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刚刚结束的一个系列培训课程,感觉跟助教小姐姐配合得还不错。闲时聊起来,她觉得我很多事情想得比她要多一些,其实我不是一个多么细心的人甚至可以说很马虎,我这么做完全是出于刚刚工作时的“助教”工作。
很多刚刚进入培训行业的小伙伴觉得做职业培训师,那最享受的应该是自由的时间、丰厚的收入及较高的社会地位。最近也跟一些高校的老师提到,从“学院派”进入到商业领域授课,转变的不仅仅是身份——因为坦诚地说,身份可以包装或者说是替代,但是最难转变的就是思维观念;而这个转变的最直接手段或者说方法就是参与“助教活动”——这也是我的真实感受。
课程助教:一切以课程的顺利进展为中心曾经有人问过我说,在一次商业课程的交付过程中,是讲师重要还是课程本身重要。其实真正的问题是“助教的关注点应该放在哪里?”我在最开始的时候,我的主题想法就是“一切以课程为中心”,所以在项目执行过程中我把自己和职业讲师放在“同一位置”去考虑,“职业讲师”也只是最终完成课程交付的一部分,坦白说我最开始的思维方式就是从“课程助教”的角度出发的。以至于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我那个“程老师和笔记本电脑同时掉水里”的“典故”。可以说,课程助教为了课程的交付是可以想尽一切办法的,因为课程交付不了,谁也不会有好果子吃。我之所以这么考虑,是从一个大的全局观考虑——所以那个时候的我应该说不会太在意讲师的感受或者说他的习惯与需求。
讲师助教:一切以讲师的授课风格为中心随着培训经历的丰富,我自己的角色也越发多元化。从基本的课程助教慢慢发展成为“讲师助教”——这里面我想说的是,“讲师助教”让我真正开始审慎地从讲师本身思考课程,也是我开始做“讲师经纪”的开始吧。当时公司里面有些职业讲师的“要求水准”是很高的。所以一些课程助教都不愿意以“讲师助教”的身份参与到培训项目或者咨询项目中的,就算是收益比较高。我那个时候可谓“初生牛犊不怕虎”,给程老师做了两次“讲师助教”。那时候可以说紧张情绪写满脸上,时时刻刻都像“如临大临”。但是那个时候我的任务也很“专一”——就是全心全意做好课程讲师的授课服务。也就是从那个时候,我开始“反向思考”——这个老师适合这个课程吗?这个老师还适合什么样的课程?撇开授课内容,他的授课风格是什么样的?等等
两个不同的方向:讲师经纪还是客户经纪有人说了,是“课程助教”好呢还是“ 讲师助教”好呢?其实这里无所谓好坏,是我们关注的角度不同:一个是带着课程需求找讲师,另一个是根据讲师的风格物色课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