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是谁说的话(世上无难事)

首页常识更新时间:2023-09-22 00:09:42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11月24日4时30分,探月工程嫦娥五号探测器发射成功。根据计划,嫦娥五号将登陆月球并采集月球土壤样品,然后带回地球供科学家研究。

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院士介绍说,嫦娥五号从月球上带回的样本将会分为两份保存,一份保存在北京,一份保存在湖南,“毛主席曾说过‘可上九天揽月’,现在我们实现了‘九天揽月’,所以把月壤放到湖南也是对毛主席的一种告慰。”

这条消息立刻被刷屏,网友们在留言中一致表达自己的欣慰之情:“太棒了,支持!”“为最好的创意点赞!”“毛主席要是知道了,该有多高兴!”

吴院士的创意,表达了一位科技工作者对毛主席朴素的感情,由此在普通网民中激起热烈反响,则意味着这种感情有深厚的群众基础。

“告慰毛主席”的创意,客观上也是对一个时期内以“特别是”为主要表述形式的历史虚无主义一次小小的反击。

探月工程,是中国航天事业这颗大树上结出一个硕果,而为这颗大树埋下种子,并担水浇灌,使其茁壮成长的,正是毛泽东主席。

1957年,前苏联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次年5月,毛主席提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

不久,中央决定,以中国科学院为主研制卫星,负责实施该计划的“581组”和三个设计院很快成立,相关的高空模拟实验基地也很快建成。

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东方红》悦耳的旋律响彻太空。

万丈高楼平地起,树高千丈也离不了根,中国航天事业无论今后取得多么大的成就,追根溯源,都要从毛主席“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开始算起。

古人说:“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这次“告慰毛主席”的创意,就是一次最好的“慎终追远”,胜过一千次空洞的“弘扬传统文化”。


吴院士提到的“可上九天揽月”这句话,来自毛主席的一首词《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

一些年轻的朋友可能已经不太熟悉这首词,我这里略作介绍。

全词如下:

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

风雷动,旌旗奋,是人寰。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这里的背景是,1927年10月,毛主席率秋收起义的部队上了井冈山,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道路,最终取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

1965年5月,毛主席重上井冈山。阔别三十八年,他感慨良多,诗兴大发,写下这首词。

1976年元旦,这首词和另外一首《念奴娇·鸟儿问答》同时发表。

1965年,正是文革前夜,毛主席重上井冈山,意味着他正在严肃思考开启一段新的革命征程。

1976年,毛主席即将走完他波澜壮阔的人生旅程,他同意公开发表这两首词,不妨可以视为老人家的一种政治交代。

这首词的最后两句话,可谓字字千钧:“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毛主席无疑是在勉励后来者:胜利属于不畏艰险,勇敢攀登的人,“无限风光在险峰”,只要有毅力,有恒心,什么样的艰难险阻都能够被踩在脚下!


实际上,听到要把月壤保存到湖南以“告慰毛主席”的消息时,我首先想到的反而是另外一首词,《蝶恋花·答李淑一》。

全词如下:

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扬直上重霄九。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

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

这首词,既展示了毛主席瑰丽雄奇的想象力,认为只有圣洁的月亮才适合接待两位烈士的英灵,同时也雄浑磅礴,荡气回肠。

蝶恋花作为一种词牌,一般多用来表达深沉、缠绵的情感。这首词是毛主席词中唯一上下阙不同韵的词,而毛主席宁愿转韵也要用蝶恋花这个词牌。

李淑一上中学时是杨开慧好友,经杨开慧介绍与柳直荀相识并结婚。三年后柳革命离家,李淑一独自在家教书,养育儿子,等待丈夫归来,但直到解放后,李才知道柳早在1932年就已经牺牲。

1957年5月,毛主席给李淑一写信:“你如去看直荀的墓的时候,请为我代致悼意。”李淑一在接到毛主席的这封信后,即将她早年写下的一首《菩萨蛮·惊梦》寄给毛主席。

全词如下:

兰闺索莫翻身早,夜来触动离愁了。底事太难堪,惊侬晓梦残。

征人何处觅,六载无消息。醒忆别伊时,满衫清泪滋。

这首词写于1933年夏,即柳直荀牺牲的第二年。一天晚上,李淑一在梦中见到丈夫衣带褴褛,血渍斑斑,不禁大哭而醒,于是连夜写下了这首词。

毛主席读过之后,感慨系之,写下了著名的《蝶恋花·答李淑一》,以寄托他对杨开慧和柳直荀的哀思。

关于这首词,还有一件佚事:

毛主席对李淑一的工作和生活十分关心,但当有人请求他推荐李淑一去国家文史馆当馆员时,毛主席却感到十分为难,他于1954年3月2日就这件事,写信给秘书田家英:

“李淑一女士,长沙柳直荀同志(烈士)的未亡人,教书为业,年长课繁,难乎为继。有人求我将她荐到文史馆为馆员,文史馆资格颇严,我荐了几人,没有录取,未便再荐。拟以我的稿费若干为助,解决这个问题,未知她本人愿意接受此种帮助否?她是杨开慧的亲密朋友,给以帮助也说得过去。请函询杨开智先生转询李淑一先生,请她表示意见。”

短短一封信,毛主席严于律己,不搞特权,对旧友的深切关心但又极其尊重,毫无恩赐观念的形象,都跃然纸上。

伟人已经远去,崇高风范,与日月同辉,永远值得后人敬仰!

(作者:郭松民)

,
展开阅读全文
推荐内容
热门内容
热门文章

© 2007-2022 http://www.anhuiqq.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