妃笑长安城怎么救活太子(为什么张小敬拼了命也要救长安城)

首页常识更新时间:2024-04-24 05:43:18

熙攘繁盛,光耀万年,再也没有比长安城更伟大的城市了。

一个长镜头,已经全然呈现了大唐长安的气势恢宏与繁荣昌盛。

没有人想到在这人潮涌动,灯火璀璨的繁荣景象下,一场惊心动魄的危机汹涌而至。

在剧中张小敬号称“十年陇右兵,九年不良帅狠辣毒绝,杀人无数”人称“五尊阎罗”却因一口气杀死三十四人及自己的上司被判死刑,而就是这样一个对朝廷心怀怨恨的人却成了拯救长安的关键人物。

上元节狼卫,蚍蜉,汇集长安,准备烈焰焚城,一触即发。靖安司丞李必与死囚张小敬必须在十二个时辰之内挽救长安。

每个人心中都住着一个长安梦

一个被判了斩监候的死囚,要他在24小时内完成一次对于全长安城的解救,换作任何一个人都会怀疑他是否会尽力完成任务?会不会会逃跑?换句话说,他图什么呢?

在书中李必安排了一个姚汝能跟着张小敬,名义是帮手实则监视,姚汝能一开始对张小敬心存怀疑,时刻警惕他以查案之名逃跑。

他不懂他是为了什么,一个命都快没有的家伙,拼命的在守护什么。在他眼里,似乎只有张小敬逃跑才是合乎人心常理。

随着一路上张小敬查商号,进平康里,为保护战友不惜自断自己手指,为换消息不惜牺牲自己悉心培养的暗桩,当所有人都无法站在大局考虑,无法理解他牺牲小我拯救大我的大义,因而背负全所有不良人的唾骂和离弃,为追踪狼卫不惜孤身犯险,以命相博,对于这一点姚汝能完全无法理解。

其实,崔器和张小敬巡视的时候有过这样一段对话,很好地阐释了他们心中的长安梦是怎样的,这也是张小敬为什么即便明知完成任务后也会被遣返回牢房,他仍然全力以赴,拼命破案的原因。

“你曾在谷雨前后登上过大雁塔顶吗?那里有一个看塔的小沙弥,你给他半吊钱,就能偷偷攀到塔顶,看尽长安的牡丹。小沙弥攒下的钱从不乱用,总是偷偷地买来河鱼去喂慈恩寺边的小猫。
东市的阿罗约是个驯骆驼的好手,他的毕生梦想是在安邑坊置个产业,娶妻生子,彻底扎根在长安。长兴坊里住着一个姓薛的太持工,庐陵人,每到晴天无云的半夜,必去天津桥上吹笛子,只为用月光洗涤笛声,我替他遮过好几次犯夜禁的事。还有一个住在崇仁坊的舞姬,叫李十二,雄心勃勃想比肩当年公孙大娘。她练舞跳得脚跟磨烂,不得不用红绸裹住。
我在长安城当了九年不良帅,每天打交道的,都是这样的百姓,每天听到看到的,都是这样的生活。对达官贵人们来说,这些人根本微不足道,这些事更是习以为常,但对我来说,这才是鲜活的、没有被怪物所吞噬的长安城。
在他们身边,我才会感觉自己活着。为了这些微不足道的人过着习以为常的生活,我会尽己所能。我想要保护的,是这样的长安。

这段话剖析了张小敬真实的内心世界,解答了读者同样的疑惑,也解释了他为什么最后宁可背弃当初战场上九死一生回来的伙战友,也不放弃自己的职责,帮助的还是至自己于死地的朝廷。

小人物也有大梦想

忽然想起罗曼罗兰的那句话:“生命中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选择热爱生活。”

张小敬和李必之间,曾有这样一段对话:

张小敬:今日,你让我对长安做什么我都做,唯独闻染我得护着她。

李必:闻染有那么重要吗?

