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的书会发黄吗(书籍的“新衣”)

首页常识更新时间:2023-05-16 03:48:30

塑封,究竟是存在即合理的必然结果,还是多此一举的白色垃圾?在爱书人心中,对书的情感终究无法被一纸薄膜隔离。

7月近半,日子一天比一天灼热难耐。燕子所在的小区,因为疫情防控,快递、外卖仍无法上楼。

10日中午,一通电话打进来,“你的快递到了,有空记得取。”挂了电话,燕子趿拉着鞋来到大堂。快递包括两本书、一箱厨房纸、6块洗衣皂和一组气泡饮。除了饮料用卡纸封装,毫无意外,其余每样东西都被塑料封膜包了个严严实实。好处:干净、整齐;坏处:拆起来麻烦,还不环保。

单说书,都是平装本,也不厚,被塑封贴身式武装,严丝合缝,毫无“下手”之处。大堂里原本供居民拆解包装的公用剪刀,此时也不知去哪儿了。燕子瞄了瞄那层薄膜,决定死磕到底。这是她的阅读习惯,管它什么塑封、腰封、软皮,拿到手第一件事就是“剥得干干净净”,书就是书,看的是其中的文字,要这些噱头作甚!

而那天,就邪了门,塑料薄膜韧性十足,和燕子的手指头做起了你来我往的负隅顽抗。燕子感觉,指尖发酸,已经冒汗了。

新书塑封已成 “共识”

同样是爱书人的余悦,却觉得拆塑封这件事,充满仪式感,“感觉对新书充满了期待。”余悦每个月都会去一两趟深圳的各种书店,看看有什么新书,平时也一直有网购图书的习惯。她觉得,新书的塑封虽然拆起来很麻烦,“徒手拆就必须要找到刚好突出来的‘小揪揪’,不然用指甲一直抠,都很难拆出来;用剪刀拆,又很害怕会割坏书页和封面。”但是她认为,在快递无法做到无损的前提下,她还是希望新书能套上塑封,“不然书在快递过程中的确很容易弄脏或破损。”哪怕是在二手书平台多抓鱼上买书,商家都还是会再加一次塑封。

新书到底需不需要塑封?在采访读者、出版社和书店的过程中,大家都给出了一致的答案——塑封的存在很有必要。

还有读者表示,拆塑封的时候都很小心翼翼,因为还想把塑封循环利用起来,书看完后还能再装回塑封。“北方灰大、南方潮湿,要是没有塑封保护,书很容易就发黄或者落灰。”还有读者专门买了家用塑封机或塑封袋,把拆掉塑封的新书再次用塑封保护起来。

“在我20年前读大学的时候,去书店买书,新书都是没有塑封的,都是拿起来就能看。”中国画报出版社营销总监穆爽回忆说,而现在几乎所有的出版社都会给新书塑封。其实塑封本身也增加了出版社的支出。记者从人民文学出版社的一份2020年的招标文书中看到,图书的塑封费用32开为0.2元/册,16开为0.25元/册。穆爽认为,从出版社角度来看,哪怕塑封本身会有成本,但塑封后能降低图书的破损率,相比较之下,还是能帮助出版社降低成本。新书塑封已经成为出版社和读者的共识:“有些书如果拆了塑封被退回,在电商平台再次销售时,有的读者就会拒收,觉得你这是二手书、盗版书。”

除了降低损耗、迎合读者的消费心态外,塑封还有另外一些比较实际的功能。穆爽说,如今很多出版物都有相应的衍生品,“比如有些地图不方便印在书里,会另外印成一张,用塑封能把它们捆绑成一个整体。”而有些新书可能在设计上不太想有腰封(主要印推荐语)的存在,那么也可以在塑封之外贴上一些贴纸,起到腰封的作用,读者把塑封拆掉后,里面还是一本没有腰封、完整的书。

以上所说的,更多的是从网购的角度来看。那么,线下的书店有没有办法做到“无塑封”呢?

