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景深,指的是对焦被摄主体后,在被摄主体的前、后所呈现的影像清晰范围。景深分为前景深,后景深。前景深 后景深称之为:全景深。如下面图例中所标注
啮虫(手机微距摄影)
影响景深的三要素,指的是对景深范围大小起着关键作用的三个因素,即:镜头光圈孔径,镜头焦距,拍摄距离。这三个因素对景深范围的影响效果如下:
光圈孔径越大,景深范围越小。光圈孔径越小,景深范围越大。
镜头焦距越长,景深范围越浅、镜头焦距越短,景深范围越深。
拍摄距离越近,景深范围越窄,拍摄距离越远,景深范围越宽。
蚜虫,瞧这一家子(手机微距摄影)
(题外话:对摄影景深“三要素”的了解和掌握,是摄影入门学习的必修课。相关教材已经很多。如果需要,也可前往已经分享的“聊摄影实用技法合集中的:聊摄影实用技法(5)了解镜头焦平面和景深,拍出完美的微距作品文章。这里就不展开了,请见谅”)
螳螂若虫(手机微距摄影)
摄影景深技能的使用,能够获得良好的模糊虚化的散景效果。这对简洁作品画面,突出被摄主体,烘托作品主题,增加作品感染力是非常有益的。尤其在以近景,特写或是微距拍摄的题材中(如:人像摄影,花卉摄影,静物摄影,微距摄影等),所获得的效果更加显著。
紫花地丁(手机微距摄影)
小十三星瓢虫(手机微距摄影)
下面我们以某米K40手机为例,从摄影创作层面上,看看手机摄影中“光圈,镜头焦距,拍摄距离”有哪些特点,对景深范围与影像变化有哪些影响(不同品牌的手机,或是同品牌不同型号的手机,会有些不同,但基础点是相近的)。
花儿(手机微距摄影)
1,手机摄影,光圈的特点:非可调的物理光圈,光圈大小不可手动调节。
现今的(安卓)手机相机,大多数都不具备有类似单反相机镜头的可调物理光圈(目前具备多级可调物理光圈的手机真不多)。因而,手机摄影曝光组合中的光圈大小控制,更多的是依赖“AI”算法进行的。那么,手机摄影的曝光组合中,光圈的使用与变化有哪些特点呢?
春日(手机微距摄影)
我们先看看下面两组图例。
图例1:示意图002(图片中的曝光参数来自同期同步拍摄的照片,下同)
示意图002:左图
测光 对焦点:晴朗的天空
曝光组合:光圈:f/2.2,快门:1/1331
示意图002:右图
测光 对焦点:阴影中的绿化带
曝光组合:光圈:f/2.2,快门:1/1165
示意图002(屏幕截图)
图例2:示意图003
示意图003:上图
测光 对焦点:阳光中的石像
曝光组合:光圈:f/1.79,快门:1/465
示意图003:下图(相同机位上,将拍摄方向往左转动到背光处)
对焦测光点:背光中的绿化带
曝光组合:光圈:f/1.79,快门:1/372
示意图003(屏幕截图)
从上面两组图例的图片曝光组合参数中,我们可以看到,尽管“测光点”选择的区域在光照亮度上有很大的差别,但手机摄影的曝光组合,总体上是以“大光圈 低ISO 变量的快门”进行拍摄的(这似乎有些类似单反相机中的“P档,程序优先”模式)。
红叶(手机摄影)
(题外话:手机采用这样的曝光组合方式,是可以理解的,也是由手机消费群体决定的。大光圈下,可以提供高速快门的曝光组合拍摄,保证拍摄照片成功的稳定性。)
水滴(手机微距摄影)
特别说说:手机的“人像”模式。“人像”模式,可以从手机相机“更多”菜单中打开。开启后的“人像”模式在界面上会有个螺旋环状的“光圈”标识(如:示意图007中的上图)。
示意图007(屏幕截图)
点击“光圈”标识,出现光圈标尺表,滑动标尺杆就可以进行光圈值(f/1.0-16)的选择。不同的光圈(f)值,可以形成模糊虚化程度不同的散景(如:示意力007下图)。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人像”模式中的光圈数值,是依赖AI算法形成的虚拟光圈数值。所获得的模糊虚化的散景,很容易在拍摄画面的清晰场景与模糊虚化的散景交界处,形成封闭的环形圈(如下面的图例:示意图008)
虚拟光圈f/1.0下,形成的封闭状环形圈(手机摄影)
