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状元是全国第一(历史上共592名状元)

首页常识更新时间:2023-08-16 02:50:25

六月对于高三的学子而言,分外特别,因为苦读十余载,终于一朝能够踏上高考考场,向梦中情校进发。

对于其他仍在书卷之内埋头的学子而言,高考同样特别,因为那是一个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意味着学子生涯即将翻篇的目标。

之所以如此看重高考,是因为高考能够帮助家境普通的学生敲开一流名校的大门,能够让教育资源不丰富的地区走出来更多用功读书改变命运的人。

总而言之,每一个读书人都不能不重视高考。

为什么读书人能够依靠高考改变命运?高考又为什么能够拥有如此被重视的地位?个中缘由,要从隋朝时期的科举制说起...

打破垄断 科举创立

提及隋朝,绝大多数人第一时间想到的,都是昏庸无道的隋炀帝。但隋朝并不是只有昏君。

许多人不知道的是,在中国历史社会发展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的科举制,是隋朝隋文帝在位时期提出的。

国家治理需要人才,人才的选拔则需要对应的方式。

历史上选贤举能最早的形式可以追溯到周朝的“乡举里选”,顾名思义,选拔的具体方式就是由乡村里有声望的长者选拔本村有贤能的人,然后再由地方长官层层筛选,最后上达中央。

这样的选拔形式相比起周代以前“世卿世禄”的彻底垄断有所进步,但对于寒门学子而言,用处并不大。

一方面,“乡举里选”最终的考核项目是射箭,在古代,射箭是一项不折不扣的贵族运动。寒门学子哪里有财力与精力去练习射箭?

另一方面,世家大族把控着地方的经济,对地方选拔进行暗箱操作可谓是易如反掌。

到汉朝,中央提拔民间人才则是通过“察举制”与“征辟制”。

察举制首先是由各地方向上推举贤才,再由地方各级长官进行选拔考核。

选拔标准是“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并且地方各级长官要对被参与选拔者进行策问。这是科举制最早的雏形。

而征辟制则沿袭了世家大族从前垄断仕途的做法:由地方长官征集各地优秀的才子,输送中央。

选拔权被牢牢地把控在世家大族手里。

若是两者并重,察举与征辟各司其职,世家大族延续家族荣光的同时,也给寒门学子以公正出路,倒也罢了。

可惜,在汉朝,选拔人才的方式仍然以“举荐”为主,“察举”为辅。

没有门路的寒门学子依旧出头无望,门阀大族子弟居其位不谋其政,社会矛盾日益尖锐之下,终于催生出了更加公平的选拔人才方式--科举制。

隋文帝称帝后,为了统一中央集权,改变世家大族把持朝政威胁军权的局面,隋文帝开始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

其中对后世影响最深远的,莫过于创立了科举制。

同从前由贵族门阀垄断底层人民跨越阶层途径的制度不同,隋文帝创立的科举制公平地给予了每一位考生改变命运的机会。

仕途不再只以门第论高下,寒门终于得以出贵子。

对于统治阶级而言,挑战君威的门阀势力被打压,中央得以集权。

对于学子而言,寒窗苦读终于不会再因为门第出身而功亏一篑,平民百姓通过刻苦读书能够改变命运。

对于被统治阶级而言,尸位素餐的无能之辈大大减少,百姓的冤屈能够得到及时的解决。

凡此种种,无一不在说明科举制对于中国社会进步发展的重要性。

寒门有望 读书成风

既然有了考试,那就必然有了成绩排名。

科举考试的名次从大到小依次为:状元、榜眼、探花、进士、贡士、举人、秀才、童生。

其中,大家最为熟悉的莫过于“状元”。

毕竟每年6月各省份高考公布成绩后,都会有一批新“状元”被媒体争相报道。

而每一位站到聚光灯下,接受采访的状元,无疑都会是家族的荣光。

以广东省举例,2023年广东省参加高考报名的人数为73万。在这73万学子中,只有两个佼佼者,能够问鼎“状元”宝座。

可见,一个家庭里出一个“状元”是件多不容易、多值得引以为傲的事。

如此巨大难度之下,中国历史上共592名状元,有三分之一竟然都来自同一省份--福建就颇为让人惊讶。

要知道,现在高考的文理科状元都只是各个省份的拔尖学子,其背后也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刻苦努力,才能赢过数十万的同省份考生。

而中国历史上的“状元”可是全国考生中的第一名。

并且在科举制存在的一千多年间,即使是一年也未必能出一个状元。

如此对比,足见将近200名状元都出自同一省份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情。

细究其原因,最关键的还是科举制大大鼓励了社会风气的转变。

在那个一场天灾就能够葬送一个家庭整年劳作的年代,读书对于贫苦人家而言,是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的无用功。

毕竟,即使十数载寒窗苦读,也比不过对手一个显赫的出身。

真才实学没有用武之地,又怎么能怪人家不付出努力?

