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如何进补药膳(不用郎中帮”)

首页常识更新时间:2023-07-21 10:27:25

俗话说,“宁喝好汤半口,不吃烂菜一桌”,一道好汤是席面上最重要的一环,“唱戏靠腔,行厨靠汤”,手艺好不好,都在一锅汤上见分晓。

汤也是家庭餐桌上必不可少的美食,饭前喝一碗汤,可以调动胃口、保护肠胃,饭后喝汤,能够解腻消食,有益于身体健康。

今年7月16日进入头伏,一年中最酷热难熬的日子来了,不仅日头毒,而且一天中至少有7、8个钟头的太阳,简直热得要人命。

今年的三伏长达40天,大家要做好长期防暑防晒的准备,高温环境下人体流失水分很快,一定要及时补水,出门时要做好防晒,毕竟这几天接二连三出现“热射病”事件,中暑可不是开玩笑的。

三伏天阳气旺盛,有利于散发湿气、祛除邪毒,这时候可以适当饮用一些滋补的汤品,不仅可以清热解暑、补充水分,还能滋养身体,让身体充满活力。今天给大家推荐几道适合夏天喝的滋补汤品,大家快来了解一下吧!

一、海带排骨汤

排骨汤是家庭餐桌上的常客,排骨营养丰富,富含钙质胶原蛋白,汤汁浓郁鲜香,老人小孩都爱喝。今天教大家把排骨和海带一起炖,既有排骨汤的浓郁,又有海带的清爽。

1.猪大骨一条斩成块,胡萝卜一根切成滚刀块,泡好的海带丝一把。生姜一小块切成姜片,大葱半根切成段,八角、花椒、红干椒几粒,一起放入盆中备用。

2.起锅烧水,凉水下入猪大骨,加入料酒去腥,水开后撇去表面浮沫,煮两分钟捞出控水。

3.另起锅添入少许食用油,放入葱姜和大料爆香,倒入大骨快速翻炒一分钟左右,添入适量清水。

3.大火把水烧开,加入适量食盐、胡椒粉、白糖提鲜,放入两个红枣,倒入胡萝卜和海带丝,继续把水烧开,然后倒入高压锅中,上气后计时压5分钟焖3分钟

4.准备一个砂锅,倒入焖好的大骨和配菜,加入少许鸡粉提鲜,大火烧开拣出葱姜和大料,再煮一分钟左右关火,撒上少许香菜,美味即成。

二、鱼头豆腐汤

鱼头豆腐汤是一道营养丰富的汤品,鱼汤的味道鲜美,益智补脑,里面还含有丰富的钙质,可以多给孩子吃,做法也比较简单家常,大家来学一下吧!

1.准备胖鱼头一个,从中间劈开,去掉鱼鳃,清洗干净备用。老豆腐一块,切成菱形块,生姜一块切成姜片,大葱半个切成葱段,取八角几粒,香菜两根切成段,一起放入碗中备用。

2.热锅倒入凉油,鱼头朝下放入锅中,晃动炒锅慢慢煎制,放入葱姜和八角,炒出香味,淋入少许料酒去腥,加入清水,让水漫住鱼头即可。再下入豆腐块,开大火炖煮15分钟左右。

3.等汤汁炖至乳白色,加入鸡粉、白糖、食盐、胡椒粉各适量,再煮一分钟左右,将鱼头豆腐汤倒入盆中,撒少许香菜点缀,再淋入少许芝麻油,一道味道鲜美的鱼头豆腐汤就做好了。

三、冬瓜虾仁汤

虾仁是高蛋白、低脂肪的肉类,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微量元素,冬瓜鲜嫩多汁、口感清新,夏天多吃可以清热解暑,冬瓜虾仁汤可以益气强身,适合多种人群。

1.准备冬瓜半个,先削去外皮,再改刀切成薄一些的片,小米泡椒几个对半切开,生姜一小块切成姜片,大蒜几粒切成蒜片,大虾几个,去掉虾头后从中间片开,清水洗净,胡萝卜一小块切成菱形片。

2.炒锅烧热,添入少许食用油,油热后倒入大虾煎制,开中火把大虾煎至两面金黄,然后倒出控油。

3.另起锅添入少许食用油,油热后放入葱、姜、小米椒爆香,倒入冬瓜和胡萝卜,简单翻炒几下,把食材炒至断生,加入适量的清水。

4.大火把汤汁煮开,改中小火炖8分钟左右,冬瓜煮熟后,下入煎好的大虾,继续煮2分钟左右,加入适量胡椒粉、食盐、鸡精,搅拌化开调料,30秒后即可关火起锅。

四、番茄肉丸汤

番茄应该是厨房中出现频率高的蔬菜了,番茄不仅风味特殊,营养也丰富,是维生素C的天然来源。番茄可以搭配多种食材,前炒烹炸怎么做都好吃,推荐一道番茄肉丸汤,鲜香可口、满口生津。

1.准备猪瘦肉一斤,先切成薄片,再剁成肉末大葱半根切成葱花,生姜一小块切成姜末,和肉馅放在一起,然后开始调肉馅。

2.盆里加入适量食盐、胡椒粉、料酒去腥,再加入少许生抽调味,再添入少量清水,使肉馅更鲜嫩。然后用手抓匀,连续顺着一个方向搅拌,再打入一个鸡,搅拌均匀,把肉馅打上劲。再加入一把玉米淀粉,搅拌均匀。

3.西红柿一个切成小块,泡好的黑木耳一小把切成小片,香菜一把切成段,放入盆中备用。

4.热锅中添入食用油,倒入西红柿和木耳快速翻炒,加入少许食盐,炒出汁水,添入适量清水,开大火把水烧开,水开后改小火,用手的虎口挤出丸子下锅,改成中火煮3分钟左右

5.3分钟过后,开始调味:加入适量食盐、鸡粉、胡椒粉,搅拌化开,加入适量陈醋,等丸子漂浮起来以后,勾入少许水淀粉,再加入老抽调色,倒入香菜段,15秒后即可关火起锅。

“民以食为天,食以汤为先”,这几道开胃滋补汤大家学会了吗?感谢您的阅读,第一名厨祝您身体健康、生活愉快!

(第一名厨编辑:琪琪)

,
展开阅读全文
推荐内容
热门内容
热门文章

© 2007-2022 http://www.anhuiqq.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