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娲造人”的故事,大致有两种版本:
1、女娲抟土造人,捏出很多的小泥人,往鼻子中吹口气,人就活了。由于工作量太大,女娲忙不过来,索性用绳子蘸着泥浆,一甩,就造出了更多的小人。捏的泥人,就是“当官的”;甩的泥人,就是“老百姓”。
2、女娲捏的面人,需要放在锅里蒸一下。因为一开始经验不足,第1锅没蒸熟,小人还有点“生”,就是“白人”;第2锅时间太长,水干了,小人烤糊了,就是“黑人”;第3锅,时间刚刚好,就是我们华夏大地的“黄种人”。
“女娲造人”的这两种版本,解释了:人为什么身上总有“搓不完的泥”、官民之别、人种肤色差别以及人体温度的由来。
网图
早在汉·应劭的《风俗通义》中就记载了“女娲抟土造人”的故事。原文曰:“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作人,剧务(工作繁忙),力不暇供,乃引绳縆泥中,举以为人。故富贵贤知者,黄土人也;贫贱凡庸者,引縆(绳子)人也。”
长久以来,我们都想当然地把神话等同于异想天开的胡说,或者是茶余饭后的扯淡。从不加以思考就简单粗暴地批判。然而被娘家冷落的“女娲造人”却是墙里开花墙外香。
网图-唐《伏羲女娲图》
1983年,美国波士顿艺术博物馆早年收藏的一幅吐鲁番出土的唐代《伏羲女娲交合图》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以《化生万物》为题,刊为试刊号的首页图。“女娲造人”开始受到世人的重新审视!
《伏羲女娲交合图》中那“双螺旋”的旷世奇观,竟然与科学家发现的生物基本遗传物质脱氧核糖核酸(简称DNA)的双螺旋形分子结构非常相似。西方人发现DNA是1953年,而中国人则至少提前2200年。
网图
2200年之前为战国时代。成书于战国的《皇帝内经》中就明确写着,人的产生是:“父精母血,两精相抟。”用今天的话说:胎儿的由来,是父亲的精子 母亲的卵子,相互缠绕,最终产生的。
用现代科学的说法就是:父亲的精子 母亲的卵子,经过受精、细胞无数次分裂和分化最终发育而成。而受精过程中,精子和卵子就通过双螺旋结构DNA携带遗传物质(遗传信息不仅仅是DNA,还包括其他信息物质)将父母的遗传信息传递到给了子代。完成了生命的传递。
请注意,《黄帝内经》中依然用的是“抟”。什么叫“抟”?玩泥巴、搓橡皮泥、抟汤圆……那个动作就叫“抟”。“抟”是一个三维的概念,如果用二维来表示,就是——双螺旋!
网图
现藏辽宁省博物馆的战国“嵌绿松石蛇衔蛙”,其造型就是典型的“双螺旋”。(按:古汉语“娲”同“蛙”,其读音皆为“瓜”,一如青蛙的叫声。而非今日普通话读音的“挖”)所以这不是一只普通的青蛙,而极有可能是代表女娲!
网图
至汉代,“女娲伏羲交合”的形象则更加普遍,汉画像石中不胜枚举。汉赋名篇《鲁灵光殿赋》中说:“伏羲鳞身,女娲蛇躯。”伏羲女娲都是人首、蛇躯、鳞身。此后,很多画像石中“女娲伏羲交尾”的形象索性演变成“二龙交尾”。且“交尾图”多位于墓中棺室(相当于阳间卧室)门楣,其意不言自明。
铜山十里铺出土“二龙交尾”画像石-徐州汉画像石博物馆藏品
“二龙交尾”拓片——人首鱼身俑
江苏徐州铜山十里铺有一方画像石,其内容非但是“二龙交尾”,还有“穿环”或称“穿璧”、还有“人首鱼身俑”。象征着胎儿在母体的羊水里游泳,故用“小人鱼”的形象含蓄表达。
网图
直至五代时期,这种“人首鱼身俑”仍然存在。南唐二陵(李煜的爷爷和父亲的墓葬)中就有出土。
网图-宋三彩“女娲伏羲交尾”
唐宋时期,中原以及西域的好多墓葬中都出土过“人首蛇神”相互缠绕的造型。“女娲造人”的故事也传播的更加广泛。乃至周览东西方,都不乏惊喜的发现。