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之前,请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慧心引力佳编辑/慧心引力佳斑鸠是我国最常见的鸟类之一,普遍度不输麻雀, 它们常常三两成群,活跃在草地上和树梢上,时不时的都会发出咕咕的叫声,都有着较高的智商。但是在自然界喜鹊又是一种比较受气的鸟类,它辛辛苦苦搭建的窝经常被别的鸟类抢占。
后来就有了“鸠占鹊巢”的故事, 许多人以为斑鸠赶跑了喜鹊,抢占了它的巢穴,喜鹊如此聪明,斑鸠又是怎么抢占了雀巢呢?作为一种让人心生厌烦的鸟类,斑鸠到底有什么危害?为什么不能吃?
斑鸠究竟能不能吃?鸟类确实是一种可食用的生物,但是把斑鸠放进人们的食谱中究竟合不合适呢?斑鸠究竟能不能食用呢?
作为一种“野味”,斑鸠是很多猎奇爱好者想要一饱口福的食物之一,虽然在很多人看来,“野味”没有正常的人类食物好吃,但是胜在品尝一个新鲜感,所以就会产生非分之想。
而与斑鸠“近亲”的鸽子被做成鸽子汤之后会被人们认为有滋补的功效,所以人们就会开始研究把斑鸠做成一道美食会不会也能够强身健体?
然而,斑鸠究竟能不能吃,答案一定是否定的。
首先,斑鸠是一种常年生存在野外的动物,他们与可饲养和驯化的鸽子不同,它们每天吃到的食物五花八门,可能会存在很多病菌,或许这些病菌对于斑鸠本身并没有太大的伤害反应,但是对于人类来讲是否能够消灭这些病菌是我们不得而知的。
除了病菌之外,斑鸠本身就是在野外生活的,所以很容易会感染寄生虫,一旦这些斑鸠被人们吃到肚子里,那么后果不堪设想。
其次,斑鸠是国家保护动物,食用斑鸠是不被允许的,食用斑鸠本身就是犯法的,为了吃一只斑鸠而葬送自己的人生实属不值得!
最后,作为大自然的组成部分,斑鸠是自然界生态食物链的重要一环,如果它们被人们大肆地捕杀,势必会造成斑鸠的大幅度减少甚至灭绝,这对于整个生态环境的影响都是巨大的,对于大自然的伤害更是无法挽回的。
斑鸠与麻雀等喜欢偷食庄稼地鸟儿不同,它们身上承担着很多任务,它们在日常生活地同时会传播种子,这在一定程度上间接保护了大自然的绿化,是大自然的重要守护者之一。
除了能够传播种子之外,斑鸠还喜欢吃一些小虫子,它们会食用那些对庄稼有害的小虫,从而间接保护了庄稼,为人们的生活提供大自然方面地保障。
当然,除了斑鸠自身的功能之外,在大自然中以斑鸠为食的大型猛禽还是比较多的,一旦斑鸠灭绝,它们就会丧失一个重要的食物来源,从而影响它们的生存,从而造成恶性循环,生态链也会就此崩盘。
所以,为了我们自己的身体健康,为了大自然的和谐、可持续性发展,为了人们生活的长治久安,请大家在食用之前一定要三思而后行!
斑鸠会不会筑巢?事实上鸠占鹊巢并不是斑鸠所为,但是人们之所以会认为是它所为还是有原因的,因为人们很少甚至没有看到过斑鸠筑巢的过程。
那么斑鸠究竟会不会筑巢?虽然“鸠占鹊巢”更多的可能是红脚隼和杜鹃干的,但是有没有可能斑鸠也干过这样的事情?
