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门楼叫法

首页知识区更新时间:2024-02-02 23:58:51
老北京门楼叫法

北京旧城共有16座城门,九座内城门、七座外城门,各自有不同的名字、用途和特征。

内城上的九座城门,按顺时针方向,分别是东城墙上的东直门、朝阳门;南城墙上的崇文门、正阳门、宣武门;西城墙上有阜成门、西直门;北城墙上的德胜门和安定门。

外城的七座城门,按顺时针方向,分别是东城墙上的东便门、广渠门;南城墙上的左安门、永定门、右安门;西城墙上的广安门和西便门。

内九门。

东直门,元代称崇仁门。

朝阳门,元代称齐化门。

崇文门,元代称文明门,别称哈达门。

正阳门,元代称丽正门,得名于离卦中的"日月丽乎天",又称前门。

宣武门,元代称顺承门。标志是报时的宣武午炮,多走囚车,所以又称为"死门"。

阜成门,元代称平则门。阜成门也叫"惊门",有"公正"的意思。

西直门,元代称和义门。标志是瓮城上一块刻着水纹的石头,多走水车。

德胜门,也叫"修门",寓意品德高尚,

安定门,也叫"生门",有"丰裕"之意,

外七门。

广渠门,又称沙窝门。

广安门,明代叫广宁门,又叫彰仪门。

左安门,又称"江擦门"。

右安门,又称南西门、丰宣门、材门。

其余三门,永定门、东便门、西便门一直沿用明清时代的称呼。

展开阅读全文
推荐内容
热门内容
推荐
喜欢

© 2007-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