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学好语文最有效的方法(试试四步学习法)

首页常识更新时间:2023-06-08 09:22:51
01语文很重要,但是学好不容易

大家都知道,语文很重要。从学习来讲,如果语文不好,直接影响着其他学科的学习以及成绩的提高;从升学来讲,第一门考试的课程就是语文,不只是占的分值高,成绩如果不好,重点大学就不予录取;从走向社会就业来讲,语文是用处最大最广泛的一门学科。语文是如此重要的一门学科,但是要想学好并不容易。现实也是如此,有不少同学,不要说小学、初中就是高中毕业的学生,也写不出一篇像样的文章。

前两年由于高考语文阅读量的增加,有不少考生连试题都没有做完,随着大语文战略的实施以及高考语文大纲的取消,可以预见,语文将不像以前那样容易考试了。家长发愁,学生着急。

毛泽东主席曾经说过,语言这东西不是随便就可以学好的,非下苦功夫不可。那么这个功夫如何下呢?我通过30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摸索出了语文四步教学法,学生的高考语文成绩名列前茅,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在不怀揣陋分享给大家。

02第一步,读是输入

第一步,读是输入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充分说明了阅读对于写作的重要作用。我们常常听说三篇文章做得好,万岁爷点我中状元。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文章写得好坏就表明你的语文水平的高低。因此,阅读就成了你提高写作能力的关键一招,就成了你学好语文的关键一招。

无论你是朗读还是默读,无论你是精读还是泛读,无论你是陶渊明式的“好读书不求甚解”,还是陆象山式的“读书切戒在慌忙”,先读起来再说,不读,学好语文就无从谈起,就如蚕不食桑叶却想吐丝,蜜蜂不采百花却想酿蜜,一样天真可笑,一样痴心妄想。

读,远比老师讲重要。我宁愿不讲,也要让学生读。无论如何,老师讲的时间都不能多于学生读的时间,多年来我都坚持这样一个原则,实践证明,学生的成绩不错。教导主任曾经质问我的同课头同事:他不讲,反而成绩比你好,你天天讲有什么用呢?

朗读是我首选的阅读方式。只要是我的语文课,我人不到教室,学生就已经书声如潮。实践证明,运用的感官越多,学习的效果越好,学习的效率越高,朗读的时候,学生嘴读着、眼看着、脑记着、手点着。我建议家长,孩子在家学习语文的时候也运用这种方式。长期坚持下来,一定会取得好的效果。

读书是输入,没有输入,哪有输出?没有大量的阅读积累,怎么可能写出漂亮的文章?

03第二步,疑是消化

北宋教育家张载说,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无疑则不进,于无疑处有疑,方是进矣。朱熹则指出:“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因此,我们学习语文要想有所长进,只有大量的阅读还不行,还要进行质疑和思考。伟大的教育家孔老夫子说,学而不思则罔。

语文学习中的“小疑”就是生疏的或者掌握不准的字音、字形、字义。要想过语言关,一定不能放过这些“小”的疑问,经常翻检字典、词典是学好语文、消除“小”疑的很好的习惯。然后我们还要对在阅读中出现的不懂的语句结合上下文进行思考其含义。

语文学习中的“大疑”就是整篇文章的谋篇布局,我们掩卷沉思,要多问几个为什么。譬如,为什么取这样的文章标题?为什么这样开头?为什么这样结尾?作者为什么这样写?文章是如何过渡照应的?等等。

疑是消化。质疑和思考的过程,是阅读的消化过程,不消化哪能变成语文成长的能量?

04第三步,悟是吸收

我们阅读文章之后,通过了质疑和思考,就进入了领悟或者感悟的阶段。这种感悟是建立在释疑和思考基础之上的,是对前期学习文章释疑和思考的深入和提高,感悟得越透彻、越深刻,记忆的就越牢固,运用的就越熟练。

感悟什么?怎么感悟?简单来说,就是我们要感悟作者的匠心之处,要把作者所提供的语言环境及背景和自己的生活阅历经验、知识积累结合起来去感悟。

譬如,我们阅读朱自清的《绿》这篇散文,作者开篇写道:“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我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文中有这样几句话:“ 我曾见过北京什刹海拂地的绿杨,脱不了鹅黄的底子,似乎太淡了。我又曾见过杭州虎跑寺旁高峻而深密的“绿壁”,丛叠着无穷的碧草与绿叶的,那又似乎太浓了。其余呢,西湖的波太明了,秦淮河的水又太暗了。”

作者写梅雨潭的绿,怎么写到北京什刹海、杭州虎跑寺、西湖、秦淮河了呢?原来是作者通过联想,运用对比的手法,来突出了梅雨潭的绿的特点:不浓不淡,不明不暗,浓淡适宜,明暗可目,恰到好处。与文章的题目及第一段紧紧相扣。这样我们就感悟到了散文你可以“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心游万仞,精骛八极”,但不能离开文章的主线,即形散而神不散。

​语文学习的这种感悟,把别人的东西就变成了自己的东西,这样就真正消化了所学的东西,为运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05第四步,用是输出

学以致用。语文学习的一切的落脚点都应该是运用。否则就失去了意义。这也正是近年高考语文加大实用力度的考查的原因。在这一步上,我们有相当一部分老师和学生做的是不够的。年级越高,做的越不够。

上小学时你还知道学个字就组个词,学个词就造个句。如果你能继续下来,学几个词,就连成一个段;学几个段就连成一个篇;学一篇就感悟出一招,用这一招来写一个片段或者一篇,你的语文水平肯定要比现在高,这都是因为你缺乏了运用这一关键的步骤。

譬如,我们通过把对阅读朱自清《绿》感悟到的联想及对比手法来突出所写的对象的方法运用到自己所写的文章之中,这样就变成了你的能力,这样不但会提高你的写作水平,也会提高你的阅读水平。

知识的运用是高考语文能力考查的较高层级,如果我们平常都重视了运用,都落实到运用上,学生的能力也就提高了,高考的考试也就变得不那么难了。

​高中学生如果能把你通过阅读、质疑、感悟到的内容,运用到写作表达当中去,这就是输出,输出的过程就是一个创造的过程,这样就把你所学到的语文知识变成了能力。

06结论

读、疑、悟、用,就是语文学习由输入到输出的完整过程,其间通过消化和吸收,缺一不可。这个过程是由知识转化成能力的过程。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但愿我提供的这块石头能够“玉汝于成”。

,
展开阅读全文
推荐内容
热门内容
热门文章

© 2007-2022 http://www.anhuiqq.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