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位数的定义和含义(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是什么意思)

首页常识更新时间:2023-03-02 22:05:01

中位数(median)是一个统计学术语,指按顺序排列的一组数据中居于中间位置的数。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的意思是,全国居民中,一半人的可支配收入高于这个数,一半人的可支配收入低于这个数。也就是说,你的可支配年收入超过这个数,就已经超过我国50%的人了。

例:2022年,我国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31370元。

按城乡统计: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45123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17734元。

那么,如果你的可支配年收入超过31370元,就超过我国50%的人了。如果你是城镇居民,如果你的可支配年收入超过中位数45123元,就超过我国50%的城镇居民了。

那么居民可支配收入是什么意思呢?

居民可支配收入,是居民能够自由支配的收入,是居民可用于最终消费支出和储蓄的总和。工资奖金津补贴、经营利润、利息红利、离退休金……都属于居民可支配收入。

可支配收入是否就是现金收入?

居民得到的实物产品和服务同样也是收入。

有些实物产品和服务是居民自己付出劳动或者资本之后获得的。比如农民自家种植的粮食蔬菜水果,尽管没有卖, 自己吃了,这些实物也算农民的收入。

有些实物产品和服务是居民所在的单位、雇主,或者是政府、其他非政府组织直接发给居民的。比如政府给低保户过节发的米面油菜、单位为职工代缴的水电煤气费、单位提供的免费工作餐或免费班车等,这些都属于居民没交费或少交费而获得的实物性质的福利。这些实物收入也纳入居民收入统计范围。

哪些钱在统计上不计入可支配收入?

那些偶然发生的、一次性的款项没法成为我们日常消费的稳定来源和保障。像居民得到的遗产,婚丧嫁娶拿到的大笔礼金,因受到财产损失、人身伤害、精神损失而得到的一次性赔偿,打牌赢来的钱,彩票中奖等,都具有偶发性、非持续性的特征,因而不能统计为居民的收入。

除此之外,居民家庭通过出售自家的金融或非金融资产,或者通过向他人借贷、增加负债得到的钱都不是收入。比如,政府在老城区搞拆迁,给了每个拆迁户 100 万元补偿,这些钱是收入吗?不是。因为居民实际上是放弃了房产,才换来了现金补偿。

,
展开阅读全文
推荐内容
热门内容
热门文章

© 2007-2022 http://www.anhuiqq.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