张小敬:李司丞公子贵胄,长安待得烦了,还可以躲到山里,就为图个雅。还不知道我们这些人,多想待在长安。自己待不住了,总想留个眼睛下来,瞧着,替我们瞧着。

在张小敬的自述中,他一生最佩服的人,一个是闻无忌,

“当年在烽燧堡”

“我们只剩下二十几个人”

“对面敌军又来了援军”

“那一刻,我们让老闻先走,因为他有个女儿在长安”

“但是老闻说不退”

永王看上了貌美的闻染,只因一句无心之语,手底的人便托人办事,借口拆迁要低价购买闻染的香铺,因而将闻无忌打死。老闻没有死在战场上,却死在了长安。

张小敬为了给闻染的父亲闻无忌报仇,在长安城大开杀戒,本来想要带着闻染离开长安的,但临走之前,昔日第八团战友们的名字一个个浮现,为了他们,他留下来了,让闻染生活在这繁华昌盛的长安城,自己因杀人罪入狱。

为什么呢?因为生活在长安城、扎根在这个繁华的大都市,是张小敬和兄弟们的梦想,他们想在长安城好好活着,但事与愿违,他们搬不到了。而闻染就是他们的希望,是他们梦想和心愿的寄托。

龙波也说过同样的话,护闻染周全,这是他们每一位兄弟的义气与誓言,虽九死而无悔。

“鱼肠,可以说,咱们今日做的一切,都是为了闻染。”

“因为她是我的亲人。”

“鱼肠,我需要通过她的眼睛”

“看着今日咱们做的一切”

“然后用她的嘴去告诉世人,咱们做的是对的”

这些话,说明他曾经深深的爱过长安,以长安为荣。

龙波原本是唐朝的士兵,真实名字叫萧规,和张小敬是战友。那时的萧规非常热爱大唐,为了守护大唐,他连自己的命都可以不要。

萧规在战场上经历九死一生回到家中,却发现自己的姐姐被当地县令侮辱致死,他想为姐姐讨回公道,却发现官官相护,这让他非常愤怒,同时也对大唐充满了怨恨。

自此以后,萧规改名为龙波,他成立了蜉蝣这一反叛组织,妄图颠覆大唐,为姐姐报仇,他也曾想用一己之力改变长安。

他们希望能保护好闻染,平平安安地,像长安城普通的随处可见的百姓一样,幸福地生活在长安城,看着长安城的繁华。

所以闻染必须好好活着,替张小敬和第八团兄弟们一起享受着长安城的繁华与荣耀。为此,他可以拼尽全力去拯救长安于危难之中,至生死于不顾。

虽九死而无悔

“我要让大唐的子民,不再有像你们这样的人”

“不再自幼流离失所,导致心里全是对人间的憎恶”

“我再也不想看到每一个人,因为感觉到旁人的一丝温暖”

“宁愿被他人利用,宁愿配上自己的性命。”

这是靖安司司丞李必曾说过的话,作为一个神童出身,9岁便得圣人青睐,前途无限的少年英才,他能说出这样的话,瞬间觉得他的形象光芒万丈。

在长安,每个人都在得失间权衡利弊,斤斤计较个人得失,林九郎为了巩固地位,铲除异己,奸诈狡猾,枉顾百姓性命;元载作为一个精致的投机主义者,淋漓尽致地刻画了这样一个人物形象,为了上位,无所不用其极;崔器为了求得一个好的前程,不惜背叛上司投靠他人,让靖安司疏于防守,遭受近乎灭门的厄运,后来终究为了心中的职责而孤身深入敌中而惨死;只有李必为了拯救苍生而奔走呼告,不惜以身犯险,拥立太子,推行新税法;只有张小敬,为了心中的那一丝柔软,为了百姓的安危,至个人的生死而不顾。

那是一个泥沙俱下的时代,虽盛极一时但却危机重重,每一个小人物平凡如蚍蜉,被时代的洪流裹挟着前行,他们即便是遭遇命运的不公,仍然选择善念和责任,不惜以一己之力,以卵击石,去拯救苍生。

我是四月文艺,欢迎大家关注我的头条号,在这里,让我们一起关注《长安十二时辰》,在这里了解繁荣昌盛的盛唐文化与历史背景,让我们一起观赏这跌宕起伏,惊心动魄的剧情。

,
展开阅读全文
推荐内容
热门内容
热门文章

© 2007-2022 http://www.anhuiqq.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