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元户,真正的兴起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最初万元户是怎么深入人心的呢?
1979年2月,人民日报以《靠辛勤劳动过上富裕生活》为题报道了一位农民黄新文。他是广东省原中山县小榄公社埒西二大队第二生产队社员,1978年靠参加生产队集体劳动所得和发展以养猪为主的家庭副业,全年总收入达1.07万元,扣除家庭副业的成本,纯收入为5900多元。这是全国第一个声名远播的“万元户”。
这时的万元户,指的是一年收入1万元以上的家庭,而不是有存款的1万元的家庭。其实,很多人确实误解为有1万元存款的家庭了。
1978年,当时并没有敞开市场供应,多数商品还需要凭票供应。面粉和大米的价格也就1~2毛钱一斤,肉价7毛到1元,压岁钱0.1~0.2元。
1978年9~14寸黑白电视机,每天500~1000元,真的只有“万元户”才能买得起。如果你家里有电视了,你可是村里的名人了。每天晚上大家都会你家里拜访,屋里坐不开了,你不得不把电视搬到天井里,天井里一样很快会坐的满满当当,大家会一直坐到电视没有信号。
汽车价格呢?1978年没有卖给个人的。1985年刚上市的桑塔纳汽车在国内卖20多万元。
1978年人均GDP381元,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343.4元,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133.6元,人均消费支出161.9元。
当时全国广义货币总量只有1159亿元,居民存款余额210.6亿元。
现在这些商品变成怎样了?现在基本生活用品都是敞开供应了,想买多少买多少。大米和白面,每斤2~3元;猪肉现在价格比较高,20~30元一斤,长期平均价格也就15到20元。从这一水平角度讲,物价增长了二三十倍。
压岁钱?说起来肉疼,似乎我儿子的是600~1000元,而且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各一份。似乎增长了3000到1万倍。让我静静,我们就当压岁钱没什么可比性吧。
电视,1000元现在能买到42寸的液晶,包邮到家、上门安装,比以前要好得多。汽车,品牌很多,差异也很大。现在大家购买汽车的平均价格也就10万元左右,便宜的汽车5万元也可以买得到。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工业体系的完善,工业用品的价格在不断降低。工业用品把人们生活消费的价格向下拉。
2018年末,人均GDP64770元,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39251元,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14617元,人均支出19853元。这一水平角度讲,人们的产出和收入增长了100~200倍。
2018年末,全国广义货币M2达到了182.67万亿元,增长了1576倍。住户部门存款达到了71.6万亿元,增加了2376倍。从这一角度讲,人们的有钱程度增加了1500~2500倍。
所以,由于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就不能准确判断。大体来讲,在1978年那个时代,万元户相当于现在年收入200~300万元吧,顶多能占所有家庭的千分之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