这种依赖算法的虚拟光圈所形成的,带着环形圈的拍摄画面,与手机常规拍照(或是微距摄影)下,通过镜头景深所形成的清晰条状的拍摄画面,给观众的观感是不相同的,容易产生一种“伪散景”的感觉。从摄影创作层面上说,用“人像”模式进行模糊虚化场景物的取巧拍摄,以尽量不使用为好。
山棘蚁(手机微距摄影,清晰条形状的景深画面)
椿象(手机微距摄影)
水滴(手机微距摄影)
(题外话:如果你稍加留意会感觉到,“人像”模式下形成的模糊虚化散景效果,与使用一些手机修图工具,经过后期修图所形成的模糊虚化的散景效果很相似。如:使用手机Snapseed修图工具中的“镜头模糊”所形成的模糊虚化的散景效果。如下面图例)
通过修图工具“镜头模糊”后的模糊虚化的散景效果示意图
2,手机摄影,数码变焦镜头成像特点:不同倍数的数码焦距镜头所拍摄的画面影像,只是在影像大小上的变化。而在影像的形状上,没有发生实质的变化。如下面图例。
示意图004:上下两张图片,均为相同拍摄距离上,不同的镜头焦距(如图中标注)拍摄的。从上下两张图片中相对应的(方形框架中)景物对比看,两张图片中背景的场景物,只是在影像的大小上的不同,而在影像的形状上,基本没有改变的。
示意图004,不同倍数的数码变焦下,影像形状的比较(手机摄影)
也可以通俗的理解为:在相同的拍摄条件下,大倍数的数码变焦镜头拍摄的画面影像,是从小倍数的数码变焦镜头拍摄的画面中,“放大”剪裁而来的。
示意图005:手机长焦微距下,不同倍数的数码变焦的微距影像,在形状上的对比。
示意图005(手机屏幕截图)
虽然说,不同倍数的数码变焦,所拍摄的影像形状没有发生改变。但因为相同的拍摄条件下,大倍数的数码变焦镜头所拍摄画面,可以“减去”小倍数的数码变焦镜头所拍摄的画面中,过多的无用场景物,让被摄主体在有限的(像素)画幅中占据更多画面,将作品主题更加突出呈现出来。因而,在进行手机的近景,或是特写,或是微距摄影中,依据拍摄意图,结合适当倍数的数码变焦进行拍摄,是很有必要的(倍数过大的数码变焦拍摄,容易对影像质感造成不利的影响)。
金龟子(手机摄影,近距离 适当数码变焦拍摄)
螳螂若虫(手机摄影,近距离 适当数码变焦拍摄)
桂花(手机摄影,近距离 适当数码变焦拍摄)
3,手机摄影,近距离的拍摄:对景深范围与影像变化的影响,最直接有效。
现今的(安卓)手机最近拍摄距离约:8-10cm左右。而一些手机自带的“微距模式”下的微距拍摄,拍摄距离可以更加贴近拍摄。
大叶蝉(手机微距摄影)
缩短拍摄距离,尽可能的贴近被摄主体拍摄,对景深范围与影像变化,会有哪些影响呢?
我们先来看看下面的这个图例。看看拍摄相同的场景,不同的拍摄距离下,背景的场景物有哪些变化。
示意图006:上图拍摄距离约:25cm;下图拍摄距离约:12cm。
示意图006(手机摄影)
在示意图006的图例中,对比上、下两张图片背景场景物的变化,我们可以很直观的感受到,手机近距离的拍摄,让背景物变得更加模糊虚化了。这是画面影像在形态上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
螳螂若虫(手机微距摄影)
手机摄影中,拍摄距离的远近,对景深范围大小与影像变化的影响,是直接的,且效果明显的。依据创作意图与拍摄主题的需要,掌握好拍摄距离,是手机摄影人最需要学习与善于使用的。
花蕊(手机微距摄影)
雌山蚁(手机微距摄影)
手机摄影景深的“三要素”中,不可调整的光圈与镜头数码变焦的特点,让手机的拍摄距离,成为手机摄影景深“三要素”中,最具有影响力的因素。摄影界有句老话:往前走近一步拍摄。是非常适合手机摄影中一些摄影题材(如:花卉摄影,微距摄影等)的拍摄。贴近,贴近,再贴近……
阳光里的蚜虫(手机微距摄影)
(原创摄影图文。分享文章中的摄影作品拍摄时间和手机品牌,图片下方的装饰边框上均有标注,没有添加任何外置镜头。更多的手机摄影技能、技法与实拍感受的分享,尽在主页合集菜单中的“聊手机摄影合集”里,请前往观看,希望对你能有所帮助。如有疑惑请留言。谢谢您的欣赏,支持,鼓励)尊重原创,请勿搬运抄袭,谢谢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