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在家和一群好友聚会,大家开开心心的,合租的舍友梦洁却在叹气:“我当初回国后不该发懒,如果好好准备找个适合的工作,现在肯定不是这个样子!”
原来在秋招的时候,因为离家近、薪资还可以、公司又要她的原因,没多想就签了现在的工作。
可如今两年过去了,她月薪只涨了一两千,公司最近甚至传出消息要裁员。
而她的同学月薪已经涨了几倍。
其实很多留学生和梦洁一样,还没有确定好自己未来的方向,就因为贪图省事早早定了人生第一份工作。
却不知道,第一份工作重要到,会在三五年后拉开你和他人的差距。
你选择的第一份工作,决定了能走多远
有句话叫“选择比努力重要”。毕业后拉开你与同龄人距离的,不止是能力,更大程度上是由你选择的行业决定的。
英硕金融专业的表姐,刚毕业时,图一个轻松,找了份行政的工作。
结果毕业三年,一个分水岭就这样泾渭分明地出现在自己和同龄人之间:
在咨询行业的闺蜜年终奖就有大几万,去金融行业的同学已经拿税前30w的年薪;而她还是每月5000的死工资。
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差距呢?
因为表姐选择的行政工作门槛低,只要基础的办公技能就能做,可代性极强。
这意味着不止现在3年,往后的3年、30年,表姐能学到的也只是各种办公技巧而已。
Brian便是选对了行业。
他回国后没有像同学那样,选择了好进的行业,而是选择了对能力和学历要求很高的咨询行业。
当时身边的同学都出去旅游了,而他花了两个多月的时间,每天刷咨询的笔试题,练习各种case,最后成功进入。
工作三年的他已经是部门领导,手上有许多不错项目,年薪大几十万。
你看,毕业时选择了一份门槛高的工作,虽然难进,还要付出巨大的努力,但成功后财富、人脉水到渠成。
数字的大小,就是价值的体现
这些行业门槛虽然高,需要你展现更多扎实的技能,付出更多的努力,但相应的给你的薪资也会很高。
有的人会觉得,我就是想找一份收入还行的工作。但其实第一份工作薪资决定了你以后发展。
经济学家迈克尔·卡尔和埃米莉·维默斯曾对1981-2008年期间美国就业者的收入变化情况做过分析。
最后得出结论:大多数第一份工作薪酬低的人,几十年后依然收入不高,而那些一开始就领高薪的人,则更有机会留在社会高收入阶层。
拿我身边的一个例子来说,我的学长毕业时,有进入电视台的机会,虽然薪水不高,但工作听起来比较体面,关键离家近。
当时很多人劝他去,但他毅然放弃,进入一家薪水更高的短视频公司。
两年过去了,网上曝出电视台欠薪的事,当年选择进入电视台的学长舍友,如今一边讨薪一边谋求转行。
而学长已是资深操盘手,年薪是舍友的6倍!
薪水昭示着一个行业的发展水平,如果薪水从一开始就低于平均值,那小到你的工作岗位,大到整个行业,都可以预见未来的走势并不乐观。
另一方面,薪水不单纯意味着劳动报酬,它代表的是你的工作价值。之后如果跳槽,新公司也会根据之前的收入来判断你的价值。
第一份工作的薪资,直接敲定了下一段职业生涯的起点。
工作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吗?
