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有无感状态(就像对着一堵墙”)

首页常识更新时间:2023-05-22 16:10:39

“我不知道我现在有什么感受。”

一次咨询中,来访者反复说这句话。每当我问她“现在有什么感受”时,她都一头雾水。

这样的来访者,在心理咨询中并不罕见。

他们很理性,可以条例清晰地描述今天发生了什么事,却缺乏感性体验,被问到当时的心情,不是发呆沉默,就是一问三不知。

就像最近看到的一个新闻:夫妻吵架,妻子跳脚大骂,丈夫一言不发。妻子以为他气到无语,仔细一看,丈夫竟然睡着了。

生活中挺多来访者,都像这位丈夫一样心无波澜,就好像关闭了情绪通道,大脑一片空白。

Pexels

01

这种状态,其实很不健康,而且容易滋生烦恼。

如果你也有过这样的时候,希望今天这篇文章,能够帮到你。

1.缺乏感受的根源:主体性缺失

百年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从精神病人身上,发现“自恋”这个概念。

或许是因为源头来自精神疾病,当我们说一个“自恋”,往往不是什么好话。

幸好,后来的心理学家,更正了这个偏见:一个自恋的人,可以很健康。只有病态自恋的人,才需要被治疗。

Pexels

提出这个观点的人,是心理学家科胡特。

弗洛伊德认为,自恋是性欲的外化。科胡特升级了他的观点:自恋不一定是因为性,但一定是因为我们渴望与他人发生关系。

这种渴望,被称为“主体性”

关于主体性,我的老师讲过一个故事:他刚开始做心理分析的时候,非常不理解咨询师为什么毫无反应。

无论他说什么,咨询师都像没听到一样,没有任何反馈,甚至自顾自拿一本书来看。

他愤怒极了,对咨询师说:“我可以不跟你聊天,回家对着墙聊天吗?”

咨询师回答:“也可以。”

他一时语塞。后来思考发现:咨询不是完全没收获,他从咨询师墙一样的反应上,体会到了自己的感受和情绪。

Pexels

老师和咨询师的互动过程,叫做“主体间场”。

在这个场内,来访者和咨询师会一起形成不可分割的心理系统,来访者是主体,抛出自己的感受,咨询师是客体,接收对方的感受。

主体会透过客体的眼睛审视自己,无论主体说什么、做什么、摆什么姿势,在这个主体间场内,客体都会看到、接纳,并且不给出任何评价。

好的主体间场,能让主体充分沉浸在自己的感受里,从别人眼里确认自己,培养健康的自恋。

遗憾的是,日常生活中往往缺失这种机会。

我有一位来访者,自述父母就像一堵墙。小时候她摔破膝盖,哇哇大哭,父母看见了会呵斥她:哭什么哭,自己站起来!

她很期待父母能过来安抚,所以赖在地上,哭个不停,结果遭到一顿胖揍。

从那以后,她摔倒了再也不敢哇哇大哭,怕被父母揍。她的伤心、疼痛和悲伤,没有办法传达给父母,只能憋在心里自己消化。

长大之后,她成为了一个“空心人”: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也不知道该追求什么。

她不喜欢现在的男友,可又觉得差不多该结婚了;也不喜欢现在的工作,可又觉得自己找不到更好的工作。

Pexels

小时候,主体性不被客体(父母)看到,长大后,她也看不到自己。

漫长一生,她就像自己的过客一样,冷眼旁观一切发生,但毫无代入感。

2.两种主体性:可选择&不可选择

科胡特认为:主体和客体是不可分割的。如果一个人说“我不在乎别人的看法”,TA一定在说谎。

没有人可以不在乎别人的看法,因为别人的看法,就是“我是谁”的答案。

积极的看法,能让我们积极地看待自己,觉得自己很棒、很优秀,自信满满;

消极的看法,会让我们对自己充满怀疑,瞻前顾后畏手畏脚,对外充满了羞耻感。

Pexels

英国BBC拍摄的纪录片《交换学校》中,精英学校和普通学校互换学生,他们的师资力量差不多,可学生水平完全不同。

精英学校的学生充满自信,自律自持,小小年纪就目标明确,知道自己未来该干什么;

