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伏下雨民间说法(当代散文|三伏的雨)

首页常识更新时间:2023-09-26 05:14:08

文/史聿元

时至伏天,骄阳如火的烈日炙烤着大地,身处其中似进入蒸笼,天气燥热熏蒸的热气一次又一次的扑面而来,整个世界都被火绕过一样,触摸的任何东西都觉得出了冰火两重天。犹如蒸笼一般的环境中,一切都散发着烈焰腾腾的热量,地里的庄稼和路两旁的树叶卷缩成了一道缝,花儿耷拉着脑袋,植物的叶子蜷起身子,无精打采地低吟;泥土出现了一道道裂隙,如同干裂的嘴唇;蝉儿也在那里无力而嘶哑地叫着;空气中热浪一阵阵卷滚而来,令人无法呼吸……尽管天气预报说这几天有雷雨或大雨,可每次都和我们擦肩而过,大家开始怀疑天气预报的准确性。

人们常用“热在三伏”这句话来形容盛夏的气候特点,三伏是一年中气温最高,天气最热的时候。因太阳是地球上热和光的来源,如果没有了太阳的照射,地球上就没有了温暖也就没有了四季的变化,一切生物也就无法生长了。我们都知道,地球的热量主要来源于太阳。我国处于北半球,春分过后,太阳直射点开始慢慢移到北半球,我国各地日照时间逐日增加。每年的夏至那天,太阳直射北回归线,这时北半球获得的阳光最多,太阳高度角最大,正午时分,阳光近似于直射地面。这时太阳光穿过的大气层厚度最小,太阳的光和热被大气层吸收、散射和反射的小,到达地面的就多,有利于地面的温度升高。

伏日的白天比黑夜长,白天时间最长,阳光照射的时间也长,地表吸收的热量远大于支出,这就使地面一天天聚集的热量增加,温度持续增高,也就是三伏期间地表热量的积累达到高峰。在我国民间入伏下雨有很多的说法,其中“头伏有雨,伏伏下雨”比较常见,它的意思是如果入伏的第一天下雨,那么中伏和末伏的降雨都会比较多。“淋了伏王,一天一场”的意思入伏第一天下雨的话后面阴雨天气就比较多。而“头伏漏,干死豆”、“雨打伏头,晒死牯牛”这两种说法和意思与前两个相反,意思是如果入伏第一天下雨,后续的降雨就会比较少,农作物以及牲畜都会被晒死,表示天气很热。“淋伏头,旱伏尾”的意思是入伏第一天下雨,出伏的时候就会是好天气。

我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有千姿百态的自然环境,天气变化差异的原因,南涝北旱也是夏季常出现的现象。因此,各地域有关天气预测的谚语很多,不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说法,这也是过去科技欠发达的情况下,人们通过以往生活总结出的经验,但只能算是一个概率性的事情,并不能作为完全参考和依赖的依据。夏日一进入三伏,烈日炎炎酷暑难挡。正如杜甫在《夏夜叹》里所说的:“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人们多想能找到一个清凉去处,避避暑。有时候气压特别低,连呼吸都有点困难,真让人闷热烦躁得难受。然而老天会突然普降一阵雷暴雨让人神清气爽,但雷暴雨说来就来,让人防不胜防。

雷暴雨也是大自然的一种表现形式。雷暴雨可以给大地带来生机和活力,让大自然变得更加美丽。伏天的每场雷暴雨都是那样的突然而又凶猛。刚刚还是艳阳高照,一会儿就是乌云密布,闷热的空气压得人喘不过气来。雷暴雨的前夕总是宁静得让人可怕,雷暴雨之前连声闷雷也没听见。终于,这场雷暴雨在沉默之中爆发了。它不像春雨那样的温柔,也不像秋雨那样的缠缠,更不像冬雨那样的凛冽,它独有它的粗犷、不羁的野性。

在持续几天高温炎热天气后的傍晚,天特别闷热,成群的蜻蜓在低空盘旋,小狗热得伸着舌头直喘粗气。俗话说,三伏天山雨欲来风满楼,来得快去得也急。刚是晴空万里,不到一支烟的功夫,天空倏地抹了一下脸,一下由明丽转为阴沉,北面天际处有一大片厚厚的乌云慢慢地压过来,乌云越积越多,越积越厚,空气死一般的沉静,鸟鸣声和蝉叫声在这一瞬间戛然而止,似乎这些小生灵也能预感到大雨的到来,天色越来越暗了。突然,一道闪电“刷”地一声划破乌云,像一把锋利的宝剑,带着耀眼的光芒刺向大地。紧接着是“轰轰隆”震耳的雷声,那“轰轰隆”的雷声来的突兀,就如同在身边燃响了一个超级大爆竹,仿佛整个世界都在颤抖。这闪电、这雷声把一些胆小的孩子都吓哭了。狂风暴雨劈头盖脸的大作,将积攒多时的“怒气”向大地倾泻,街道上飞沙走石,人行道上的小树被吹得前仰后翻。天空中闪着一道道刺眼的闪电,声声震耳欲聋的炸雷声直穿耳膜。霎时,黄豆般的雨点劈头盖脸地泼了下来。