在求职节目《你好!面试官》里,面试官告诫选手说:人生第一份工作决定了你的发展道路,要选择自己有优势的方向。
可现实生活中有太多人从开始就没选对,郁郁寡欢。工作两年的Wendy就是其中一位。
她在秋招的时候处处受挫,因此在父母的帮衬下,考取了家附近的事业单位。
但每天枯燥重复的工作令厌烦。终于,在因为文件摆放而挨领导骂后,她崩溃了,第二天便辞了职。
虽然现在找到了自己喜欢的工作,但因为跟以前工作没多大关系,现在的Wendy,又得重新开始。
而那些能在某领域有长足发展的,大多都是对这个行业充满热爱的人。
自媒体大V黎贝卡,之前因为喜爱文字创作,在报社工作。可近年来,报社日渐式微,取而代之的是新媒体的兴起。
她快速转型,凭着内心的热爱和多年的积累,用另一种方式把自己的喜好延续下去,如今已经实现了从报社编辑到公众号大V的完美蜕变。
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样,找到一份自己喜爱的工作,才能免去老板批评后的自我怀疑,从努力中感受到快乐,心甘情愿地把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事业上,持续进步。
希望你选择的第一份工作,不是因为秋招受挫而凑活找了一份,而是遵从你内心的真实想法,选择适合、喜欢的工作。
那些会选择的人,都做了啥?
很多后悔自己当初所选工作的人,一般都没什么规划。
上学时,要么按部就班跟着老师上课,要么浑浑噩噩地打游戏。从来没有想过毕业后从事什么行业,什么行业适合自己,选择的行业会否遇到瓶颈。
老学姐通过这些年的观察发现,生活中因为选择了一份合适的工作而成长飞快的人,常常会做这些事。
提前规划,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有明确目标的人,都会提前对自己的生活做规划,因为一份科学的职业规划能告诉我们未来怎样走。
很多人根本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只是随大流:
听父母说公务员工作稳定,就去考公;
看同学都准备考研,就去读研;
有公司来学校招聘,就忙不迭地去投递。
临近毕业了还对未来的人生没有想法,这种情况甚至存在于名校的学生。
无论你现在是即将步入社会的应届生,还是仍在摸索中的低年级同学,如果对未来的发展感到迷茫,我都强烈建议你做一次科学的职业规划,它会帮你少走很多弯路。
多去尝试,提前试错
一份实习,不单单是你简历上过往经历的展示,更是你毕业前了解职场、认识自己的方式。
很多时候,只有我们亲身经历了, 才知道真正喜欢什么、适合什么,而实习给了你零成本试错的机会。
我对一个叫Denise的学员印象很深刻,她最初的求职目标是互联网行业,我们帮她内推了几份大厂的实习。
但一段时间后,接触真实职场的她发现,自己并不喜欢互联网的工作内容,也不适应那种工作节奏。
相比之下,她发现自己更喜欢做自己专业相关的事,于是快速转变求职方向,选择了和自己专业更对口的快消行业。最终在秋招中一连斩获2个Offer。
所以说,实习在秋招中非常重要。
具备选择的眼光
毕业后入职的第一份工作,不仅是能力的考察,更是对眼光的考验。
一个人的能力再大,也无法超越平台的力量;平台的能量再大,也无法阻挡时代的变化。
曾经的柯达、摩托罗拉、诺基亚哪个不是行业大拿?可如今不是破产就是衰落。
所以选公司不仅仅看规模大小,更要了解公司的发展前景,而应届生的人脉圈有限,关于行业和企业的真实情况,很多时候父母、朋友都无法给你准确的参考意见,这点可以找专业人士帮忙。
爱思益的老师都是遍布在咨询、金融、互联网、快消、房地产、四大等各行业的专业人士,对各行业发展的真实状况有着深入了解。
从前期行业选择、职业规划,到中期精准内推、笔面试一对一辅导,到后期一对一面试模拟&复盘、Offer评估,导师们都会给学员真实、可靠的意见!
不知道如何帮孩子选行业的留学生家长,请先关注并在评论区留言“高薪”,我们会根据个人情况,1V1做出有针对性的求职规划和建议(仅限粉丝)。
我们每天都会更新求职干货,如果您觉得有帮助,欢迎评论、点赞、转发,让更多求职中的留学生了解到爱思益。
爱思益专注大学生名企求职10年
学员人均斩获名企Offer3.58个
通过定制化规划
匹配名企导师1v1进行笔面试辅导
以及企业内部定向推荐
帮学员斩获名企高薪Off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