斑鸠是一种非常向往自由的鸟类,它们其实也很少筑巢,大多数的斑鸠都会选择凑合凑合就过去了。
实际上,通过野生动物学家们的长期野外跟踪调查我们发现,斑鸠本身是会筑巢的,但是与其他鸟类不同的是,斑鸠筑的巢极为简陋,与平时我们见到的鸟巢还是不能比的。
斑鸠会自己搭建巢穴,但是几乎是几根随意散铺的树枝建成,看到斑鸠所建造的巢穴,放在
在建筑巢穴的过程中,斑鸠也是一个非常充满智慧的生物。
首先,他们在每年春末夏初的时候都会建造巢穴,因为每年的这个时间斑鸠的宝宝就要降生了。为了给自己的宝宝一个安稳、安全的生长环境,一部分斑鸠父母会竭尽全力找到一个安全的地方,并在这个地方建造属于自己的巢穴。
在斑鸠的眼中,安全的地方通常指的是树的高处,它们通常会选择将自己的巢穴建造在树的高处。之所以选树的高处,一是可以尽可能地远离地面从而避免外界的打扰,二是可以避免蛇或者猫等天敌的打扰和威胁。
斑鸠父母在建造巢穴的过程中还会实行分工政策,与人类社会中的家庭分工有相似的地方。
一般来讲,斑鸠爸爸更多的是在外拼搏,长时间的出差在外,斑鸠爸爸在建造巢穴期间会把更多的时间花在在外面寻找树枝上。
而斑鸠妈妈更多的是在家中操持家务,长期居家干杂活,斑鸠妈妈会将斑鸠爸爸所带回来的树枝搭在一起,完成对鸟巢的搭建工作。
总的来讲,观察斑鸠的建造巢穴的过程可以发现,斑鸠建巢的过程印证了那句人类社会的“男女搭配,干活不累”,通过家庭分工来完成对鸟巢的搭建。
而斑鸠父母如此奔波、辛苦的搭建鸟巢也是为了后代儿女的安全和健康提供保障,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
然而看到这里我们或许会疑惑,为什么斑鸠不建造一个精美的巢穴呢?那样不是更好吗?
实际上,之所以斑鸠不愿意搭建那么精美的巢穴,一是搭建精美巢穴确实浪费时间,肚子里的小斑鸠或许等不了,二是精美的巢穴对于斑鸠来讲确实没必要,不实用。
成年斑鸠搭建巢穴只是为了产蛋、养育孩子,而斑鸠父母通常是不会在巢穴中生活的。成年斑鸠成年栖息在草地或者树梢上,每年只有两三次哺育幼鸟的机会,因此建造一个精美的巢穴实属浪费。
且斑鸠妈妈在产蛋之后将斑鸠宝宝抚养长大只需要花费一个月的时间,简单的搭建不需要花费斑鸠父母太多精力,可以说是兼顾了实用性还减压。
所以,或许斑鸠并没有其他很多鸟类勤劳,但是斑鸠是一种绝对具有责任感的鸟类,它们不会像“鸠占鹊巢”中的“鸠”一样抢占他人劳动成果,它们会自己筑巢,作为父母还是非常负责任的。
令人“生厌”的斑鸠但是虽然“鸠占鹊巢”的故事流传已久,人们对大自然中的斑鸠了解还是非常少,甚至根本没有见过斑鸠。
即便有的人在日常生活中见到过斑鸠也很难认出来,斑鸠,其实是一种鸟类的统称,斑鸠有十多种,且在非洲、欧洲和亚洲都有分布,在中国我们也能够随处可见斑鸠的身影。
目前在中国境内,我们比较常见的斑鸠种类包括欧斑鸠、颈斑鸠、山斑鸠、火斑鸠、灰斑鸠等等,这些斑鸠都有着不同却又相似的外表。
斑鸠的体长通常处于27~35厘米之间,上体羽以褐色为主,头颈灰褐,染以葡萄酒色。
额部和头顶灰色或蓝灰色,后颈基两侧各有一块具蓝灰色羽缘的黑羽, 肩羽的羽缘为红褐色。
雌雄斑鸠在表面外观颜色上并没有什么不同,外观极其相似,很难辨别出来它的性别。
除此之外,斑鸠与很多鸟儿的体型和叫声都差不多,值得一提的是,斑鸠与我们平时经常见到的鸽子极为相似,因此斑鸠也获得了一个外号,那就是“野鸽子”。
实际上,斑鸠与鸽子还是存在着比较大的差距的,我们平时见到的鸽子大多都是通体雪白的鸟类,但是斑鸠大部分都呈现蓝灰色,与鸽子的差异还是比较大的。
就是因为在颜色上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所以人们还是可以从相关的特征上把斑鸠从一众鸟儿之中识别出来。
斑鸠与鸽子最大的差距就在于,斑鸠的胆子非常小。我们无论是在网上的视频中还是在现实生活中,常常会见到一群鸽子在广场上吃食物,很多人围着鸽子喂食的场景,这也从侧面充分说明了鸽子并不害怕人类。但是斑鸠不一样,他不会主动去招惹甚至闯入人类的生活。
斑鸠一般栖息在山地、山麓或平原的林区,主要在林缘、耕地及其附近聚集数只小群活动。
他不会像鸽子一样进入人们群居的城市讨要食物。
斑鸠并不是食肉动物,在它们的菜谱中,除了虫子之外还有植物种子和果实的身影。
不过,大家不知道的是,我们所厌恶的“臭名昭著”的斑鸠不仅不是人们口中坏鸟,还是国家三级保护动物,需要我们去重点保护的对象!
