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特兰·罗素(1872年5月18日—1970年2月2日),是二十世纪英国哲学家、数学家、逻辑学家、历史学家、文学家,分析哲学的主要创始人,世界和平运动的倡导者和组织者。罗素1950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主要作品有《西方哲学史》《哲学问题》《心的分析》《物的分析》等。
罗素是个公子哥,他出生在勋爵世家,他爷爷是伯爵,他爹地是子爵,不过可怜的罗素并没因为家世显赫而幸福,他很小的时候父母便相继离世,孤儿罗素由奶奶抚养长大。公子哥罗素很花心,他的花心不仅表现在婚姻上,还表现在哲学上。
罗素这一辈子的哲学思想可谓变幻莫测,他总是拿他今天的思想去批判他昨日的思想,可谓被我弃者,昨日之日不可留。然而,花心的罗素却有三样东西一生没变:“有这样三种简单而又极为强烈的激情主宰着我的一生,那便是:对爱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的深切同情。”
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而一千个哲学家心中也有一千个哲学。倘若你问罗素“哲学是什么”,罗素的回答一定是“哲学的本质是逻辑”。作为分析哲学的代表人物,罗素认为:凡是哲学问题,在经过逻辑分析之后,都称不上是哲学问题,而是一个逻辑问题。传统的形而上学之所以有那么多争论,是因为他们依靠的“逻辑”不正确。
我们要了解罗素的逻辑分析方法,绕不开的一个话题就是“罗素悖论”。那什么是悖论呢?
悖论(paradox)指的是明明自相矛盾却又能自圆其说的命题,正所谓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比方说,历史上有几个非常有名的悖论:一个克里特人说:“我说这句话时正在说谎。”然后,这个克里特人就问听众他上面说的是真话还是谎话?
再比方:柏拉图说:“我的老师苏格拉底老师下面的话是假话。”苏格拉底则答道:“柏拉图上面的话是真话。”于是,我们不论假设苏格拉底的话是真还是假,都会引起矛盾。这一系列悖论都可以用一个形式表示:即如果事件A发生,则推导出非A,非A发生却又推导出A。
悖论虽然欢乐益智,但对数学和逻辑学来说,足以伤身。如果一个数学家一辈子研究证明的问题,被人发现基础环节出现悖论,那么建立在基础之上所有看似精致的证明演绎推论,一秒钟之内将如大厦倾塌,这个倒霉蛋数学家会被气得吐血身亡。比方说,“罗素悖论”的出现就直接动摇了数学家弗雷格的公理体系,遭受打击的弗雷格从此心灰意冷,数学江湖金盆洗手回家卖红薯了。
罗素指出,之所以悖论能产生,是因为我们以任意的方式构造集合,这些集合的构造方式并不合法。我们认为一类事物既可以包含整体,又可以包含各个部分,但实际上这样构成的类是不合法的总体,它只要存在就会引起恶性循环。罗素为此提出了类型论:简单类型论和分支类型论。个体、个体的集合、个体集合的集合在系统上属于不同的层次,在逻辑上属于不同的类型,故而表述它们的符号和命题也属于不同的类型和等级。
1907年的罗素
为了追求知识的确定性,罗素挑选了武器“奥卡姆的剃刀”。这位中世纪著名唯名论哲学家奥卡姆的方法论被概括为:“如无必要,勿增实体。”说白了就是化繁为简,如果一个现象有两种假说,那我们就采取最简单的那种假说。当罗素用锋利的剃刀去掉多余的枝叶藤蔓,他发现:直接的感觉经验和可靠的演绎推理是剩下的最基本的东西。于是,罗素紧接着就用逻辑,这个强有力的黏胶,把各个支离破碎、分散不一的经验黏合在一起,这样构建的知识大厦,牢固结实,百毒不侵。
罗素的哲学思想经常发生变动,我们一方面可以夸奖他从未故步自封,他的思想总是不断推陈出新包容开放;但另一方面,这却反映出他哲学思想的不成熟不稳定。尽管如此,我本人却非常喜欢罗素,喜欢的不仅仅是哲学家罗素,更是思想家罗素,身体力行有着强烈社会责任感的斗士罗素。
罗素,他夸父追日般对真理的追求,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期待人类幸福自由的拳拳之心却能让我起立鼓掌。罗素,用今天的话来讲,是一位“公共知识分子”。但罗素从来没有自囿于书斋,他从来都不是一个无力的书生。
因为罗素的《西方哲学史》,哲学第一次也可以成为畅销书。哲学,这只傲娇的王谢堂前燕,才得以飞入寻常百姓家。委实,不可能人人哲学王,人类历史的发展归根到底还是在尘世粗糙的物质生产活动中,但哲学并不是高贵自矜,他人止步。
哲学不是哲学家束之高阁的语言游戏,哲学以不同形式反映着每个时代的问题,回答着每个时代的疑惑,揭示着每个时代的矛盾。哲学对现实的反映,犹如梦对现实的反映一样,不是那么的直截了当、一览无余。然而,就像叔本华的唯意志论走红,是因为1848年欧洲革命失败,理性主义灰飞烟灭;恰如萨特的存在主义风靡,是因为“二战”结束,满目疮痍,人们苦闷消极。
哲学归根到底,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
【本文来源于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不疯魔,不哲学——最最欢乐版西方哲学(音频图文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