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7年,170余万字的《上海市志·科学分志·人文社会科学卷(1978-2010)》(以下简称《社科志》)日前正式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9月1日,推进上海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暨《社科志》出版座谈会在上海社科主题馆举行。
《社科志》较为全面客观地记述了1978年改革开放开启大幕至21世纪第一个十年间上海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总体情况,是一部文献性、理论性、科学性兼备,富有时代特征、上海特色、社科学术特点的志书。
我们党领导的改革开放事业,不仅是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而且是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因此,它既没有现成模式可以参照,也没有成功经验可以借鉴。从摸着石头过河到各项制度逐渐成熟定型,这一阶段社会发展变革的方方面面,都为社会科学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同时也对社会科学工作者提出了全新的课题和挑战。在研究这些新课题、应对这些新挑战的过程中,上海的人文社会科学也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和特色。
此轮修志体现哪些特点
根据国务院颁布的《地方志工作条例》关于“地方志书每20年左右编修一次”的规定,上海市于2010年正式启动第二轮新编地方志书编纂工作。其中,市社联承担了《社科志》的组织编纂工作。2014年11月,市社联成立《社科志》编纂办公室,全面启动编纂工作。
《社科志》全卷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包括彩色图照、序言、概述和大事记,是该书的纲要和提示;第二部分记述了上海人文社会科学事业发展的机构社团、规划与管理、学术研究、学术活动、获奖成果、人物等,是该书的主干和筋骨,特别是学术研究,全面系统记述了1978-2010年间上海地区人文社会科学事业发展的历程和成就。第三部分附录收录了上海地区的社科学术传媒、国家哲社基金项目(上海地区)、上海市哲社规划立项课题。
据介绍,此轮修志总体沿袭了上一轮的体例,相比之下,这一轮资料来源更广泛,在表达上更完善、更成熟。从总体思路来说,如果说上一轮修志,主要聚焦人文社会科学从萌芽到初步发展的过程,那么这一轮则主要聚焦在党领导下的改革开放进程中,人文社科如何发展壮大,同时承担历史责任,为改革开放服务,更多体现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相辅相成的特点。从这个意义上说,《社科志》的出版是上海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性成果。
为改革实践提供理论支撑
真正有价值的理论,必须服务于伟大实践。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领导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下,上海人文社会科学站在时代的潮头、倾听时代的足音、把握时代的脉搏、解答时代提出的问题,与国家发展同呼吸、共命运。这一时期,涌现出许多具有突破意义的标志性成果,其中不少直接推动了上海经济社会发展。
今天谈到上海改革开放的“破冰”之举,土地批租必然会被提起。土地批租打破了多年来的土地无偿、无限期、无流通使用的行政划拨传统模式,探索国有土地按有限年期批租的新模式,深度发掘生产要素土地的经济价值,拓展了上海建设发展的资金渠道。而为这一“破冰”之举在理论上作出先行突破的就是上海的社科学者。1984年,张薰华撰写的《论社会主义经济中地租的必然性》,在国内首次提出土地有偿使用的观点,为国内建立土地批租制度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再比如,上海学者比较早地提出第三产业发展问题。1983年开始的上海经济发展战略研究,提出要充分发挥上海的优势,走改造和振兴的新路子,使上海既成为中国重要的先进工业基地,又成为全国最大的贸易中心和科技中心、重要的金融中心和信息中心;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提高第三产业的比重,使上海逐步从以工业为主的单功能城市向产业结构合理、开放型的多功能经济中心转变。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上海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紧扣时代脉搏,坚持问题意识,在一系列事关改革开放的重大问题上作出前瞻性思考,为上海的发展乃至全国的改革开放,提供了智力支撑。
世界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
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上海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体系不断健全,研究队伍不断壮大。在完善和深化传统学科的基础上,上海学界扎根本土社会现实,回应上海乃至全国改革开放中的重大实践问题,进一步拓展研究范围,更新并开拓新的学科设置,带动一大批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交叉学科、前沿学科的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独具风格、独具气派的上海人文社会科学。
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上海学者利用区域性特点和优势,对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政治进行深入研究。1978年到2010年,这个时期是上海党史党建研究的一个重要转折期。在新的视野下,研究深度和广度得到全方位的提升,凸显出诸多新的特点,开创了新局面。特别是围绕党的创建、中共中央在上海、上海与抗日战争、上海与解放战争、上海与社会主义革命建设、上海与改革开放、上海革命文化、上海工人运动、上海地下党、中国共产党与上海社会组织、新四军与上海及新四军与华中抗日根据地等方面,取得了丰厚的学术成果,一批开拓性研究成果填补原有空白,为学术研究的继续深化和学科建设的不断发展奠定了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和平崛起的中国在为世界作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承受着误读和曲解。如何呈现真实的中国形象、消除误解,向世界更好地解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传播好中国声音、中国理论、中国思想?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世界观察和了解中国的窗口,上海担负着重要使命。2004年,首届世界中国学论坛在上海举办。从汉学到中国学,实际上是中国研究的内涵与外延不断拓展的过程,也是中国研究的理论与方法不断创新的过程。如今,这个论坛已成功举办9届,这张黄浦江畔的学术“圆桌”成为世界了解“真实中国”的重要窗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作为全国学术重镇、理论重镇,上海有责任也有条件发挥学科众多、基础雄厚、传统优良、人才云集的优势,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作出更大贡献。踏上新征程,面对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上海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要以彰显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为追求,努力推出更多彰显中国特色、反映时代特征、体现上海特点的学术研究成果和社科普及产品,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大发展大繁荣,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智慧和力量。
转载请注明来源“上观新闻”,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栏目邮箱:shhgcsxh@163.com)
题图来源:图虫 图片编辑:苏唯
文内图:查建国 王珍 摄
来源:作者:王珍 周丹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