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17日,最有名望的华人漫画家蔡志忠先生在嵩山少林寺藏经阁剃度出家,少林寺方丈释永信亲自剃度。我从2008年开始读《庄子》,到现在已经15年了。每次读都有很多新的收获,可这些收获加起来,也没有看到蔡志忠先生的漫画书《庄子说·自然地箫声》一次的收获多,建议喜欢《庄子》的网友买来看看,他的漫画带给你的启发可能很大很大,我是有胜读十年《庄子》的感觉的。
蔡志忠老先生剃度处理
根据我的学习经验,《齐物论》这一篇,是整部《庄子》里最难理解的篇章,总起来说有“齐物”和“齐论”两部分,“齐物”就是万物都是整齐划一的,你从世俗的角度,可以分为万物,你从道的角度看,其实都是一个物而已。“齐论”是说即便是百家争鸣,各有各的主张,各有各的立足点,你能分出谁说的对么?有些论点,你看着对,实质上真的对么?今天看这对,明天还是对的么?放在人类历史的长河里,放在地球演化的更长时间里呢?放在整个宇宙演化的过程里呢?或许从地球的形成到地球的消失这几十亿年里,也只不过是宇宙演化的一个很小的瞬间。
一篇《齐物论》,被章太炎先生解读了厚厚的五本书
打个比方,我国从1971年开始实施计划生育,最早的政策是一对夫妇最多可生育三个孩子,再辅以晚婚晚育,基本可以实现人口的接续,也不会大规模增加人口。到1980年,提出一对夫妇只能生育一个孩子。1982年,计划生育作为基本国策写入宪法。1997年,计划生育开始空前严格。2016年,全面放开二胎。
计划生育宣传画
我们来看看这个政策对么?对于1963年开始,每年生育接近3000万,国家人口快速增加,按照这个生育速度计算,确实很可怕,人口和资源不匹配,是可能要出问题的。所以说,当时提出一对夫妇最多可以生育三个孩子是合理的。1980年提出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这就有些过激。
合理性和过激同时存在
从今天来看,计划生育有功劳,也有过失。那啥是对的,啥是错的。500年以后,可能大家都不会在意这个社会发展中的小插曲了。1000年以后,10000年以后呢?放在整个地球的存续期间呢?放在宇宙的演变中呢?不单单是计划生育,战国的百家争鸣呢?谁是对的?谁是错的?您认为还有意义么?我们是不是可以说,不管当时理论是对是错,你感觉还有多大意义,所以说,当时你感觉正确的理论和你感觉错误的理论都是一个样,这样一来,是不是所有的理论都是一个样,都可以整齐划一,和没有什么理论也一个样呢?
真理存在么?10000年以后还是么?那么真理在哪里?
书归正传。南郭子綦靠着几案而坐,仰首向天缓缓地吐着气,那离神去智的样子真好像精神脱出了躯体。
抄写原文
他的学生颜成子游陪站在跟前说道:“这是怎么啦?形体诚然可以使它像干枯的树木,精神和思想难道也可以使它像死灰那样吗?你今天凭几而坐,跟往昔凭几而坐的情景大不一样呢。”
蔡志忠先生漫画
子綦回答说:“偃,你这个问题不是问得很好吗?今天我忘掉了自己,你知道吗?你听见过‘人籁’却没有听见过‘地籁’,你即使听见过‘地籁’却没有听见过‘天籁’啊!”
天籁之音
南郭子綦(qí):楚人,居住南郭,故名南郭子綦。旧说为楚庄王庶出的弟弟,做过楚庄王的司马;疑为庄子中寓托的高士,而非历史人物。隐:凭倚。机:亦作几,案几。嘘:吐气。荅(tà)焉:亦作“嗒焉”,离形去智的样子。耦:匹对。庄子认为人是肉体和精神的对立统一体,“耦”在这里即指与精神相对立的躯体。丧其耦,表示精神超脱躯体达到忘我的境界。颜成子游:子綦的学生,姓颜名偃,子游为字,死后谥成,故名颜成子游。居(jī):表疑问的语气词。固:诚然。槁:干枯。心:思想,精神。固:岂,难道。“今之隐机者”与“昔之隐机者”实指一人,即南郭子綦,意思是南郭子綦今日隐机入神出体与旧时大不一样。偃:颜成子游的名字。而:你,人称代词。“不亦善乎,而问之也”乃是“尔问之不亦善乎”之倒置。簌(lài):箫,古代的一种管状乐器,这里泛指从孔穴里发出的声响。“人簌”即出自人为的声响,与下两句的“地簌”、“天簌”相对应,所谓“地簌”或“天簌”,即出自自然的声响。
南郭论籁图
南郭子綦老先生坐在几案后面,抬头看着屋顶,一动不动,只是在那里轻微的吐气,看上去好像灵魂出离了身体。用山东话说:咋了?跟没魂了似的。他的学生颜成子游(颜偃)在旁边站着侍候,看到这种情况,就问了一句:“老师这是咋了,人的形体可以看起来像一块干枯的木头,人的心也可以看起来像死灰一样么,您今天的坐在几案旁的神情,和以往大不一样啊。”成语“形如槁木”、“心如死灰”出自这里,原来形容修炼忘我的高境界。现在形容人没有精神,没有生机,心已经死掉了。和原来的本意差了十万八千里。
形如槁木
南郭子綦老先生非常满意学生颜成子游(颜偃)的问题,看来这个学生有进步,可以看出来老师的不同。老先生说:“今天我已经达到了忘我的境界,你能感受到这种境界么?你听说过人吹箫的声音,你听过大地吹箫的声音么?你听说过大地吹箫的声音,你听过天地的箫声么(天地间自然形成的音响)?”这里理解的难度在于这个“籁”字,籁在古代就是箫,就是所有管状乐器发出的声音。这里借指为发出的声音。
一切皆为天籁之音
我们常把好听的音乐、或者好听的声音形容为“天籁”之音,这是很准确的庄子的愿意。这一整段,解释《庄子》的人叫“齐音声”,意思是天地间所有发出的声音被人为的分为人籁、地籁、天籁,其实所有的声音都是天籁,都是自然发出的音声。
万物齐一
本来想把“齐音声”这一部分用一篇文章解释清楚,可那样这一篇文章至少要5000字以上,太长了。为了把《齐物论》真的解释明白,我不敢那样不负责任的只是考虑进度,可是把一部分分成三次解释,一个论点要看三篇文章,也不是很好的办法。只能两害相权取其轻,进度服从于质量,请广大网友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