“鸠占鹊巢”的故事是真的吗?《诗经召南鹊巢》里有这样一句:维鹊有巢;维鸠居之。这也是“鸠占鹊巢”一词的来源所在。
实际上,这句诗词的意思并非是斑鸠占领了喜鹊的巢穴,而指的是借用鸟类寄居的现象代指女子出嫁后便以夫家为家的行为,与斑鸠本身可以说是毫无关系。
维鹊有巢,维鸠居之只是一种指代性的行为,自身也没有褒贬之意,更不是对斑鸠的辱骂。
但是由于片面的指向过于明显,大家都认为这句话指的是斑鸠的抢占行为,因此对斑鸠的这些恶劣行为感到不齿,继而讨厌斑鸠。
实际上,斑鸠在自然界的名声虽然确实不是太好,但是它身上却有很多可取之处。就例如它们确实不会随意侵占其他鸟类的巢穴。但是自古以来所传闻的“鸠占鹊巢”也并非是空穴来风,更不是随意编造的谣言,而是真真切切发生的“恶性”事件。
“鸠占鹊巢”的故事虽然以斑鸠作为犯罪嫌疑人,让人们厌恶不齿,但是斑鸠却是一个实打实的冤大头。
真可谓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古人所说的“鸠占鹊巢”的幕后黑手是其它隐藏的抢占高手。
这些隐藏高手它们的外形与斑鸠极为相似,但是它们与斑鸠比起来会更加的霸道、凶猛,并且比斑鸠坏多了。
实际上,这些隐藏的抢占高手或许不止一种,它有既有可能是一种类似于斑鸠的猛禽红脚隼,又有可能是杜鹃鸟。
在古代,人们对鸟类的认知范围还是比较有限的,人们对斑鸠的认识还是比较少的,更何况是红脚隼,所以在很多人的眼里,它们就容易将红脚隼直接归类给了斑鸠,让斑鸠顶上了这一口大黑锅。
而之所以这位幕后高手也有可能是杜鹃鸟,原因还是在于《诗经》中经常将杜鹃鸟称为鸠,所以“鸠占鹊巢”的故事中把别人巢占了的鸟也可能是杜鹃。
自此,自从将“鸠占鹊巢”的恶劣行径安到斑鸠的头上之后,斑鸠就成为了人们口中的大坏鸟。
所以,“鸠占鹊巢”的故事是真实的,但是却不是斑鸠干的,而是一个与斑鸠极为相似的物种干的,这个物种到底是红脚隼还是杜鹃我们就不得而知了。
但是值得一提的是,红脚隼是凶猛而霸道的,明面上的争抢,但是杜鹃却是“玩心机”的占有。
杜鹃本身不喜欢建造巢穴,因此杜鹃雌鸟会选择别的鸟类出门觅食时前往这些没有成鸟的鸟巢,将自己的蛋产在里面,让其他的鸟类来帮它养活自己的孩子,可以说它是“心机重重”了。
总之而言,无论是斑鸠还是其它的鸟类及也生动物,我们都是不可以私自猎杀在做成美味佳肴,这都是不可行的。这不仅仅是对我们的健康负责,更是对生态平衡的一种保护。另外世间万物都是有灵性的,人类的真心总有得到回报的一天,届时,人和动物将共同维护地球的生态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