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民是胜利之本的正确解释(·)

首页常识更新时间:2023-10-03 10:11:19

“兵民是胜利之本”

“兵民是胜利之本”是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提出的一个重要思想。他认为,抗日战争是持久抗战,而持久抗战的基础在于广大人民群众,“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因此,毛泽东主张动员广大人民积极参与到抗日战争中来。为了动员民众,他提出要把进步的政治精神贯注于军队之中,要在广大人民中做普遍深入的政治动员,要调动全军全民的最大积极性以支持战争。“兵民是胜利之本”是毛泽东持久抗战思想的重要内容,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依靠人民、团结人民,推动全面抗战、持久抗战的政治主张。

抗日战争初期,由于形势限制,很多人对抗日战争究竟将如何发展都没有明确答案。因此,“亡国论”和“速胜论”有很大的市场。抗战前,国民党营垒中一直存在着“亡国论”的思潮。有些人从中日两国力量对比出发,认为“中国武器不如人,战必败”。加之抗战初期,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频频失败,有些人便对中国的抗战前景产生了怀疑,认为中国“战必败、再战必亡”。国民党内的亲日派汪精卫集团是“亡国论”的突出代表。

除了“亡国论”外,还有另一种错误思潮是“速胜论”。淞沪会战时,蒋介石集团指望英、法、美等国直接出面干涉,并要求苏联直接出兵帮助中国抗日,因此,有人武断地认为,中日战争只要打三个月,国际局势一定会发生变化,只要苏联一出兵,战争就可以解决。这代表了一种希望依赖外力的援助迅速结束战争的思想。台儿庄战役取得胜利时,有些人认为徐州会战应该是“准决战”“是敌人最后的挣扎”。甚至有一些人寄希望于日本国内发生变化,从而加快战争的结束。无论是“亡国论”还是“速胜论”,都是十分错误的思想,如果任由其发展,会扰乱人民群众的思想,对整个抗战形势产生不利影响。

同时,虽然当时大多数人坚信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是中国的,但他们大多对于抗日战争的客观规律和中日两国的实际情况、战争能力等,缺乏正确的认识和科学的分析,因而对战争的发展趋势和结局缺乏冷静的思考。因此,正确回答抗日战争的前途和方向,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早在1936年7月,毛泽东在同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的谈话中,就已经一般地估计抗日战争的形势,提出了通过持久抗战争取胜利的方针。1938年五六月间,毛泽东集中全党智慧,在总结全民族抗战以来十个月经验的基础上,写出了《论持久战》和《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两篇重要的军事理论著作,阐明了中国共产党关于抗战的战略方针和争取抗战胜利的正确道路。

《论持久战》明确指出;抗日战争是持久的,最后的胜利属于中国;科学地预见到抗日战争将经过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三个阶段,明确指出,战略相持阶段的时间将相当长,遇到的困难也将最多,然而它是整个战争转变的枢纽;提出了一套具体的战略方针,这就是主动地、灵活地、有计划地执行防御战中的进攻战,持久战中的速决战,内线作战中的外线作战;特别强调了抗日战争全过程中游击战争的重要战略地位。

《论持久战》一个重要内容是提出了“民兵是胜利之本”的观点。文中,毛泽东指出日本灭亡中国的野心是不会停止的,“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制胜日本的主要条件,是全国的团结和各方面较之过去有十百倍的进步”。要战胜这一强敌,有两个最根本的方面:军队和人民的进步。从军队来说,要革新军制,提高技术条件;掌握灵活的战略战术;最重要的是要有进步的政治工作,达到“真正的官兵和长官一致”“激发官兵最大限度的抗战热忱”。从人民来说,他认为“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争取抗战胜利的唯一正确道路是充分动员和依靠群众,实行人民战争。

毛泽东提出的抗日持久战总方针,指明了必须经过持久抗战才能取得最后胜利的前景,确立了一整套动员人民群众,在持久战争中不断削弱敌方优势、生长自己力量,以夺取最后胜利的切实可行的办法,大大增强了人们坚持抗战的决心和信心。

来源 | 百年党史关键词

编辑|王慧播音|呼妍旭

审核|杜程政 王 平

监制|李红梅 薛金平

,
展开阅读全文
推荐内容
热门内容
热门文章

© 2007-2022 http://www.anhuiqq.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