在深圳一家书店的书架上,有标语提醒读者“请勿随意拆封,如有样书需求可联系店员拆封”。该书店销售的大部分图书旁边都有样书提供,但经过多次翻阅,能很明显看到样书的封面和书页都出现不同程度的卷曲。书店负责人表示,样书的成本都是由书店自身承担的。“如果不塑封,那么所有书架上的书都会变成样书,图书的损耗会非常大。图书翻页有折痕,变得陈旧,其他顾客购买的意愿就变低了。”

该负责人还直接算了一笔账:假设一本书的成本50元,一个书店哪怕是小书店,都会有成千个图书品种,那加起来样书的成本就已经有5万元了。“更不用说书是要定期更新的,这个成本就更大了。”

位于香港北角的商务印书馆分店内,大部分新书都没有塑封,只有右边的精装书籍才会塑封。

书籍塑封是如何诞生的?

把作家的奇思妙笔,变成货架上的精美书籍,一共需要几步?

答:三步。出版社出版、印刷厂生产和发行。

当出版社决定出版一本书后,会将印刷需求发送至印刷厂。在那里,生产的工序会被分为四步,分别是:印前、印刷、印后和包装。对印刷厂而言,给书套上护封、贴标签,相当于是为书办理身份证和名片。一切完成后,再根据出版社的要求,为书加上塑封,包牛皮纸、进行捆扎和装箱。

塑封的工序,位于打包运输前的最后一步。

质量合格的书籍,会被送进专门的卡槽内,经历包膜、切膜、热风收缩三个阶段,由此,一本书的塑封就完成了。

在塑封机的另一边,塑封后的书籍会以6本为一摞,放进米白色的包装纸内进行包装,再使用印有出版社全称的牛皮纸进行捆扎。由此,从塑封到包装的工序完成,这批书籍的印刷工作,到此结束。

对于图书生产的费用而言,出版方对工序的要求越多,印刷厂对订单的收费也会越高。据中华商务联合印刷(广东)有限公司中国营业部营业经理张桂华介绍,一本书塑封与否,主要会考虑图书的存放周期、存放环境、图书封面是否采用了特殊工艺、图书的价值等因素。如果增加塑封这道工序,单本的生产成本也会随之增加0.25元-2元。不过最终塑封的决定权,还是在出版发行方。至于这道工序何时成为印刷厂的一道标配,她表示,具体时间太过久远,已经不可考证。

在深圳市彩美印刷公司业务部经理陈金标看来,出版社对于塑封工序的要求,是由市场和顾客对于书籍“干净整洁”的期望所带动的。他所在公司约60%的海外业务,许多客户因环保要求,并不会要求对书籍进行塑封。

现有的图书塑封材料中,使用最为广泛的是PE收缩膜,即聚乙烯,是乙烯经聚合制得的一种热塑性树脂,由石油裂化提取而来。这种材料无臭,无毒,手感似蜡,具有优良的耐低温性能,并对人体无害。但也因其材料的稳定性,常规的PE塑封薄膜无法在自然环境降解。目前行业内,已有可降解塑封薄膜的解决方案,相比常规薄膜,尚存在成本高、加工性能略低等缺点。放眼海外,欧洲已逐步开始推行禁塑法令,会有很多客户选择牛皮纸包装或直接装箱等包装方式。

谈到塑封对书籍的作用时,陈金标反复强调:“主要还是保护。”

(组图)塑封后的书籍会被六本一摞地放进米白色的包装纸内进行包装,再使用印有出版社全称的牛皮纸进行捆扎。

塑不塑封,都是一种爱

“读者在与书的接触中,感受书所赋予的真实与情感,人在书架间行走就如同在层层叠叠的字里行间浏览,时时感受着它的温度与真诚”,这是深得爱书人之心的一句话。话里没有提书架上的书是否已经塑封,但对于爱书人来说,塑封不塑封,对书的情感是一样的,只是距离有所不同。

联合书店·本来艺文馆是家独立书店,卖内地版书籍,也卖港台版进口书。店长喵喵提到一个有趣的现象,她说内地版书籍到店之前就已经塑封好了,而港台版书籍则不一定,多半是店员拿到书后再自行塑封。

当说到为什么一定要给书塑封时,喵喵更是一语惊人“因为我的店是真正在卖书的书店。”

真正卖书的书店,是指只以卖书为盈利目的的书店,比那些还卖咖啡的书店更为纯粹。

在一个只卖书的书店里,给书塑封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里面不仅体现了对书的保护价值,还有与书不期而遇的惊喜。

喵喵说,她的店里的塑封一般分为两种:第一种是完全塑封,但可以满足读者的要求拆书封。通过这个过程,读者和书店就会产生链接,有沟通,彼此也获得更多谈论书籍内容的机会,反而会有助于图书销售。第二种是纸包书的封面,就像我们小时候包书皮一样,用透明的纸去包。对于一些畅销书,她则会采取包书皮的方法让读者阅读。令她惊喜的是,“很多客人会直接想买走包书皮的这一本”。

那么一家专心做好咖啡的书店又是怎么看待塑封这件事的呢?

