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致知的事例200字(从格物致知)

首页常识更新时间:2023-05-16 08:43:51

五百多年前(约1492年)三月的一个早晨,绵绵的细雨在天空中纷纷扬扬地飘着, 一个勤奋的青年手捧理学家朱熹的《朱子集解》认真研读着。突然间,朱老夫子的“格物致知”四个字跳进他的眼睑,让这个青年激动不已。于是青年就想通过格竹子来弄明白竹子的道理,从而获得关于竹子的生长规律等知识。此时,窗外的竹林在微风中婆娑摇曳,地下的春笋正从湿润的泥土里破土而出。

按照朱熹的观点,认为只有在实践中(行)探索和研究客观事物才能获得对于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理)的认识(知)。为了验证“格物”究竟能否“致知”?这个青年想要实践一番,“格”一下“竹子”这个“物”到底能不能获得竹子何以出土何以生长的“知”(道理、规律)?于是,青年放下手中的书本,来到庭院里的竹林中间静坐下来,痴痴地盯着地上的动静,观察竹笋从地下出土、生长的过程。一天过去了,二天过去了,三天过去了,到了第六天,家里人见他脸色苍白,劝他回屋里休息,都被他拒绝了。一直到第七天他终于病倒了,这个痴心的青年依然没有得到竹子何以出土何以生长的“知”(道理)。这个小青年就是明代在哲学、文学、军事上多管齐下、领袖群伦的哲学家、政治家、教育家和军事家王阳明(1472-1529年)。由于王阳明直到病倒时都没有从“格物”(观察竹子)中“致知”(获得竹子为什么出土、为什么生长的道理),所以,他认为“格”具体的“物”不能“致知”。想要获得对于事物的真知灼见只能从人的内心中去找寻。

,
展开阅读全文
推荐内容
热门内容
热门文章

© 2007-2022 http://www.anhuiqq.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