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参加小学家长会该怎么做(在第一次家长会上)

首页常识更新时间:2023-07-24 04:03:44

1. 很遗憾地告诉你,你现在再开始抓孩子,已经有点晚了。因为大部分孩子,在6岁之前,他的性格和他的学习能力已基本定型。老百姓常说一句话,叫做“3岁看小,7岁看老”。这句话是很有道理的。不过请不要失望,因为我说的是“基本定型”。这就说明我们还是有转变的希望的。有希望就有明天,一切还来得及。不过你必须得有恒心。教育孩子可不是三分钟的热度,10年、20年,必须得有论持久战的思想准备。只有家长有了发心,家长有了改变的念头,孩子才会发生可喜的变化。孩子进了校门,但是他的根基还在家里,父母永远是他的根。表面上是孩子在上学,实际上是家长在上学。你不要不服气,也不要较劲,这就是现实。另外,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一定要达成一致意见,不要当着孩子的面争吵,那会让孩子左右为难。也不要把教育孩子的责任推给爷爷奶奶或姥姥姥爷,谁也代替不了父母。自打你把孩子送入学校的第一天开始,你一定要有这种思想准备:全心全意地陪伴孩子,与老师一起,共同把孩子托举得越来越高。

2. 当着孩子的面要永远说老师的好。不是表面上的,而是发自内心的,真正地说老师的好。即使你的孩子真的受到了不公平的对待,也不要当着孩子的面采取行动,而要在背后去做工作。当着孩子的面要永远真诚地夸奖老师。通过不断的夸奖,让你们全家,不光是孩子,就连你自己都觉得非常地信服老师了,那就可以了。这样做最终沾光的是你的孩子。孩子越信服老师,他越会听从老师的教导,老师的指令才越直接越有效,孩子所得到的教益才会越大。不要对老师的教学方法说三道四,老师之所以这么做,肯定有他的通盘考虑。永远不要让孩子养成抱怨老师、抱怨学校的习惯。家长甚至还要尽自己的所能,力所能及地帮助老师搞好教学工作。你对班级工作参与得越深,对孩子的带动力也就越大。老师对热情的家长向来是刮目相看的。

3. 告诉孩子,礼貌是第一学问。不管是在家里,在小区,还是在学校,见了别人,都要有礼貌地称呼、问好。从小学会微笑,学会眼睛温和地看着别人。尤其是在学校,与同学相处,要懂得忍让。不要总害怕自己的孩子吃亏。我们自认为的很多“吃亏”的事儿都是一种假象,孩子们相处有他们的游戏规则,我们不必干涉太多,要让孩子学会自己处理事情。让他成为一个懂礼貌的人,时间长了,他自然会有自己的市场,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没有谁不喜欢有礼貌的人。文雅的外表,是最好的通行证。

4. 远离手机,亲近书本。虽然我们进入了信息时代,虽然每个成年人都离不开手机。但我们一定要认识到,手机对于孩子来说是弊大于利的。一个孩子如果整天手机不离手,就会葬送他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他必然会成为一个问题孩子,一个落后的孩子。若孩子再沾染上了玩电子游戏的习惯,那就更麻烦了,后患无穷!因此,一定要想办法让孩子远离手机。再下去3年5年、10年20年,我们的中考、高考也会是用笔答试卷的方法进行,不可能用手机来考试。手机为我们提供的是碎片化的知识,而书本为我们提供的是系统的全面的知识。现在培养人才的途径,离开手机可以,但永远离不开书本。当你发现,自己刚上一年级的孩子玩手机玩得很熟练的时候,不要沾沾自喜。如果我去你们家家访,发现你们家书特别的多,你们家那个六七岁的宝贝儿能够拿着一本书安安静静地读下去的时候,我却要恭喜你了!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精神成长史。一个缺乏阅读积累的孩子,迟早是要被同龄人落下的。上了初中高中你就明白了,阅读量越大的孩子,以后的发展潜力就越大。我们甚至可以说,一个人阅读的水平,就是他的综合学习能力的体现。

5. 一定要让孩子尽可能地参与家庭事务,多做家务。我教过很多优秀的孩子,他们在学习上是一流的,但只要到了大扫除或做值日的时候,就发现他们傻乎乎的,不知道怎么干活儿,不知道那个活儿在哪里。不会扫地,不会擦地,甚至连洗一块抹布都不会。这些优秀的孩子长大了,难道他们就不需要做家务吗?他们就不为人父母吗?他们以后走入社会,是不是这些最基本的技能都得重新学起呢?我们也听说过那些极端的例子,比如一个孩子上了北大,却需要妈妈去陪读。有的家长也许会说,孩子小的时候就让他专心学习吧,长大了,那些活儿他自然就会干的。错!小时候让孩子做家务,不只是简单地干活。在干活的同时他也锻炼了脑子,在手脑配合的同时,他就学会了如何统筹干好一件事儿。这种手脑配合的锻炼只会增进他的智商,而不会有损于他的智商。另外,让孩子做家务还会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让他懂得父母的不易,让他懂得珍惜学习的机会。这些锻炼出现得越早,对孩子的培养效果就越好。我们当今社会为什么出现了那么多的熊孩子,出现了那么多的逆子?很多情况就是因为家长惯着孩子,怕孩子磕着碰着,不让孩子干这干那,家长全都包办代替了。结果孩子只知道吃喝玩乐,而不懂得心疼家长,没有感恩之心。到时候,木已成舟,家长再教育已经晚了。

6. 尽可能地培养孩子一两样兴趣爱好(特长)。小学有6年的时间,比初中和高中的时间都要长。并且小学知识密度小,孩子的课余时间较多。所以,小学阶段是培养孩子特长的黄金时段。家长们一定要抓住这个黄金时段,观察孩子的兴趣爱好,比如书法、绘画、棋类、乐器、各种球类运动、舞蹈等,看看孩子爱学哪一样,并且结合自己家庭的资源特点,着力培养孩子一两种特长,为孩子以后的发展打下基础。这些特长,会伴随孩子的一生,它要么会成为孩子的爱好,要么最终成了孩子的饭碗。小学阶段说长也长,说短也短,一晃就过去了,如果错过了这个黄金阶段,孩子除了文化课两手空空,其实是挺遗憾的事儿。

7. 一定要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如早睡早起,多吃正顿饭,少吃零食,饭前便后要洗手,早晚要刷牙,自己学会整理书桌和房间,每天睡觉前自己整理好自己的书包,按时起床,按时吃饭,按时上学,不拖累父母。学习习惯,如养成正确的握笔姿势,读书写字要坐正,不在书本上乱写乱画,把字写工整,落笔即练字,每天放学后,第一件事是写作业,写作业时要专心,不摆弄玩具,不吃零食,写完作业要检查,考完试要及时改错,有错不过当天,用好错字本错题本,每天坚持读课外书,要读整本的书,尽早学会查字典,天天都要查字典,勤学好问,有上进心等。习惯是最最重要的事儿。培养孩子,说白了就是培养孩子的习惯。好习惯会成就一个孩子,坏习惯会糟蹋一个孩子。习惯的培养是长久之计,不可能一蹴而就。在培养习惯的时候,家长一定要以身作则,因为言教不如身教。很多习惯并不是教出来的,而是“熏”出来的。

写于2021年7月16日上午 家里

,
展开阅读全文
推荐内容
热门内容
热门文章

© 2007-2022 http://www.anhuiqq.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