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算术怎么引导(幼儿计算怎么教)

首页常识更新时间:2023-08-25 04:49:49

01

计数活动应该如何开展

非正式活动更加适宜计数活动的开展

教师可多采取一些非正式的活动形式,诸如在等待环节、外出游玩、过渡环节等,都可以开展一些简短的、不借助操作性材料的,随时随地即可发起的小活动来引导幼儿进行口头数数或理解性计数。例如从1开始数到5或数到10,可以轻轻数、慢慢数、打着拍子按节奏数等。也可以通过合作游戏来引导练习口头数数,如让幼儿自己找一个小伙伴,两人配合数数,一名幼儿数1,另一名幼儿数2,这样一来一往,看看最多能数到几。

提供机会让幼儿尝试一些不规则数数法

除了从0或1开始逐一正数以外,教师还可以为幼儿提供机会进行不规则的数数,例如倒数、10个10个数,5个5个数,2个2个数,不从1或0开始数。教师可以说出一个数,请一名幼儿接着数,数过几个数之后,教师举“停止牌”或用手势打断他,让另一名幼儿从这个数开始接着数,直到数到某个数,或者让这组幼儿都数过一轮,游戏结束。

02

计算的核心概念

往一个集合里添加物体(组合)或者拿走物体(分解)会使集合发生变化。

《全景数学》阶段1 活动17《大象歌》:

幼儿通过儿歌、操作和表演,直接体验每加入1只大象,大象的的总数就会增加1个。

集合之间可以根据数量的属性进行比较,还可以根据多、少或相等进行排序。幼儿在进行数量比较时,通常会使用不同的策略,分为以下三种:感知比较、对应比较、计数比较。

感知比较《全景数学》阶段2 活动9《蜜蜂与蝴蝶》

对应比较《全景数学》阶段1 活动14《送鸭宝宝回家》

点数比较《全景数学》阶段3 活动10《孵小鸡》,

活动18《火车开了》

一定数量的物体(整体)可以分成几个相等或不等的部分,这几个部分又可以合成一个整体。

这条核心概念是幼儿进行数运算的必要条件。幼儿需要明白较大的数包含着一些小的数,并描述数的各个部分。当幼儿知道数的各个部分,并且能明白他们与其他数字的关系时,就能很自然的进行加减运算。

中班下学期《建构数字》是用可连接立方体进行数的分解和组合活动。要求幼儿按数取出相应数量的可连接立方体(不同颜色),用多种方式拼插5的组合,进一步认识数字的不同表征方式:如5可以分成2和3、1和4等,为学习加减法积累感性经验。分解组合是学习加法的基础,本活动只要求幼儿拼插5的更多组合并画出来,但不要求幼儿理解加法等式(如2 3=5)。

要发展计算技能,练习是必不可少的。有趣和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能激发儿童的学习情趣和动机,练习可以在其他的各种情境中进行。

总之早期的计算学习我们应关注理解,而非“正确”答案。

,
展开阅读全文
推荐内容
热门内容
热门文章

© 2007-2022 http://www.anhuiqq.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