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已经灭绝的生物之中,剑齿虎的名声地位非常高,也是我们最为熟悉的史前生物之一。关于它们的灭绝,现如今有很多种说法,其中最让人意外的说法是:剑齿虎的灭绝,竟然是因为猎物数量变多了。
剑齿虎生物的生存离不开特定的环境,剑齿虎也是如此,它们生活在距今300万年-1.2万年前的美洲地区,其中生活在北美地区的剑齿虎体型和狮子差不多大,剑齿的长度达到了17-20厘米;而南美的剑齿虎体型更加高大,剑齿的长度达到了28厘米左右。
现如今很多猫科动物的犬齿呈圆锥体,而剑齿虎的剑齿却像一把剑一样,又长又扁,边缘还有锯齿。这是因为剑齿虎并不是像狮子、老虎一样通过锁喉来一招致命,而是使用剑齿虎的剑齿深入到猎物颈部内部,勾断对方的颈动脉,这样对方就会因失血过多而死。
剑齿虎和猫科的另一个区别是,剑齿虎不善奔跑,而是通过伏击加力量对决战胜猎物。剑齿虎的尾巴非常短小,短小的尾巴无法辅助转弯,意味着剑齿虎的敏捷性不高;再加上它们的身体结构决定了它们的奔跑能力较弱,所以它们只能依靠伏击来等待猎物。
剑齿虎的猎物体型很大,当猎物靠近时,剑齿虎会突然冲出来,然后攻击猎物的颈部。由于猎物体型较大,所以剑齿虎在攻打对方时自身也容易受伤,因此很多剑齿虎化石上都能够看到伤痕。
不过当它们捕猎成功时,所得的回报是非常丰厚的,体型较大的猎物可以让它们好几天都不用捕食。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尽管剑齿虎的剑齿能够帮助它们狩猎,但万万没想到的是环境改变了。
狐尾林鼠巢穴狐尾林鼠喜欢从50、60米远的地方带回植物筑巢,并在上面留下尿液,当尿液中的水分被蒸发之后就会留下一部分结晶, 这些结晶可以像琥珀一样保存非常久。
剑齿虎和当地的狐尾林鼠分布有重合,科学家们通过研究狐尾林鼠巢穴的化石发现,在冰河时期当地曾经是一片森林,气候寒冷潮湿,所以当地的主要树木是松树、橡树和桧树等。然而在冰河世纪结束之后,全球气温回升,当地气温变得越来越炎热,气候也变得越来越干燥,原来的森林逐渐被草原、沙漠所取代。
相较于草原而言,剑齿虎更适合在森林中生存,这是因为它们奔跑速度不快,必须要借助周围环境的遮挡来伏击猎物,森林之中有许多掩体,可供它们隐藏自己的身影。
而草原地势平坦,植被矮小,难以掩盖剑齿虎的身影,导致剑齿虎不得不通过追击的方式来捕捉猎物,而速度和敏捷性本就是它们的弱点,所以捕猎成功率大幅度下降。
另外,当森林退化为草原之后,食草动物们为了更好地躲避敌人,采取了群居的方式生存。而且为了更好地散热,食草动物们的体型也变得越来越小,但数量却变得越来越多。
食草动物们采取群居的方式生存之后,它们对周围的环境观察更为敏感了,这是因为种群中有许多双眼睛,一旦其中一只发现天敌,将会通知其他个体。这就使得剑齿虎的捕猎效率下降,需要付出更多的能量用于捕猎。而当捕猎成功之后,获得的猎物也较小,无法满足需求。所以剑齿虎需要不停地捕猎才能够满足生存。
而且,在1万年前左右,人类已经崛起,不仅会使用工具,还会制作更加复杂的工具。此时的人类还驯化了各种动植物,以至于剑齿虎的生存空间越来越窄。
就这样,在一系列的变化之中,剑齿虎数量越来越少,直到彻底灭绝。
总结剑齿虎灭绝的主要原因是剑齿虎过于强化力量属性,而敏捷性和速度较弱,环境的变化使得它们的力量无处发挥,以至于无法捕获猎物。
另外,剑齿虎的猎物们也在进化,它们为了适应草原环境演化出了较小的体型和群居的生存方式,而它们的这种变化又不利于剑齿虎的捕食,以至于虽然猎物数量变多了,但剑齿虎却被饿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