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街的黄皮肤
入耳既有福州话也有闽南语
异国他乡的街头
为何处处见“福”?
图源:闽声杂志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
穿越马六甲海峡
探索“下南洋”的重要站点
马来西亚
吉隆坡双子塔 图源:马来西亚旅游局微信公众号
厦门沙茶面
莆田卤面、沙县拌面……
还有福建人
不知道的“福建面”?
这盘来自吉隆坡金莲记的“福建面”,用酱油炒制而成,卖相朴实,吃起来是干香软滑好滋味,在当地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已然是马来西亚旅游攻略里被推荐的美食之一。
创始人王金莲来自福建安溪,取名叫“福建面”,意为福建人炒的面。
诗巫街头茶室的福州小吃“鼎边糊”(Dian Bian Hu) 的广告单。图源:海峡旅游杂志
在今天马来西亚的街头巷尾,还能见到许多印刻着“福建DNA”的小吃。
它们不仅寄托着制作者们浓浓的乡愁和回忆,更传承着福建人当年来南洋谋生时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精神。
这是“黄乃裳路”
这是“乃裳路”
福州和马来西亚的诗巫
怎么都有一条“乃裳路”?
黄乃裳是谁?
一百多年前,正是福州人黄乃裳带着1118名福州十邑移民历尽艰辛,开垦蛮荒,在马来西亚沙捞越诗巫开辟出一个“新福州”。
120多年后的今天,诗巫的变化已远超他设想的“新福州”,依托一代代新移民发展壮大,成为了当地远近闻名的“中国城”。
“中国肝脏外科之父”吴孟超,5岁时也曾远涉重洋到马来西亚诗巫投奔父亲。直至1940年,17岁的吴孟超决定离开生活了12年的马来西亚,回到祖国。
厦大有多大?
大到一个学校
可以横跨两个国家!
2016年,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迎来首批新生入学,这是中国大陆高校在海外建立的第一个分校,被誉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上一颗璀璨的教育明珠。
1921年到2011年,从厦大校主陈嘉庚用他在马来亚赚的钱,返回故乡倾资创办厦大,到厦大筹建马来西亚分校,跨越90年的历史回响,是福建与马来西亚间的独特情缘。
华文独立中学统考现场 图源:《南洋商报》
值得一提的是,马来西亚是海外唯一拥有完整华文教育体系的国家,这里的华人子弟可以学习华语,更有许多海外的华人子女跨国、跨海到马来西亚学习华文。
火烧王船
燃起的熊熊烈火
延续着六百多年来
闽南人走向海洋的共同历史记忆
这项广泛流传于中国闽南地区和马来西亚马六甲沿海地区禳灾祈安的民俗活动。自15至17世纪形成以来,随着“下南洋”和海上贸易,逐步从中国闽南地区传播到东南亚地区。
2020年,由中国与马来西亚联合报送的“送王船——有关人与海洋可持续联系的仪式及相关实践”联合申遗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这是中国第一个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联合申遗成功的项目,也是厦门首个申报成功的项目。
还记得曾经代表
世界羽坛巅峰的“神仙打架”
——林李之战吗
近日,世界羽联官方宣布,中国羽毛球名将林丹和马来西亚名将李宗伟入选2023年世界羽联名人堂。
两位运动员之间的竞技已谢幕,他们缔结下的深厚友谊也映照出福建与马来西亚的特殊缘分。
图源:闽声杂志
福建与马来西亚交往历史渊源深厚,友谊源远流长。
从一百多年前福建人前往马来西亚,到如今福建和马来西亚发挥互补优势,双方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合作不断走深走实,结出了累累硕果。
今年是中马建立
全面战略伙伴关系10周年
5月13日
福建省与沙捞越州签署相关合作备忘录
相信福建与马来西亚
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美好画卷
将更加精彩
-END-
来源:福建日报·新福建客户端
美编:林蕙钧
编辑:郭金铭 周若楠
审核:陈煜晃 方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