普通学校的学生比较自卑,随波逐流,一下课就睡觉打游戏,对未来充满迷茫。

之所以有这么大差别,是因为两所学校虽然有同样的老师,但有不同的主体间场。

精英学校的老师,关注每一个学生。上课时,老师会和每个学生对话;下课后,老师会和每个学生说再见。

Pexels

这里的学生充分感受到关注、接纳、看到。他们身边都是优秀的人,友善而积极的态度,形成好的主体间场,让他们能给很清晰地感知生活。

普通学校相反,老师无暇顾及每个人,孩子们拉帮结派,尽管一开始都不喜欢这样的环境,久而久之就随大流了。

两类学生,拥有两种主体性。

一种开放而乐观,充满主动性,认为“我可以选择未来”;

另一种封闭而悲观,做事很被动,认为“我没得选”。

主体性的缺失,会直接影响整个生活,就像婚礼上哭泣的新娘,所有人都以为她是喜极而泣,其实,她内心充满了惶恐。

主体间场不允许她表达惶恐,也不允许她向内探索,就算哭泣也没人理解,这种感受是很痛苦的。

但久而久之,她会被周围人的态度洗脑,忽视自己的感受,强装高兴地参与到婚礼中。

内心深处,她是惶恐的,由于缺乏主体性,她不知道自己走上了一条被动选择的道路。

3.好的主体性,需要稳固自体

生活中,很多人都是这个新娘:不知道自己到底想做什么,沦为大环境的提线木偶。

就像开篇提到的那位来访者,她的丈夫出轨了,并且试图转移财产,这对她造成巨大的精神打击。

她本应该十分痛苦,但她告诉我:“我什么都感受不到,我的心好像

已经死了。”

Pexels

“什么都感受不到”,其实什么都感受得到。只是缺失了客体,没有好的主体间场,她无法看到这些感受。

02

为了让感受重新回归身体,我们需要做三件事:

第一件事,罗列可选性。

当人感到“我没得选”时,主体性会格外脆弱,环境牵着TA的鼻子走,人就会像浮萍一样不落根。

对此,要换一种思维方式:我现在的状况,是我选择的结果;无论状况是好是坏,我都可以有意识地做出选择。

比如,我不喜欢现在的工作,但它可以提供稳定的收入。不辞职,是为了我自己更好地活下去,所以我是主动谋职,而不是被迫从事。

第二件事,直面羞耻感。

科胡特认为,一个心智成熟的人,可以协调自恋水平,不会为了掩盖羞耻感,搭建一个夸大的自我,比如认为“我所向无敌”。

但心智不成熟的人,会对羞耻感无所适从。羞耻和自恋是相互交织的,一个人越是自恋,掩盖羞耻的手段越夸张。

有些来访者会在咨询中“什么都感受不到”,这种麻木,就是一种掩盖羞耻的手段,也导致了主体性的缺失。

所以,我们不是真的什么都感受不到,而是太过羞耻,逃避感受。

其实,羞耻并不是一种完全负面的情感,当我们试着去感受到它,就会发现:

羞耻让我成为更好的自己。我努力摆脱一些阴影,也确实做出了一些成绩,这些都是羞耻感在刺激。

所以,羞耻感可以帮到我们。理解了这点,或许就不是那么难以面对了。

第三件事,搭建支持系统。

无论多么努力成长,一个人是有极限的,因为“我是谁”的答案,终究要从别人眼里获得。

所以,我们需要给自己搭建积极的社会支持系统,主动和一些关心你、对你友善且真诚的人交朋友,保持良好关系。

感到迷茫时,和他们聊一聊,你会发现:别人眼中的你,其实有很多优秀的地方,所以他们才会愿意和你交往。

好的支持系统,带来好的主体间场,这让人看到自己的强大,能给成为自信心的来源。

当一个人对“我是谁”的答案充满自信,他就能主动成为想成为的人。无论别人怎么看,始终保持积极的自我评价,最终成为生活的主人,主动创造属于自己的未来。

作者:芒来小姐

图源:Pexels

首发:壹点灵心理(yidianling0)

专注心理成长,温暖而有力地爱着你

,
展开阅读全文
推荐内容
热门内容
热门文章

© 2007-2022 http://www.anhuiqq.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