位于蛇口的溪木素年书屋是一家颇有文艺情调的二手书店,书散落在各个角落,座椅板凳好几张,屋内有书香,也飘着咖啡的香味。周末来这里坐坐,老板还给你播放文艺电影。

这显然不是一家只靠卖书盈利的书店,老板杨葱说:“在我们店里,坐下来阅读大过购买,如果我收回来的书有塑封,还会把它拆掉,只为读者能够在这里多留片刻。”边看书、边喝咖啡,时光就这样静下来。这也是许多都市人所向往的。杨葱深谙此理,才将这家二手书店经营得颇有“滋味”,仿佛每本书、每个人都充满了故事。

“旧书的世界是千奇百怪、丰富多彩的”,杨葱也承认塑封对于书籍的保护是有效的,但他认为,二手书店更有趣的是一个“淘”的过程,如果每本书都有塑封,不仅失去了遇见它的意义,也将错过旧书中散发出来的时间魅力。

除了二手书店有自己的特色之外,我们看过的大部分书店里还是以塑封的书更多。这一点,比起香港的书店来也有所差别。正如喵喵提到的,他们店里引进的港台版书籍多是没有塑封的,那么在香港的书店所引进的新书真的没有塑封吗?

香港出版业从业者吴小姐也解释了这个问题。她说,绝大多数书都不会有塑封,根据书的使用需要,少数书才得以塑封。如一些封面质地容易脏的精装书(不是全部精装书)、特殊制作工艺的书,或选用的纸张容易脏或者较为脆弱的书,会通过塑封保护起来。

其实,香港的书店是书进来什么样就什么样。香港人力资源紧张,书店没有多余人手去给书塑封。不过本来就有塑封的书,一般也会拆开一两本给读者翻看。就算没有拆,如果读者有翻阅的需求,跟店员讲他们也会帮忙拆。

看来,塑封可以保护书是共识。就连做电子书的人也深以为然。“知书Nowbook”主管Peter认为,塑封的存在有其原因,应当辩证地来看待。经过塑封的保护,图书可以以更好的状态来到读者手上,外观、手感、仪式感,这些都是纸质书的价值所在。

Peter谈到日益兴起的电子书,其实和读者的阅读习惯转变有直接关系,是否会对塑封包装造成影响还是未知数。但就“阅读习惯”上的变化,还是因为人们对于知识、内容的需求是“快速”“便捷”所产生的。比如,一段微信转发的视频中推荐了一本好书,那么与其记下书名,然后亲赴书店购买,回家再小心翼翼撕去塑封包装后再开始阅读,不如在手机上搜索书名,立刻在线购买并在几分钟之内开始阅读和学习显得更有效率。

Peter承认这并不代表电子书比纸质书更加高级,只是公众的阅读习惯在当前技术发展、信息爆炸的趋势下发生着变化。电子书的亮点在于随手可得以及应用场景的多样化,而纸质书的价值在于阅读质感和文化厚度。

在成堆的纸皮箱中,工作人员正在分拣出塑料垃圾。

去掉“塑封衣”的前提

是培养良好的书德

当我们说起塑封,我们关注的有两层。一是塑封会不会成为人与书之间的那堵人为的“墙”;另一层就是,塑封会不会给环境带来污染。

事实上,拆下来的塑封,只是塑料制品中的一个小小分支。

打车进入南山垃圾分类生态环境园,出租车司机 “绕了个路”,里面分叉很多,稍有不慎就走到了建于上世纪90年代的平山垃圾填埋场。好不容易才找着路——远处招手的邓友龙,正在分拣场门口做监工。

在这片靠近天桥下的偌大空间里,分区放置着各类杂物,正午太阳正毒,走进右侧分区垃圾处会闻到一些异味。跟着邓友龙穿过叉车和成捆成摞的纸皮,以及散落一地待分拣的纸制品,就走进了他们位于桥下的陈旧办公间。

