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对小男孩的美称

首页知识区更新时间:2024-02-02 03:34:01
古代对小男孩的美称

对他人的儿子需要尊称,称其为:令郎、令嗣、哲嗣、少君、公子等,小少爷

对男孩有三种说法:总角,豆蔻,束发。

具体如下:

1、总角: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

语出《诗经》,如《诗·卫风·氓》“总角之宴”,又《齐风·甫田》“总角兮”。以后称童年为“总角”。陶渊明《荣木》诗序:“总角闻道,白首无成。”

2、豆蔻: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的少年。

出自杜牧《赠别》:“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

3、束发:少年十五岁。

一般指15岁左右,这时应该学会各种技艺。《大戴礼记·保傅》:“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艺焉,履大节焉。”

中国古代对儿童的称呼:

1.赤子:初生的婴儿。

孔颖达疏:“子生赤色,故言赤子。”

2.襁褓:未满周岁的婴儿

本意是指包裹婴儿的被子和带子。后借指未满周岁的婴儿。

3.孩提:指二三岁的幼儿。

亦作“孩抱”。

4.龆龀(tiáochèn):儿童换齿。

《韩诗外传》:“男八月生齿,八岁而龆齿;女七月生齿,七岁而龆齿。”即指七八岁的儿童。

5.垂髫:指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

古时童子未冠者头发下垂,因此以“垂髫”指童年或儿童。

6.幼学:十岁。

展开阅读全文
推荐内容
热门内容
推荐
喜欢

© 2007-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