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雁为什么秋天要到南方去(在古诗词中领略秋雁的意蕴)

首页常识更新时间:2023-04-29 12:36:42

雁,又称鸿。《声律启蒙》中说“来鸿对去燕”就是。雁在古人眼中是一种神奇的动物,具有五种美德:仁义礼智信。

每年秋季雁便南飞,故常常因其秋去南方春到北方而引起游子们的思乡之情,引起他们羁旅伤感来。

今天我们一起来品读古诗词里的秋雁之意吧。

一、点缀秋冬景象。

同样是秋景,一则以雁阵惊寒之声写月白霜清之夜,一则以长空秋雁之形写晴空万里之日。

《秋风引》

刘禹锡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解析:以“萧萧送雁群”一句写耳所闻的风来萧萧之声和目所见的随风而来的雁群。这样,就化无形之风为可闻可见的景象,从而把不知何处至的秋风绘声绘影地写入诗篇。


前者凄清冷寂,后者逸兴遄飞。

《点绛唇》

姜夔

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

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

第四桥边,拟共天随住。

今何许?凭栏怀古,残柳参差舞。

解析:时值冬日,北地的大雁随了流云,沿着太湖西畔悠悠飞去,云本无心,雁亦天然,正像漂泊诗人率真自然的性情。

二、寄托诗人对故乡、亲人的思念。

由于大雁南来北往,往返故乡,日夜飞行,不辞辛苦。所以又成为游子漂泊羁旅,思念家乡的象征。

《题大庾岭北驿》

宋之问

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

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

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

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

解析:因为大雁是候鸟,秋季由北往南,据说飞到湖南衡阳的回雁峰就停下了,次年春季又飞回北方。这种有规律而自由的飞翔在宦游、游学而有家不能归或者遭遇战乱无家可归的人看来是值得羡慕的。

三、喻指孤苦无依的形象

1. 由于大雁成群飞行,而掉队的孤雁,又成为一种凄苦无依的象征。

《虞美人听雨》

宋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

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

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

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解析:断雁叫西风的感觉也是宏大的场景,有着浓郁的个人忧伤色彩。历尽离乱后的憔悴枯槁一生的悲欢离合谁也说不清,听那窗前的秋雨一无所动,任它滴滴答答直到天明。

2. 由于大雁常于秋季迁徙,秋是万物萧瑟的季节,很容易就成为一种哀伤、肃杀、凄苦的象征。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解析:天空中,大雁成群结队往南飞,没有一点留恋的意思。目睹秋雁们归去无留意,久戍的征夫们归无计,内心该是多么凄凉悲怆啊!

四、自然、人事的见证

这一点与旧时燕子的作用相似

《汾阴行》(节选)

李峤

路逢故老长叹息,世事回环不可测。

昔时青楼对歌舞,今日黄埃聚荆棘。

山川满目泪沾衣,富贵荣华能几时?

不见只今汾水上,唯有年年秋雁飞。

解析:昔时金阶白玉堂,即今唯见青松在,富贵荣华,桑田碧海,只有惯看秋月春风的大雁是人事变迁的见证人,是自然永恒的代表者,可是它面对这一切仿佛毫不关心,如此无情。

五、喻人生际遇、人生精神境界

万里长风吹送南归的秋雁,是何等的逍遥,面对这壮丽景色,满怀豪情逸兴的诗人想象自己化身飞鸟,神游寥阔长空,去追逐渴望已久的精神自由。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解析:目睹雁排长空的寥阔景象而兴起的豪迈壮阔情怀,是雁意象原型意义的进一步衍生,这里的“秋雁”寄托着诗人的生活理想。

雁随季节冷暖,南北迁徙,冬去春来,它们按时往返。雁在秋日高空成队飞翔时,衬以秋日肃杀气氛,愈显壮士一去不复返的壮美。正是秋雁自身本能的表露,暗合了人的悲欢离合与亲情友情,所以自古以来人类赋予它们特别的关注和寄托。


奇趣作文全国教学中心超过500家,遍布23个省份105个城市,独创的“奇”妙的魔力构思图、有“趣”的情景课堂,快速有效地为孩子解决作文写不出的问题。

,
展开阅读全文
推荐内容
热门内容
热门文章

© 2007-2022 http://www.anhuiqq.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