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五霸,历史上有多种说法,中学历史教科书用的是《史记索隐》和《荀子》里的两种说法。
春秋地图
《史记索隐》里的春秋五霸是:"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
春秋时期无数次战争使诸侯国的数量大大减少.到战国时期,七个实力最强的诸侯国,是齐、楚、燕、韩、赵、魏、秦,这七个国家被称作“战国七雄”.
春秋初期五国争霸: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
四至疆域
齐 —— 南起穆陵关、泰山一带,北至无棣(今属山东);西自黄河,东迄大海
宋 —— 在今河南东部和山东、江苏、安徽之间地区
晋 —— 今山西大部、河北西南、河南北部和陕西一角
秦 —— 占今陕西中部、甘肃东南端
楚 —— 西北武关(今陕西商南西北),东南昭关(今安徽含山北),北起今河南南阳,南到洞庭湖以南。
战国后期七国称雄:燕、赵、齐、魏、韩、楚、秦
四至疆域
燕 —— 今河北、辽宁一带
赵 —— 今山西中部、陕西东北角、河北西南部
齐 —— (同春秋时期)即:南起穆陵关、泰山一带,北至无棣 (今属山东);西自黄河,东迄大海
魏 —— 今山西南部、河南北部一带
韩 —— 介于魏、楚、秦三国之间,今山西东南角和河南中部
楚 —— 比春秋时期疆域扩大, 西起大巴山、巫山、武陵山,东至大海,南起南岭,北至今河南中部、安徽和江苏北部、陕西东南部、山东西南部,
秦 —— 由春秋时期今陕西中部、甘肃东南端,又夺回河西,攻灭巴蜀,夺取汉中,并不断夺得魏、韩、赵等国,并于公元前221年统一了中国。
春秋初,郑国最强。郑庄公射伤周天子,射掉了周天子的尊严和最后一点遮羞布,开了僭越的先河。史称“春秋小霸”。
公认第一霸齐桓公,他在鲍叔牙的推荐下,不计前嫌的任用跟他有一箭之仇的管仲为相,君臣同心,励精图治,对内整顿朝政、例行改革,对外尊王攘夷,存亡续绝,成为春秋首霸。齐桓公的霸业有点“鸡头蛇尾”,最初他刚愎自用,不听管仲劝谏,结果事事做不成。后来开始接受管仲的意见和建议,成就霸业。管仲死后,桓公置管仲的遗言于不顾,重用竖刁、易牙等小人,结果落了个病危时在饥渴中悲惨死去的下场。
春秋第二霸宋襄公颇具争议,他为了兑现对齐桓公当年的承诺,以小国之力号召诸侯攻打齐国,扶持太子昭回国即位。由于宋襄公没有什么影响力,所以只有卫国、曹国、邾国三个小国应付性的派了一些人马参加。宋襄公硬着头皮攻打齐国,因为齐国的内乱,宋襄公得以成功的扶持太子昭即位,从此声名鹊起。对楚作战时,由于他推崇仁义,在敌强我弱的情形下,坚持要等到渡河的楚军摆好阵型才与之开战,结果大败并受了致命伤。临死前,宋襄公因为厚待流亡的晋国公子重耳,从而为他死后的宋国找到一个靠山,避免被强楚灭亡的命运。
成功是被逼出来的,这句话用在晋文公身上最合适不过了。以前他作为晋国的一个公子,并没有什么野心。骊姬之乱时,他和太子申生、公子夷吾一起被陷害,太子自杀,文公和公子夷吾逃走。后来被父亲追杀,逃亡到他母亲的娘家狄国,在那里过了十二年安逸的生活,晋国大夫迎接他回国即位被他拒绝。兄弟夷吾即位后,又派人暗杀文公。于是他再次逃亡,七年游历六国,遭遇过礼遇也遭遇不少冷眼和侮辱,在齐国被妻子善意的放逐之后,方才生起远大的志向,最终成为春秋一霸。
秦穆公继位后任用百里奚、蹇叔、由余为谋臣,击败晋国,俘晋惠公,灭梁国、芮国、滑国等。秦穆公曾鼓励并协助晋文公回到晋国夺取君位,以实现秦晋之好。晋文公死后,秦晋交恶,秦穆公无法与强晋对抗,称霸中原的计划就此搁浅。后来,穆公开始向西发展,灭掉经常骚扰东周王室的戎人国家十多个。在周襄王的鼓励下,穆公打出函谷关,向西开拓疆土千余里,被周襄王任命他为西方诸侯之伯,称霸西戎,为日后秦国统一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楚庄王即位后,面对复杂的国内外局势,采取韬光隐晦的对策,以静观动、以感辩奸,表现出沉湎于声色犬马、不问政事的表象,麻痹政治上的敌人,对内观察群臣的忠奸和百姓之民生,对外观察诸侯国的形势,暗中研究和制定内外国策。时机成熟后,终于一飞冲天,一鸣惊人。成为名副其实的春秋中原一霸。
抛开人品不讲,由于宋襄公这个自诩的霸主有点太过窝囊,确实有名无实。而秦穆公称霸西戎,并算不上中原霸主,所以在《荀子·王霸》中的五霸里没有了他们的身影,而加上了两位当时颇具影响力的国君:"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吴王阖闾与来自楚国投奔他的伍子胥一起谋划并发动两次刺杀行动,杀死吴王僚篡位,又杀死王僚的儿子庆忌灭除了后患。“专诸刺王僚”和“要离刺庆忌”故事流传千古。军事上,阖闾启用著有《孙子兵法》的孙武,战胜强楚,威震华夏。虽然他也算武功卓著,但是如果让他PK宋襄公,从人品上来说,笔者更趋向于支持襄公进入五霸。而不是阖闾这个无缘无故杀死成千上万民众为自己女儿殉葬的暴君。
“卧薪尝胆为吞吴,铁面枪牙是丈夫。”关于越王勾践,笔者就不多着墨了,那可是一位家喻户晓的人物,简直是忍辱负重、自强不息的代表人物,是全民学习的楷模。至于以他的政绩有没有资格排进春秋五霸,那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中原是楚晋两国争霸,也就这两国最强!晋文公对楚军退避三舍,以少胜多,开启了晋国的霸业。楚国在楚庄王的治理下,国力大增,一举击败晋国,成为新的霸主。
战国初期魏国最强,马陵之战后一蹶不振。商鞅变法后秦国跃居第一强国,山东六国齐国原来最强,但齐闵王穷兵黩武,几乎灭国,此后虽复国也一蹶不振。
赵国经武灵王变法(主要是军事)后,成为山东六国军事方面唯一可以和秦国抗衡的国家。楚国初期经吴起变法也一度强盛,不过昙花一现,之后一直挨打,虽疆域扩展到今东南沿海一代,也无法改变被秦国处处欺凌的地步,特别是楚怀王的昏庸外交,使得楚国更是被各国乘机侵扰。
至于燕国只有昭王复国后短期的强盛,韩国虽有申不害变法与灭郑之事,也始终在七雄中扮演最弱的角色。
春秋时代诸侯演变为战国七雄,是“城邦国家”向“领土国家”的发展,旧有的都市国家已失去独立性。战国七雄的对立,类似西方历史上罗马帝国与古埃及、叙利亚、埃及等对峙的情况。到领土国家统一起来,就形成秦汉帝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