在这里,坐着来深从事废品回收22年的古福城。他和邓友龙都在深圳绿达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工作。邓是公司总经理,古是南山区末端处理项目经理,主要负责处置南山片区垃圾分类。

古福城在此前,曾经有过十多年的塑料分类处置经验,找他聊塑料回收,准没错。43岁的他是梅州人,从19岁起就在南山和垃圾分类打交道。

古福城说,理论上优质的塑料回收附加值高,但由于塑料成分复杂,分拣相对困难,也就意味着需要更多的场地和更多的人手进行分拣工作,一般可以粗分为浅色系跟深色系,细分还有更多的类别,质量最优等的工程塑料ABS,民用级塑料,会优先进行处理,将它们融化成液体,等凝固后裁剪成细小颗粒,随后再转场进行可再生处理,形成塑料原料,加工成其他制品。

当然,这也并不意味着其他塑料没有了用处:民用不了,还可以工业用,大到水管电线包管,小到风扇底座,乃至一捏就碎的低品质塑料桶,几乎都可以循环再利用。

经验在这一行很重要。古福城和所有来深发展的客家人、潮汕人一样,吃苦耐劳,看准机会细耕这个领域,不懂就去学。“需要一定的时间去摸索。像我一样,连叉车也开,不懂就去人家厂子参观学习,学多了就懂了。”

场地紧缺加上城市环保、排放等要求,绝大多数垃圾回收末端处理加工环节,都已经迁移出深圳。“原来有个相熟的收玻璃的深圳厂家,搬到佛山去了。”邓友龙说。

古福城随口说了个数字:“像每个点,一天就能收40吨左右。”

这个数字有点惊人。

“仅深圳,一天矿泉水瓶子都要有个大几百吨,南山都有好几十吨的。”古福城挺了挺腰,眼中充满了不容置疑。“我们假设南山常驻人口200万人,每人每天产生一个矿泉水瓶子。”

“还真是。”邓友龙看着手机里的计算软件,喃喃念出一组数据——“一吨2.5万个瓶子,南山区按200万人算,一天就80吨,这还只是瓶子。”

“深圳光打包挤压矿泉水瓶的可能就有20家(企业)左右。”古福城说着手轻轻一挥:“整个南山的纸皮,更不说多,六七百吨随便有。”

2008年6月1日,“限塑令”正式实施,如今已经过去了整整14年。大型商超、医院药房等场所,提供的已经是可降解塑料袋。追赶潮流的年轻人,买菜购物时用起了编织提篮或者五彩缤纷、充满设计元素的环保布袋。可降解吸管、环保餐具的使用也逐渐成为新的生活习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塑料作为白色垃圾对地球带来的伤害。这其中,尚未“退场”的书籍塑封,只是 “无可奈何”的一种选择。

书籍的这层“塑封衣”是否有存在必要?最终能不能取消?在阅读人口基数庞大的当下,或许应该从教育孩子开始,读书的品德,在阅读的同时懂得爱护、保护手中的书,小心翻页、轻拿轻放,这些贴在墙上的提示语,应该写入教育的初衷,方为根本。

有一个日本人曾说过,书有五感:视,书的身影;听,书的声音;触,书的肌肤;闻,书的气息;尝,书的品位。加上塑封后,五感可能只剩一感,但爱书人始终相信,书与读者的心灵相通,不是一层薄薄的塑封可以阻隔的。

▌本文为晶报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线索征集

好的故事需要有人去挖掘,好的风景需要有人去发现。@故事发现者,如果有感动到你的故事、你闻所未闻的故事,让你对深圳这座城市的历史和未来有所思考的故事;如果有能让你感受到深圳文脉跳动的景象,让你大开眼界的创意空间,欢迎联系晶报提供“元故事”“观文脉”选题和线索。

根据选题和线索的价值,晶报将为故事发现者提供100-1000元不等的报料费。

填写报料线索或故事简介

来源 | 晶报APP

统筹 | 李岷

记者 | 余梓宏 伍岭 王子键

制图 | 淡亚鑫

编辑 | 叶辉 邹振民

,
展开阅读全文
推荐内容
热门内容
热门文章

© 2007-2022 http://www.anhuiqq.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