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应具备职业能力(当代大学生的职业能力培育)

首页常识更新时间:2023-04-28 06:27:38

大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早已经不再停留于理论上的探讨,而是走向了鲜活、动态的现实社会需要。在无边界职业生涯背景下,大学生职业能力内涵与传统职业能力内涵已经大有不同,从职业生涯展开的角度看,不仅包括了最初就业能力、未来胜任能力,还包括了职业转换能力,这对大学生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新要求。对于高等学校、大学生和社会组织而言,适应无边界职业生涯背景下的职业能力新观念,不仅反映了经济、技术快速发展的外在时代要求,也反映了高等学校、大学生和社会组织的内在发展要求。作为准职业人的大学生,其职业能力要求没有终点,只有新起点,正如其职业生涯即将开启,并在无边界职业生涯背景下不断重启一样。无边界职业生涯背景下,我国当代大学生职业生涯的成功展开与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一脉相承,探索、实践当代大学生的职业能力培育刻不容缓、任重道远。

一、推进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统一

理论教学是大学生获得职业能力不可缺少的环节,但应注重教学中的应用导向,即强调“知识的应用”,而不是对于知识本身、知识体系的灌输。无论是什么专业,理论教学都应使学生知道在自己将来的职业生涯中,这些知识将如何应用,以达到职业活动的“会做”、“会很好地做”效果。这种职业导向的理论教学不仅有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积累其最初就业能力、未来胜任能力和职业转换能力,而且,也有利于教学实施过程中对于学生学习热情的激发,使学生感到学有所用,提高学习效率。

实践教学是我国高等学校教学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尤其是人文、社科类专业,实践教学亟需加强,以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一方面,实践教学是巩固理论知识、加深理论认识的有效途径,通过实践教学使学生能够即学即用,感受到知识的鲜活与生动,增强其学习积极性,培养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精神和能力。另一方面,实践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也有独特价值,使学生在专业能力得到磨砺的同时,与他人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等都得到提升。当然,片面的、无理论基础的实践教学活动,也会导致学生的机械实践、盲目实践,不能达到内化知识、拓展能力的要求。

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关系上,实践教学是理论教学的基础,也是理论教学得以走向深化的必需,实践教学对理论教学起着验证作用、导向作用,在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过程中具有基础价值;理论教学必须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通过实践教学检验理论教学的结果,理论教学在这个意义上服务于实践教学,随着实践教学的深入进行而发展完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要在大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上实现有机统一。

二、推进应用能力与创新能力的统一

应用能力是就业者为社会提供劳动,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能力,是就业者职业生涯展开的基本条件。应用能力分为综合应用能力和专业应用能力两个方面,综合应用能力偏向于学生的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专业应用能力偏向于学生的专业能力,两方面的应用能力都是大学生职业能力的有机构成部分,缺一不可。缺少专业应用能力的大学生,不仅影响其最初的就业,更影响到未来的职业胜任,所以,专业应用能力是合格专业劳动者的低限要求。缺少综合应用能力意味着就业者的职业难以持久,对于职业成功难以形成有效积累。如果从高等学校向社会输出合格劳动者的角度看,大学生专业应用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培养,既是学校办学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二者不可偏废。而且,高等学校在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同时,还应注意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实现二者的统一。

创新能力包括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一要形成勤奋刻苦、积极向上的精神,积累强大的心理资本。天才出于勤奋,成功源于心态,心理资本是促进大学生个人成长和今后职业绩效提升的心理资源,包含了自我效能感、希望、乐观、坚韧、情绪智力等等因素,是大学生个人职业生涯成功的内因和基础。二要重视学生思想品德和人文素质培养。职业过程中的受雇者成熟度取决于能力和态度两个方面,态度是能力施展的前提,没有高尚的思想品德和人文素养,大学生的职业生涯很难走得长远、获得成功。三要关注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心理学认为,兴趣和好奇心是个体遇到新奇事物或处在新外界条件下所产生的注意、提问、作为的心理倾向,是个体学习的关键内在动机,也是创新型人才的重要素质,关注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可以实现学生学习从他律走向自律。四要培养学生的专业直觉和洞察力。所有职业都建立在相关专业的基础上,创新型人才必须具有专业上的直觉和洞察力,学校教育应该锐化学生的这种专业能力,而不是标准化的规模生产。

,
展开阅读全文
推荐内容
热门内容
热门文章

© 2007-2022 http://www.anhuiqq.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