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澎湃新闻
高考报志愿选专业应该优先选择喜欢的还是就业前景好的?这个问题难倒了很多家长和考生。
不少家长担忧孩子选择人文社科类专业就业不理想,尤其是家庭条件不好的孩子可能承担不起那么高的试错成本。对此,福建师范大学高考研究中心副主任罗立祝接受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采访时表示,这两年受到疫情和全球经济下行的影响,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确实有些专业壁垒较低、专业性不强的文科专业就业形势不乐观,考研、考公、考证是多数文科毕业生主要选择,但报录比越来越高,竞争愈加激烈。如果考生没有坚定想选哪门专业,他建议考生可以考虑就读具有较高专业含金量的专业,如会计、国际法、汉语言文学等专业。
罗立祝分析,家庭经济条件不好的孩子无力承担中外合作、独立学院、民办院校的高额学费,选择机会相对较少。他建议这些孩子理性选择能较好就业的专业,如选报医学、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物流管理、护理学、会计学、统计学、航海以及军校与警校等院校专业。
“高考志愿填报关系孩子未来的职业选择,家长和孩子应该静下心来倾听对方的意见和建议。”罗立祝建议,家长具有丰富的职业经验和社会阅历,对一些职业发展的优劣情况了解较多,对自己孩子的性格和优缺点知根知底,因此,孩子要认真聆听家长的分析和建议。同时,孩子有自己的兴趣和专长,可以把自己的想法、专业意愿和未来职业选择跟家长详细解说,家长也要认真听取支持孩子合理的选择。
对于什么是好的专业,罗立祝认为最理想的情况是符合以下四个条件:
一是能发挥学生专长或潜力且内心喜欢的专业,二是具有专业特色和壁垒的专业,三是就业机会较好、职业待遇符合个人预期的专业,四是未来发展潜力较大或近中期高收入的专业。
为此,他建议考生和家长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做专业选择:
第一,依据学科优势或专业兴趣挑选专业。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人身上至少存在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音乐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我认识智能等七种不同程度的智能。不同专业人才培养对智能类型的要求各异,例如理学类专业需要较好的数理逻辑智能基础,文学类专业则需要较好的语言智能。有些专业虽很热门或就业好,但不一定适合每个考生就读。因此,考生要根据自己的优势学科或专业兴趣挑选具体专业,尽量避免自身学科短板的相关专业。
例如,具有数学学科专长的考生可以优先选择数学与应用数学、统计学、经济学、金融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人工智能、数据科学、会计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建筑学类、心理学等专业。相反,数学学科薄弱的考生则要尽量避开填报这些专业。
拥有物理学科专长的考生则优先选择应用物理学、航天航空类和武器类、电子科学类、地球物理学、材料科学类、理论与应用力学、海洋科学类、热能与动力工程、工程力学、机械类、信息与电子科学类、测控技术与仪器、核工程与核技术学等。
医学类、化工与制药类、应用化学、材料类、核工程类、生物科学类、地质学类、林业工程类、食品科学与工程类等专业则对考生的化学学科基础要求较高。
第二,依据学科评估结果挑选专业。
学科评估结果是考生选择专业的重要依据。学科评估按“学科整体水平得分”的位次百分位,将前70%的学科分A 、A、A-、B 、B、B-、C 、C、C-等9个档次公布。评级越高,意味着该学科办学水平越高。教育部第五轮学科评估已经结束,但并未完整公布。考生可以根据第四轮和第五轮学科评估结果,在所喜爱的院校中尽量填报学科评级更高的专业,或者在所喜欢的专业中尽量选报学科评级更高的院校。一般而言,高分考生尽量选择知名高校获得A、B级评估等级的专业,中上分数段考生选择非双一流名校的B、C级专业。
例如,若考生选定填报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就可以根据高考分数从学科评估A到C级评级的高校中挑选适合自己就读的院校,结合高校所处区域、收费标准等因素尽量挑选具有专业性价比优势的高校。
第三,根据社会发展趋势精选专业。
近年来国家大力推动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材料产业、生物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新能源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数字创意产业、相关服务业等九大领域。
近几年大学生就业竞争加剧,那些符合国家产业发展需要、具有较高专业壁垒的“硬核”专业不仅较好就业,而且收入较高,如:微电子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大数据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微电子、网络工程、通信工程、集成电路、信息安全、智能电网、智能交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统计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等专业,这些专业的知名高校录取分数也呈现逐年上涨的趋势。
第四,根据学位授权层次挑选专业。
在大致相同的条件下,考生尽量挑选具有博士点或硕士点的院校与专业,不仅能获得较高质量的教育培养,还有利于进一步深造学习。考生可以到有关院校官网查询所要填报专业是否具有硕博士学位点,同时了解这个专业的师资力量、核心课程、人才培养模式等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