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网上一段农民爸爸不顾女儿撕心裂肺的求饶,狠心让厌学女儿下田挖藕的视频引发热议。有的网友为爸爸的吃苦教育点赞,有的网友则担心极端的教育方式对孩子造成心理伤害。当孩子出现不良行为,家长发现投入产出比不达预期,会产生无奈、失望、伤心,甚至怨恨的心理。如何调整这样的心理落差,进行失望管理?这一期我们通过三个案例共同探讨。
妈妈长期焦虑把孩子当出气筒
小星 男 12岁 渝中区某公立中学
◎妈妈自述:我对孩子不是失望,而是发自内心的讨厌,有时甚至会冒出极端的想法。“可当妈的怎么能怨恨孩子呢!”我心里很内疚,拼命把这种想法压下去,但总是被儿子气得头疼。
儿子邋遢又懒惰,长个大高个还总是驼背,说了还嫌烦,回家就拿着手机钻房间,除了吃饭都不出来。加上甩手掌柜老公和爱碎碎念的婆婆,焦虑长期萦绕在我身边,我随时都会“擦枪走火”。
有一次,孩子嫌作业多,不想写。我操起衣架把他狠狠抽了一顿。从那时候起,儿子就变了,变得不苟言笑。每次我一吼他,他就会用仇恨而凶狠的眼光看着我。我突然感到心虚,害怕孩子从此把我当成仇人。
正解
学会爱自己 合理表达情绪
“母爱是天下最伟大的爱。”很多妈妈被主流价值观影响,认为“讨厌孩子”是错误的,靠忍、妥协、攻击自己来压抑情绪。
实际上,不良情绪堆积时间久了很可能形成心理创伤。家长当然可以对孩子失望,更可以讨厌孩子,情绪本身没有问题,采取何种方式才是关键。
有的家长把源自工作的压力、婆媳冲突、夫妻矛盾带来的坏情绪向孩子发泄,拿孩子当出气筒,这都是错误、有害的发泄方式。家长要探寻一种合理的、不带攻击性的表达方式,对自己、他人都无害,让孩子也能承受。除了注重情绪表达,还需要学会爱自己,培养“好心态”。
每天留十分钟收拾、修饰自己,愉悦自己;把谢谢挂在嘴边,对家人心存感激;睡前给家人一个大大的拥抱,拉近彼此的感情;把坏情绪关在门外,以笑容面对家人;发现生活中的小确幸,把微小的快乐传递给家人,从而收获双倍的好心情。
频频失望妈妈 看不到孩子优点
小景 女 8岁 渝北区某公立小学
◎妈妈自述:先生是博士,我是研究生。按理说基因都不错,但女儿似乎没有遗传到这些。女儿上小学一年级时,1-20的加减法还算不清楚;英语会说,但不会认;学了几年大提琴,会的就那几首考级的曲子;学网球三个月,还停留在摆姿势阶段。
看着身边优秀的孩子,一次又一次的失望能把我淹没。先生开导我,要降低对孩子的期待值,多看优点,但我真的很难发现女儿的优点。直到有一次,我从书架上拿书,把女儿的存钱罐打碎,纸币、钱币撒了一地。
女儿听见我惊呼,反而安慰我说:“没关系,妈妈,我来帮你捡。”她趴在地上,用衣架把滚落在角落里的硬币一个个掏出来。看着地上的女儿,我觉得自己被上了一课:孩子远比家长更宽容。
如果角色互换,我估计就发火了:“你怎么这么不小心?”“就不能看着点吗?”孩子没有达成家长的期望,这并不代表孩子很糟糕;家长对孩子有期望也很正常,有时不必钻牛角尖,追求大众认为的“优秀”,放下“对与错”“好与坏”的评判,帮助孩子找到内心的自我驱动与成就感,让她自我驱动前行,才会带来真正幸福吧。
正解
发掘闪光点欣赏鼓励孩子
世界上没有任何孩子想让爸爸妈妈伤心失望。当他们做出不良行为时,一定是遇到了困难,孩子需要的是家长的鼓励与支持,而不是批评、指责。家长鼓励孩子要结合实际,肯定的是结果更是过程,表扬的是人更是品质。
鼓励的步骤具体如下:
1.陈述客观事实,越具体越好。
2.表达内心感受,真实中肯。
3.分析取得进步的原因,哪些改变值得肯定。
4.提出下一步努力的方向,再接再厉。
5.表达父母的期望。
“教师妈妈” 打造激励教育环境
小城 男 15岁 南岸区某公立中学
◎妈妈自述:教师的角色注定会比家长更多遇到孩子的不良状况,当然也有失望的时候:我的努力付之东流了。但当看着孩子们慌乱躲闪的目光,因愧疚而闪烁的泪花,我就会涌起一股母爱,他们只是犯了一个在任何母亲面前都会犯的错误。
作为班主任,我不但要有教师的责任,更要有母亲一样的耐心。不能批评,唯有激励,我每天晨会表扬班级的一件事或者一个人;每周末固定作业让孩子填写一张表扬匿名条,周一分发给每位被表扬的孩子;用表扬条布置教室,争取让每一位同学上墙。我把这样的教育观念也传递给家长,在家长会上通过榜样家长主题发言,教给分享更多激励孩子的做法;设计“给家长的一封短信”,创造亲子沟通机会,让家长对孩子永远充满希望,给孩子成长的信心。
当激励的语言行为成为老师、学生、家长之间相处的一种习惯时,孩子健康成长的良性环境就确立起来了。
正解
给予孩子合理的期待
失望管理最终溯源是期望管理。孩子的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就像一棵树,需要数十年才能成材。
家长要充分了解孩子的发展水平及现状,给予合理的期待。懂得因材施教,放大孩子的优点,帮助其建立学习的内在目标,给予充分的自主权,让孩子在点点滴滴的成就感中找到自信,从而影响方方面面,逐渐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才。
本文选自《新家长报》989-990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