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地说,谣言是一种寄生于时事之上的,未经证实,为了使人相信的信息。随之而来的问题是,谣言为什么会持续流传呢?美国社会心理学家G·W·奥尔波特和L·波斯特曼合著的《谣言心理学》一书堪称对谣言的起源和散播的第一次科学的解释。在书中,他们提出了一个关于谣言的传播公式:谣言=(事件的)重要性×(事件的)模糊性。
首先,是事件的重要性。这里的重要性指涉的并非事件本身的意义,而是事件与传播和接受谣言的人的相关性,越切己就越重要。比如在我们所处的这个看似和平的世界里,在我们看见或看不见的地方还有太多灾难在发生。比如难民潮,叙利亚冲突等。然而,对于这些可怕的灾难,很多人并没有因此感到威胁或不安全感,建构于这些事件之上的谣言对于民众也没有什么吸引力,这是因为它们是“遥远”的。反之,如果你是一名母亲,你如果在新闻上看到孩子在幼儿园被虐待的传闻,在没有确认真实之前你轻易就感到焦虑,因为你的孩子与受害者相近且相像——事件由此显得重要,你不免担忧类似的不幸会降落到孩子头上。
其次,是事件的模糊性。可以说,模糊性才是谣言滋生和传播的根本,因为谣言的本质属性之一是未经证实,之所以未经证实,是因为事件缺乏足够的真相,也缺乏足够的讨论渠道,谣言便成了“真相”的一种替补或者补充。“谣言不是从真相中起飞的,而是要出发去寻求真相。”
总之,当与人们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重大事件无法满足人们对信息的需求时,谣言就不胫而走。从这个意义上,把谣言直接定义为别有用心的假信息时,就显得有些言不及义和简单粗暴了。
人们普遍有一个直观的感觉:进入互联网时代之后,谣言比以前更多更杂,甚至可以说是无孔不入。几乎任何与民众利益相关的领域,都会有谣言寄生其中。怎么会这样?
德国社会学家贝克在《风险社会》中提出,在后工业化时代,人类正步入“风险社会”。随着人类知识的增长、科技的进步以及工业发展模式的现代化,人们享受现代化成果的同时,也将面临其产生的种种风险。与传统地震、洪涝干旱、饥荒等自然风险不同,现代风险是“人造风险”或“文明的风险”,它是人类发展、特别是科技进步造成的。与风险社会相伴而来的是风险敏感度,也就是对风险的感知能力。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轻易接触到关于风险的新闻,那即便他的环境是安全的,他的风险敏感度也会不断增强,稍有风吹草动,都会给人造成兵荒马乱的感觉。
进入风险社会,意味着由风险引发的时事新闻多了,与人们利益相关的重大事件越来越普遍;风险敏感度增强了,意味着人们轻易被不安全感和焦虑感所裹挟。这样的语境是谣言滋生的重要土壤,或者说,谣言的存在就是为了确证人们的这种焦虑,它是人们对于焦虑的一种感性表达。美国心理学家费斯汀格就指出,“谣言的真实目的是确认自己的焦虑”。人们确认焦虑,是为了规避“万一”的发生,这是他们对抗可怕风险的一种方式,谣言越可怕,越提醒着他们必须防患于未然。
但无论哪种情况,谣言都必须被削减、消除。谣言本身的荒诞或者传播谣言人的动机,并不是我们任由谣言散播或者轻视谣言的理由。减少谣言最常见的办法就是,提供准确及时的信息和公开的讨论渠道。“真话不说,谣言登场;大道不畅,小道必猖”。
2016年牛津词典年度国际热词为“后真相(post-truth)”。“后真相”反映的是一种非常危险的舆论生态:真相变得无关紧要了,感觉和情绪才是最重要的。这种情况下,人们对真相的信仰必须通过真正的信息公开来重建。
文章摘选自《作文素材高考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