但科举制出现之后,社会风气逐渐有所改变。

俗话说,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背朝蓝天、日复一日地劳作到头,也只是一代又一代人重复着相同的命运。

但若是参与了科举考试,一朝高中,一个人甚至是一代人、一族人的命运都可以就此改写。

于是只要肯刻苦用功,或许有朝一日便能踏入仕途,就此平步青云,改变面朝黄土的劳苦现状。

这样承载着无数家庭向往美好生活的理念很快成为当时社会的风潮。

在“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风潮席卷全国的情况下,福建身在其中自然也无法避免受其影响。

这无疑是福建能够成为“学霸省”的关键原因。

但全国上下那么多省份都涌动着这一股风潮,为什么偏偏是福建能够成为拥有三分之一的状元的“学霸省”?

纵观历史,中进士人数超过一千的县,总共只有18个。

而福建在其中,便占有4个。

不仅如此,福建四个中进士人数超过一千的县中,仅是莆田一个县,便一共出了1400多名进士!

光是一个县就出了1400多名进士,其密度之大,可作证福建“学霸省”并非徒有虚名。

这就不得不提及一句老生常谈的名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经济发展 地方支持

人只有在满足了基本生活需求之后,才有余力追求更好的生活。

试问在朝不保夕的危急情形之下,又有谁能顾得上读书?

与北方地区战火连天的混乱不同,地处南方的福建可谓是“世外桃源”一样的存在。

于是一批又一批的世家大族迁往福建。

以仕途发家的门阀自然深知读书的重要性,高门子弟尚且如此用功读书,足见读书的重要性。

故而,“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社会风潮在福建更加深入人心。

门阀迁徙,带来的不仅是读书有大用处的社会理念,更有世家几代人积攒下来的财富。

这为福建省的经济提供了强劲的发展助力。

加上从宋朝开始,全国的经济中心就开始由南向北转移。

南方地区普遍的会比北方地区要相对富裕一些。

穷则思变,富则求安。

经济的稳定发展更加推动人们朝精神层面索取价值。

而最能实现理想抱负的方式,莫过于为官,为民伸冤。

并且福建省的政府十分注重教育,并不刻意打压寒门百姓向上求学的途径。

反观其他省份,有的尚且无法满足社会整体安稳这一前提条件,有的经济发展为地理位置所限,有的地方政府鼠目寸光,只懂得一味地巴结讨好世家大族,不顾寒门百姓前程出路。

并且福建由于地处临海方位,拥有得天独厚的外贸条件。

在宋代以后,福建乘着国家大力对外贸易的快风,经济得到了飞跃发展。

家家户户富裕起来之后,便有了财力物力来支持子弟求学。

如此,自然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福建能够在那么多省份中脱颖而出,成为出了200多名状元的“学霸省”。

常有人笑道:中国人骨子里都流淌着对读书人的尊重。

是的,即使在发展日新月异、出人头地不再只有寒窗苦读这一条路的今天,中国社会依旧非常的尊重读书人。

也许是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科举制便存在了一千多年,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之深,不可估量。

也许是读书人作为探索未知领域的人类先锋,总会比其他人更多机会揭晓世界的奥秘,出于对未知的尊重,便也同样尊重挖掘者的身份。

又也许,中国社会对于读书人的尊重,是中华民族渴望向上求索的缩影。

科举制的本质,是通过努力能够改变命运。

它的创立,标志着氏族阶层垄断普通人晋升渠道的时代已经成为历史。

它的蓬勃发展,则昭示着一代又一代人与命运抗争意识的觉醒。

即使生来便在黄土之家,也能够通过刻苦用功,登上庙堂,甚至有朝一日,实现素衣拜相的梦想。

即使后来它在历史的洪流中,跟随着封建帝制一齐消失在漫漫长河中。

科举制给后世人留下的影响依旧不可磨灭。

人定胜天、命运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等一系列充满人生智慧的道理,都是科举制影响最直接的反映。

作为中国“学霸省”福建,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卓越的成绩,何尝又不是有科举制影响的缩影?

例如为了改变家庭条件,下海经商,难道这不是某种意义上对命运的抗争?

科举制的诞生,为无数学子打开了一条跨越阶层的康庄大道。

福建的学子们乘势而上,通过刻苦用功,最终在历史上留下了529名状元,有三分之一都出自福建这一“学霸省”的亮眼成就。

这其中,离不开地方经济的稳定发展,离不开地区社会秩序的稳定,更离不开地方政府的高瞻远瞩。

时至今日,跨越阶层的康庄大道依然存在。

只是随着社会发展的多元化,康庄大道并不再是唯一通往成功的路。

但谁也无法否认的是,它依然是一条最便捷的、付出与回报最成正比的路。

,
展开阅读全文
推荐内容
热门内容
热门文章

© 2007-2022 http://www.anhuiqq.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