此时此刻,树叶在那里摇摆,草儿在那里呐喊,雨时而如倾盆,时而狂风大作,雨追着风,风赶着雨,从天空倾泻而下,犹如战场擂鼓,万马奔腾。雷暴雨像千万支利箭突破沉闷的空气,雨滴如脱缰的野马,从沉闷的空中连成线冲向地面,像在寻找什么东西似的,东一头西一头乱撞,地上的水平面被激起一个个小窝窝,就像高脚杯似的齐刷刷的站立起了一片,随风飘散着阵阵薄雾云烟。又像那从九天之外落下的巨大的瀑布,击打着世间的万物,如注的暴雨顿时吞噬更高的热浪,减弱了夏天的热度,树叶立马有了精气神,道路也贪婪地吮吸着这甘露。只一会儿雨便戛然而止,天空像被淘洗了一遍。天更蓝了,空气更清新民,花儿更艳丽了,树林、草地变得更加葱绿了。小鸟从树林中探出头来,闪动着酱黄色的瞳孔,鸣叫声更加清脆,那清脆透着欢喜。雨水清洗的大地上,南来北往的行人又重新活跃起来,一切又回归了正常。

有谁能料到这场突如其来的雷暴雨,瞬间街道上已经汇集成条条小溪。再看远处,雨点重重的砸在屋顶,仿佛盖上了一层薄薄的烟雾,雨水顺着屋瓦之间似条条银线连接着大地。结果路上依稀的行人捂着头顶被淋成了地地道道的“落汤鸡”,真是狼狈不堪,还急着寻找避雨的场所。站屋檐下避雨的人们伸出双手任凭雨水砸在手上,享受着丝丝凉意,驱赶着伏日的闷热。

雷暴雨大概下了半个多小时便慢慢停了。马路上的溪水还在横流。雨过天晴,空气特别清新、凉爽。人行道上的树木显得更加苍翠欲滴,鸟儿振翅高飞,欢快地叫着。伏天的雷暴雨虽然让人感到烦躁,晚霞是伏天雷暴雨后的一道美丽风景线。抬头遥望,晚霞的颜色五彩缤纷,像一条条彩色的丝带组织成的裯子般挂在天际边,像宛如一座彩色的拱桥飞架天空。仔细观瞧,这条彩虹非常美丽,从一端到另一端,简直就是一个完美无缺的半圆弧。虹光越来越漂亮了,照耀着旁边的云彩,照亮着半个天空,是世界上最靓丽的一道风景线。

我喜欢彩虹,喜欢它那静态的美,它带给人的是美妙,是希望,是幸福,是快乐!彩虹如此美妙,赞美它的千古佳句渊源流传。李白的“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两水夹明境,双桥落彩虹。”陆游的“尘沙洗濯草木醒,沟浍澰灩舟舸通。更烦造物出壮观,跨海千丈垂天虹。”毛主席的“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颇有“古人不见今日月,今日曾经照古人”之感觉。

夕阳西下的彩虹渐渐隐没退去,一阵清爽的微风扑面而来,夜色像被水墨洇湿了一样,弥漫着一种写意的情愫。我便踏上了乡村小道慢慢的走着,看到暴雨后给大地带来的生机和活力,花草树木变得绿油油的、水灵灵的,漂亮极了!不知不觉走来到荷塘,那荷花、雨珠与人们相映生辉,感受到雨的魅力、荷的芬芳和光彩,体验大自然的胸怀。雨后的蛙声更是灵魂之音,青蛙从不孤孤单单的歌唱,它总是一唱一和,一高音一低音的二重唱,明朗而有节奏感。任何鸟鸣啁啾均比不上它的歌声响亮。我总奇怪它如此丑陋,歌声却如此嘹亮。我不爱聒噪的蝉鸣,惟爱这气势滂沱的蛙声。生长在钢筋铁骨的城市里人,那里会领略这美丽的天然音乐会呢?这些都是雷暴雨带来的好处。

连续几天的雷雨浇灭了酷热的气温,仿佛有点凉夏的错觉。虽然气温不算太高,但是雨后的天气显得特别闷热,有点梅雨季的感觉。每天一场淋漓尽致的雷雨下的真痛快,让雷雨冲洗了烈日炎炎的闷热带来的凉爽,迎来了雨过天晴的美好景象,让人在凉爽的环境下感觉心情舒畅,生活的幸福。我对夏雨特别钟爱,不是源于对四季的挑剔,其实夏日不一定唯有热,冬天不一定只是冷,大美的声音并非源于闹市,静谧的时光也涌动着雄浑。

三伏天也在一天天地减少,等到立秋时节,早晚就会清凉很多,此刻你会觉得夏风微凉,正是人间好时节。再见七月,期待清凉的八月,期待立秋的到来,让我们从容以待,等一场夏雨,等一场花开,等一场清凉,等一个秋天。

投稿邮箱:ddsww2022@163.com

壹点号当代散文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
展开阅读全文
推荐内容
热门内容
热门文章

© 2007-2022 http://www.anhuiqq.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