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有时尚圣经之称的《女装日报》,突然出现了一条让人震惊的标题——王者已逝。
后来人们才知道,原来当时并不是哪位真国王去世了,死去的其实是一名“女装裁缝”。
那么一名裁缝,为什么会赢得时尚圣经的尊重呢?因为那名裁缝叫克里斯托巴尔·巴伦西亚加。
巴伦西亚加出生于19世纪末的西班牙,当时的西班牙已经退出世界强国之列,它唯一吸引人的,就是它那个中立国的优美海岸线。
巴伦西亚加的家境当时也很一般,不过庆幸的是,巴伦西亚加很早就发现了自己的天赋以及人生目标——裁缝。
巴伦西亚加的启蒙老师,是他那个当裁缝的母亲,以及各个国家穿着时尚的旅客。
在一些记载中,巴伦西亚加还未成年时,就已经在家乡有了一定的名头,后来他还凭借自己独特的审美,打动了一位本国的侯爵夫人。当然,侯爵夫人看上的只是他在裁缝上的天赋,于是她就资助他开起了自己的裁缝店,这家店铺的名字就是后世大名顶顶的巴黎世家。
据有心人统计,巴黎世家的字母丝袜,曾在网络上创造了近千万的流量,后来巴黎世家更是成了丝袜的代名词。
不过在一开始,巴黎世家却并不是以丝袜而闻名,让它成为顶流的还是巴伦西亚加的裁缝手艺。
巴伦西亚加开的裁缝店本来在家乡西班牙,后来因为战争等多方面的原因,他只好把裁缝店开到了离家乡不远的时尚之都巴黎。
巴黎作为时尚之都,最不缺的就是各种匠人,当然裁缝也是其中一种,那么作为一个外国人,他如何能在巴黎站稳脚跟,并成功的创出巴黎世家这块金字招牌呢?
大多数的百年品牌,创始人往往都是亲力亲为,巴伦西亚加也不例外,巴黎世家刚开始的时候,巴伦西亚加自己一个人就包揽了,设计、裁剪、缝纫等所有的成衣工序。
当然,对于巴黎这个时尚大都市来说,亲力亲为的制衣创业者多了去了,最后能做出成绩来的,却寥寥无几,这其中的原因也不复杂,主要原因不外乎两条:
第一,好而不精,没有创新。
中国有句商业俗语,叫“人无我有,人有我优”,这条对于制衣行业也不例外,尤其是高端品牌,更是既要有创新,又要有过人的品质。
巴伦西亚加作为一个西班牙人,他在服饰设计的时候,就比较注重西班牙元素的应用,众所周知,西班牙最出名的就是斗牛士斗牛,不过可能有人不知道的是,在当时,西班牙妇女去观看斗牛士比赛时,往往会穿着本国特色的披肩和纱巾,甚至是斗牛士经常穿的短马甲。
巴伦西亚加在设计自己的服装时,巧妙的引入了这些西班牙元素,这样设计出来的衣服,让当时臃肿的礼服,瞬间变的轻巧起来,而且最值得一提的是,西班牙的披肩、纱巾甚至是马甲,主要的颜色基本都是黑色,而当时的流行的服装,大都比较鲜艳,黑色、精心设计的轻巧礼服一经出世,立刻就成了巴黎时装界的一股新风。
除了设计出彩之外,巴黎世家的做工,也在巴伦西亚加的精益求精之下,做得十分出出彩,所以巴伦西亚加很快就打响了自己的口碑。
第二,被名利左右,不能坚守初心。
一炮成名的制衣店,绝不止于巴黎世家一家,但是大多数制衣店成名之后,往往就开始忘却初心,高端的宴会,各色的名利场,都会把他们的天赋一点点夺走。
而对于,巴伦西亚加来说,名利都是为他的服装制造而服务,如果它们无法起到相应的作用,那么巴伦西亚加根本就不会多看一眼。
当时在法国的时装界,一个裁缝只有加入了法国巴黎时装协会的会员,才能被称为高级服装设计师,他开的高端服装定制店才会被上流社会认可,但是,巴伦西亚加并不愿意浪费精力在这种“闲事”上,他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了自己的服装打磨上,因此在巴伦西亚加在世时,他的巴黎世家不算是那种传统意义上的“高级服装定制店”。
但是也正是因为他的执着,他的服装在当时才一直受到时尚界顶层的认可,当时他的客户不乏西班牙王后、温莎公爵夫人等时尚界的顶流人物,再加上他的服装往往新颖前卫,所以巴黎世家的高订服装,一度曾是巴黎时尚界的潮流风向标,纪梵希、迪奥、香奈儿都曾给过他很高的评价,不过他始终都对别人说,自己只是一个女装裁缝。
不过公道自在人心,虽然巴伦西亚加一直不属于“合法”的高级服装定制师,但是他一直是大家心目中的无冕之王,所以他去世之后,时尚圣经才会给出了那样的标题。
值得一提的是,老爷子在去世之前,因为年纪大,力不从心,就把巴黎世家给关了,目的是防止砸了自家的金字招牌,今天的巴黎世家,已经和老爷子的传承不算太大,不过没有老爷子当年的30年奋斗,就不会今天的奢侈品牌巴黎世家,如果没有老爷子,巴黎世家也不会成为黑丝袜的代名词。
时至今日,人们提起巴黎世家,还会记起他当年的豪言壮语:
一个穿着巴黎世家的女人不必完美,甚至也不必美丽,我的衣服会给她带来这一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