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生活习惯会导致急性胰腺炎(医生告诉你)

首页常识更新时间:2023-09-16 02:40:27

在很多人看来,炎症就是一种常见且能自愈的轻微病症,但事实上,很多急性炎症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以发病率万分之一左右的胰腺炎为例,即便在高速发展的现代医学水平下,急性胰腺炎的致死率依旧能够达到50%,可以说是相当严重的一类疾病了。

而根据医学定义,胰腺炎大多并非由细菌感染引起,而是与患者自身的行为习惯密切相关。

那么,究竟什么才是诱发急性胰腺炎的真正“元凶”呢?这4个习惯,劝大家早日改正。

1.过度的酒精摄取

从临床数据来看,几乎50%的胰腺炎都属于胆源性并发症,而胆囊疾病往往又与肝脏脱不了干系。当人们过度酗酒时,肝脏的代谢负荷就会骤然上升,此时,肝胆功能的异常状况就会促进胰腺大量分泌胰液,继而增加胰腺管的负担,如果患者本身就存在慢性病症,那么胰腺管可能就会因此破裂,并诱发急性炎症。

2.不规则的饮食习惯

很多人出于工作或学习等多方面的压力,经常会让自己处于“饥一顿、饱一顿”的状态,特别是到了节假日,往往还会有一种“报复性进食”的心理,继而使自己在短时间内摄取过多的热量与脂肪。

而这种不规律的饮食习惯不仅会损伤肠胃健康,还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胰脏受损。

当大量的食物糜在短时间内涌入盲肠与十二指肠时,就会对胰脏产生较为强烈的刺激,继而促使胰液、胆汁过度分泌,与饮酒过量相类似,此时,胰腺管同样会承受过重的压力,而稍有刺激就可能会破裂,进而诱发疾病。

3.过多的碘盐补充

碘元素是维持人体甲状腺功能的重要营养素,但若是过度摄取,就很容易诱发甲亢。

甲亢即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其典型的病症表现就是甲状腺激素分泌量上升,此激素会加速机体的代谢速率,并诱发高钙血症以及胰蛋白酶活性异常等症状。由于胰蛋白酶具有分解胰腺细胞与组织的能力。

因此,一旦其浓度上升,胰脏的生理结构就很容易受到影响,因此,喜好食用海鲜制品与水产品的朋友,在日常生活中就要注意对摄入量的把控。

4.超量摄取脂肪

长期的高脂饮食不仅会诱发肥胖,还会加重肝脏与肠胃的代谢负担,继而导致机体内部的游离态脂质颗粒浓度上升,在消化液与消化酶的作用下,这些脂质就会被分解为游离脂肪酸,并随着血液循环抵达胰脏与其它器官,进而加速内脏的老化与病变速率,最终诱发慢性或急性炎症。

【本图文由“熊猫医学”新媒体独家原创出品,作者棉花,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复制】

,
展开阅读全文
推荐内容
热门内容
热门文章

© 2007-2022 http://www.anhuiqq.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