的各个方面。面对对手,面对挑战,我们只有清楚地观察到对方的每一个细节, 把握他的心理状态,分析他的下一步的处理方式,才能做到心中有数,采取正确的对策赢得胜利。

如果不去仔细了解、分析敌人,只是有勇无谋,一味地蛮干,而不会运用谋略,就容易出乱子,把事情搞砸了。遇事一定要多思考,了解对方的个性、为人处世的风格,分析他的动向,做到知己知彼,才能避免在人生中遭遇过多的失误和挫折。

人生就像海浪,有起有伏。如果你想用最省力的方法击败某人,那一定要抓准时机。在他的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就只有耐心等待,不要跟他作对,发生冲突,而是等到对方日落西山,最脆弱的时刻, 如生病或遭遇灾难等,你就可以一击制胜了。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的,关键是要知己知彼。

虽说有点乘人之危,但是,在他势力强大的时候,你没法动他啊!你只能卧薪尝胆、忍气吞声、等待时机。在这个过程中,仔细观察他的行事风格,琢磨他的心理特征。而一旦机会来了,他的弱点暴露了,有把柄捏到你手里了,就不能心慈手软,该出手时就出手。

人生所有的胜负,需要建立在“熟知”之上。如果我们的对手很强大,就不要鸡蛋碰石头,以免弄得自己粉身碎骨。一个人如果只知道逞匹夫之勇,而不去想方设法了解对方的意图,只顾着贪图结局,那么这样的行事方式,给自己带来的灾难是无法想象的。

而是要在我们自我认知的基础上,更要了解对方的所思所想、战略战术、行事风格后,一旦遇到有利时机,才有可能打个翻身仗。做到了这些,才谈得上战胜敌人,否则当有一天被敌人掐着后脖颈按在地上的时候,还在疑惑为何会发生这样一些祸患。

一个人真正的斗争哲学就是懂得在时机不成熟的时候要斗而不破,和而不同。就是说在斗争过程中,有一段和对手既要长期共存、和睦相处,同时也要长期博弈、长期竞争的这么一段时期,此期间既要斗争又要合作。

而不是受自己情绪的支配而意气用事、逞匹夫之勇搞对立,撕破脸对大家都没好处,只会两败俱伤,让其他人渔翁得利。而这一切的智慧,都需要基于认识自己和认识对手的基础之上,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

,
展开阅读全文
推荐内容
热门内容
热门文章

© 2007-2022 http://www.anhuiqq.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